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安坑輕軌 光耀啟航

定位點
光耀金車廂
行程類型:
捷運旅遊、登山健行、戶外踏青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新北市第二座輕軌系統-安坑輕軌,於2023年2月10日通車,安坑舊名為暗坑,意旨林木蒼翠的山谷地帶,安坑地處新店溪左岸、塗潭山麓以北,全境屬於新店區。1980年代起安坑山區開發了多處大型社區,如玫瑰中國城、臺北小城、青山鎮等,每座社區內都擁有完整的生活機能,宛如一座座獨立的小城市,形成安坑獨特的山城景觀。

      安坑輕軌全長共7.5公里,設有雙城(K1)、玫瑰中國城(K2)、臺北小站(K3)、耕莘醫院(K4)、景文科大(K5)、安康(K6)、陽光運動公園(K7)、新和國小(K8)、十四張(K9)等9座輕軌車站,其中5座採高架設計、4座為平面車站。
      f6da59a9-1a05-4f1f-ab83-3c6493c46c20
      (圖片來源:新北市政府捷運局)
       
      香檳金的車廂

      安坑輕軌的電聯車與淡海輕軌相同皆由臺灣車輛公司打造,一列車共有5節車廂,可運載265名乘客,光耀金的塗裝內斂高雅,人口占新店區達45%的安坑,在國道三號安坑交流道通車後,安坑輕軌的加入將使安坑地區的聯外交通進一步獲得改善,就讓我們搶先到新店安坑,探索這條新輕軌周遭的景點吧!
      安坑輕軌列車
      安坑輕軌安康站

      K1雙城站:潤濟宮
      安坑輕軌第一站雙城,又名為二城,如同宜蘭的頭城、四城等地名,反映了漢人於該地拓墾的過程,安坑地區最具規模的廟宇-潤濟宮也位於本站,由地方頭人建立於1862年,並歷經多次改建,潤濟宮主祀道教中地位崇高的三官大帝,分別主宰天庭、地府、水域。

      天官:上元一品九炁天官賜福曜靈元陽大帝紫微帝君

      地官:中元二品七炁地官赦罪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

      水官:下元三品五炁水官解厄金靈洞陰大帝暘谷帝君

      閩南語稱祂們為「三界公」、客家人稱為「三界爺」,各自的誕辰日成為傳統重要節日,即是天官誕辰上元節(元宵節)、地官誕辰中元節、水官誕辰下元節,足見三官大帝的影響力。潤濟宮在安坑地位崇高為地方信仰中心,廟門前「玉旨」的匾額氣勢非凡,更有總統、市長等顯赫人物賜匾,潤濟宮後方另建有龍神祠堂,保留了百年古碑與柱聯,古樸而莊嚴。

      IMG_0124_調整大小
      IMG_0143_調整大小

      K7陽光運動公園站:陽光運動公園、新店溪陽光橋、新店溪自行車道
      搭乘輕軌穿越安坑山谷,在通過K5景文科大站後轉為高架形式穿越山坡地,來到K7陽光運動公園站,陽光運動公園位於新店溪左岸,與十四張中央新村遙遙相望,這座廣達20公頃的運動公園設有直排輪競速場、標準田徑跑道、沙灘排球場、足球場和水陸空三棲的共融式兒童遊戲場,完整的運動場地是安坑地區家庭休閒的首選。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4pya0jgdrekeogimievljw

      運動公園一旁的陽光橋,是新北市第一座以人為本的人行/自行車跨河景觀橋,為新北市五大景觀橋「日、月、星、辰、龍」之中最早落成者,可謂是橋樑界的大哥,於2011年11月正式揭綵啟用,陽光橋打破全臺跨距最大的鋼構橋樑紀錄,全長達315公尺,為單拱肋斜鋼拱吊索橋,以琴弦般之鋼索及五個拱圈支撐橋面,優雅與婉約的氣質,榮獲第13屆國家建築金質獎,​夜間更有精心設計的光雕秀,淡雅的燈飾襯托出陽光橋的優美形體。
      IMG_0248_調整大小
      新店溪陽光橋

      陽光橋串起了大碧潭兩岸地區,提供了自行車騎士與步行者友善安全的通道,也將新店溪兩岸自行車道串連成環狀遊憩系統,由陽光運動公園出發,跨越陽光橋後沿著新店溪右岸直至碧潭風景區,再由溪州部落沿左岸騎行返回陽光運動園區,路線沿途碧草如茵,水岸風光美不勝收,且地勢平坦好騎,適合全家大小於午後一同追風。

