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基隆山步道】流金歲月鑄造的百萬夜景

定位點
黃金山城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戶外踏青、懷舊老街、秘境美拍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銀髮族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臺灣是一座多山之島,每一個族群、每一個地區的居民都有屬於自己的聖山,因金礦而繁盛的九份地區,最醒目的地標莫過於那高聳獨立的基隆山了。「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由不同角度觀賞,會觀察到基隆山千變萬化的樣貌,由海上正看山形似雞籠,故舊時稱為「雞籠山」,側看又似一位橫臥的孕婦,故又有「大肚美人山」之雅名,從瑞金公路看又似富士山,故又有「基隆富士山」之美譽。

      「上品送金九,次品輸臺北」,這句俗諺揭示了九份開採金礦的流金歲月,堪稱當年全臺灣消費力最強的地區,從新北第一間戲院-昇平戲院作為起點,沿著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豎崎路緩緩向上,至俗稱九份老街的基山街品嘗小吃,在斜陽之際向基隆山前進,俯瞰日落時分,在曙暮光下依舊閃耀的黃金山城。
      基隆山


      「新北最老戲院」,昇平戲院前方醒目的石碑上印刻著榮耀的歷史,早在1916年,該地即建有木造戲臺供歌仔戲演出,1934年建造了新戲院,採用時下最流行的仿巴洛克式建築設計,以磚石、上等木材打造出日治時期臺灣最大的戲院,取歌舞昇平之意命名為「昇平座」,是是九份地區的首屈一指的娛樂中心,歌仔戲、電影、布袋戲等演出通宵達旦,座無虛席,進一步帶動了周邊商店與酒家的生意。

      昇平戲院

      隨著九份礦業逐漸消亡、人口外流,昇平戲院也於1986年結束營業,然而其特殊的建築與歷史價值吸引許多電影劇組前來取景,其中包含《多桑》、《悲情城市》等於國際影展獲獎無數的臺灣新浪潮電影,讓早已洗盡鉛華的昇平戲院與九份躍上國際,成為遊客造訪九份的必遊的景點之一。目前昇平戲院由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經營管理,戲院保留了售票口、張貼了老電影海報並重現了販賣部,走入昇平戲院,在1960年代氛圍下觀賞懷舊老片吧。
      昇平戲院111年度節目檔期表 
      昇平戲院放映廳

      順著山勢建造的九份山城,內部街道由輕便路、豎崎路、基山街等領銜,呈現特殊的「丰」字道路,豎崎路即是「丰」字中的那一豎,由300餘座石階沿著緩坡築成,是九份最能感受到立體感的街道,由上而下俯視,燈籠與石階一路綿延至北海岸與基隆嶼,是九份最知名的景色。豎崎路沿途開設了許多特色茶藝館,享譽海內外的阿妹茶樓即坐落於此,走入茶坊,以沸水釋放茶葉的香氣與滋味,享受山城的恬靜時光。
      豎崎路

      入夜後的豎崎路,高掛的紅燈籠一一點亮,彷彿走入日本動畫電影《神影少女》裡的神話世界,靜謐的氣息,猶如一條回到過去的時光隧道。
      茶樓外觀
      大紅燈籠高高掛

      俗稱九份老街的基山街是「丰」字道路的橫筆,是九份最熱鬧的商店街,在金礦開採的全盛時期,更博得「小香港」、「小上海」的美譽。蜿蜒的街道中匯聚各式店家,有香氣撲鼻的經典小吃如芋圓、草仔粿、紅糟肉圓、福州魚丸,也有琳瑯滿目的臺灣特色伴手禮、懷舊小物等您來挖寶。
      九份美食-芋園
      充滿經典小吃的九分老街

      穿梭於九份巷弄內,不經意地就能見到山勢獨特的基隆山,這座標高588公尺的基隆山名列臺灣小百岳之一,屬於基隆火山群,為一座緊鄰東海的錐形火山,早年曾是航海員於海上辨認方位的重要地標,亦是九份與金瓜石兩聚落的界山,臺語流行歌曲《基隆山之戀》更擴展了基隆山的知名度。
      基隆山與九份
      基隆山步道

      由九份老街口步行至基隆山登山口僅需短短350公尺,在當下登山熱潮與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基隆山登山步道現已成為熱門的登山健行之處,登山步道一路至頂全為階梯步道,單趟攀登至頂約40-50分鐘,中段設有兩處涼亭供登山客休憩,在黃昏時分登上山頂,360度無死角沉浸於瑞芳的山海風景裡、欣賞九份與金瓜石聚落由華燈初上幻化為黃金山城的百萬景致。

      👉溫馨提醒:基隆山步道雖鋪設有完善的階梯步道,但沿途並無設立街燈,欣賞完夜景後,下山時請注意腳步,建議佩戴頭燈更安全!
      九份夜景
      遠眺101

      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除了基隆山之外,主祀玉皇大帝的九份開成殿亦是拍攝九份夜景的絕佳地點,九份開成殿又名九份天公廟,建於1950年代,位處九份老街的頂端,緊鄰瑞雙公路,開成殿前開闊的平臺居高臨下,將九份聚落全景收進景觀窗內,天氣好的夜晚,更可以眺望濱海公路的車流與北海岸優美的岬灣海岸,令人讚嘆不已。
      開成殿
      開成殿夜景

      穿梭縱向立體的豎崎路與橫向蜿蜒的基山街,前往基隆山與開成殿以上帝視角欣賞山海景緻,山城九份,每一處轉角都能遇見不同的精彩,
      黃金山城

       
      下一則
      深坑老街遊
      深坑古稱簪纓,是古代官員的冠飾,後因四面環山的地形改作深坑,深坑曾經是大文山地區(今日新北市深坑區、石碇區、坪林區、新店區、烏來區與臺北市文山區)的政治經濟中心,自古以來便是臺北與宜蘭之間的重鎮,不僅僅是淡蘭古道南路的必經之路,更因為景美溪便利的水路運輸發展成大臺北南方最重要的水路轉運中心,文山包種茶從深坑一路順著水路經景美溪、新店溪直達淡水河畔的大稻埕,銷往全世界,清末到日治初期,是深坑最輝煌的茶金歲月。深坑有多條往返臺北市區的客運與公車路線,交通十分便利,每逢假日即吸引眾多觀光客來此地漫遊,老街入口處的大茄冬樹是深坑的迎賓樹,後方即是有百年歷史的亭仔腳街屋。深坑因為清澈的水質以及特殊鹽滷製法所製作的豆腐,其炭味口感吸引了許多饕客,成為一般人熟知的「豆腐故鄉」,也因此再造了老街的繁榮,老街上有著各式以豆腐為基底的料理如:酥炸臭豆腐、串燒臭豆腐、麻辣臭豆腐、清蒸豆腐、炸板豆腐、炭燒豆腐冰淇淋、芝麻豆腐冰淇淋、豆腐蛋糕、鮮奶豆腐腦...等,豆腐全席,一次滿足。 除了遠近馳名的豆腐外,深坑特產還有文山包種茶、綠竹筍與黑豬肉,與豆腐合稱「深坑四寶」,是不容錯過的美食。深坑的建築也非常有看頭,有巴洛克式豪華紅磚洋樓-德興居、泉州安溪式的三合大厝-永安居,皆是臺灣建築的瑰寶。在細細品嘗深坑四寶的美味後,走入炮子崙步道享受山林的清新,一探製作出美味豆腐的好水質,炮子崙步道是新北微笑山線的步道的一環,是深坑高人氣登山步道,連接了深坑炮子崙地區與臺北市木柵草湳,步道上錯落了數間古樸的土埆厝及石頭厝,水田與茶園的景致讓人忘卻都市的喧囂,站在高處可欣賞木柵、貓纜、臺北101等風景。深坑山林蓊鬱,大小溪流蜿蜒遍佈,處處皆有天成美景,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炮子崙瀑布,溪水豐沛時四道水柱由瀑齊奔直下,又名四龍瀑布,一旁觀瀑亭擺設了桌椅供民眾泡茶賞瀑,飲下一碗茶湯,遙想百年前深坑的商賈輻輳。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