      新店溪自行車道

      K9十四張站:安心橋
      抵達安坑輕軌最終站,K9十四張站是安坑輕軌系統最重要的轉運站,旅客可在此換乘捷運環狀線前往雙北各地,本站也是安坑輕軌中唯一一座位於新店溪右岸的站體,與首站K1雙城站相同,十四張的地名也是源於漢人在此拓墾的過往,此處在清乾隆年間成為新店溪上的一處重要渡口,如今則將成為新北軌道交通的重要樞紐。
      IMG_0228_調整大小

      2020年,位於K8新和國小站與K9十四張站之間,橫跨新店溪的安心橋完成合龍,也代表安坑輕軌的工程邁入最後一哩路,安新橋採單塔非對稱式斜張橋設計,長達502公尺是全臺灣最長的軌道斜張橋,雄偉的橋體令安坑輕軌列車能平穩橫越新店溪,高達130公尺的白色橋塔聳入天際,與色彩繽紛的環狀線輕軌橋、擁有優美弧線的新店溪陽光橋相互輝映,並與遠方的臺北101構築新北南區的天際線,未來列車通過安心橋時,桁架橋也會隨著列車行進的方向逐步發光,於夜間觀看時將別有一番風情。
      安心橋與臺北101

      安坑輕軌於2023年2月10日通車,使安坑地區居民前往雙北鬧區的時間節省15-20分鐘,並進一步打響山城安坑的知名度,期待光耀金的列車,穿梭於安坑的青山綠水之間,駛向水岸新店,成為光與綠的展演場,家與山的守護站。
      安坑輕軌列車
      安坑輕軌公共藝術
      下一則
      三峽都會原客河濱遊程
      臺灣在60至80年代進入快速都市化的時期,伴隨高速發展的經濟,臺灣社會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許多原住民在這個浪潮下,離開原鄉到大都市尋求工作機會,如新北市的猴硐、深澳、三峽等地的煤礦場招募了許多來自花東的原住民;大興土木的雙北都會區,密集勞力的建築業與製造業也急需大量的勞動人力,臺北橋等地成了勞工人力交易中心,撐起雙北的現代化天際線。 如同許多的移民故事,不少人來到雙北工作後,便定居於北部,帶著自身原有的文化背景,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居民。來到臺北大學附近的三峽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園區,探訪都會原住民的特色聚落,至新北客家文化園區體驗客家文化,騎上單車,沿著大漢溪自行車道騎至樹林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逍遙遊河濱。位於三鶯大橋三峽端的河灘地,是三峽原住民生活文化園區的所在地,以阿美族為主的三鶯部落,多數人在數十年前到北部煤礦場擔任礦工,後落腳於三峽的河濱地帶,基於尊重原住民族人意願及文化差異性下,以異地安遷、政府出資公共建設、原住民自力造屋的原則,推動「新北市三峽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園區計畫」。園區以集會所為中心,打造聚落藝文廣場、運動場所等區域,建築融入原住民文化圖騰,聚落外緣設有大面積的有機農園,是全國首創的都市原住民族特色聚落,於2020年榮獲國家卓越建設金質獎。自三峽原住民生活文化園區步行僅約15分鐘,即可抵達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入口處標誌性的巨型土樓建築、園區中央的望樓與方樓,體現客家人過往聚落的建築特點,是新北市的客家文化地標。客家文化園區內展示許多傳統客家文物、並設有各項客家主題的展覽,以及深受遊客喜愛的各類客家DIY體驗活動,如藍染手作、製作花布祈福燈、擂茶體驗等活動,親身體驗客家文化的樂趣與魅力。自客家文化園區租YouBike,經三鶯二橋進入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在寬闊的河濱地帶逍遙騎單車。大漢溪自行車道橫跨鶯歌、三峽、樹林、土城、板橋、新莊、三重等新北市多個行政區,蜿蜒於林口臺地與鳶山、天上山系之間。不同於堤防內擁擠的市區,騎乘在沒有紅綠燈、行人與單車族專屬的大漢溪河畔,不時可見到熱愛運動的同好,在這開闊的河灘地奔跑,騎單車、溜滑板。行至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中的樹林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建有原住民圖騰彩繪的圓形活動廣場,並設有球場、烤肉區、射箭場等多項設施,開闊的場地多次做為新北市原住民聯合文化活動的主場地,每逢活動期間,可來此發掘原住民文創、傳統美食、農特產品等,更將散居在新北市的原住民族人聚集起來,凝聚都會原住民的情感。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