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山中的青草香–火焰山、朝山步道

定位點
火焰山步道
行程類型:
捷運旅遊、登山健行、戶外踏青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遊程介紹
      永寧捷運站➡️土城火焰山步道➡️土城朝山步道➡️藥草沐浴包製作➡️土城捷運站
      健行賞花,認識藥草植物一日遊
      四周環山的土城擁有綠意盎然的山林景致,花開時節,可以欣賞櫻花與桐花,是當地居民的後花園,可以搭乘捷運到土城踏青賞景,故搭配時節可吸引賞花的遊客前往。

      火焰山步道
      火焰山又稱「清源山」,海拔373公尺,位於天上山列西側支稜,因蘊含油氣,地上可點火而稱「火山」。步道為石板鋪設,沿途樹林蒼鬱,遍植油桐樹及相思林,每到4~5月桐花白雪紛飛,接著就換相思樹的黃金雨來接力,滿地、滿枝頭黃澄澄的一片,美不勝收。
      火焰山步道

      朝山步道
      朝山步道又被稱作為桐花步道,這裡沿路有不少油桐樹散布其間,一路健行至承天禪寺,沿途不時可見到朝山民眾,虔誠禮拜,這座清幽雅靜的禪寺莊嚴清淨,也是欣賞滿山桐花的制高景點。

      藥草沐浴包製作(如彈藥庫劉老師自然教室)
      自然教室提供農事體驗的場所,還提供多項DIY體驗(窯烤pizza、洛神花果醬、洛神花蜜餞、竹筒飯、竹筒蘿蔔糕、紅龜粿、迷你稻草人DIY、草頭娃娃....。) 也包括設計短期自然生態農耕課等。
      藥草沐浴包製作

       
      上一則
      迎著海風,探訪臺灣最北端的茶園與梯田
      石門區是臺灣本島最北邊的一區,本島地理極北點燈塔-富貴角,是石門區的知名地標,季節限定的老梅綠石槽在每年春季更是吸引了無數旅客造訪,石門區位於大屯山火山群的迎風面,長年受到海風吹襲,在風與潮的雕塑下形成了眾多特殊的自然風景,石門除了美麗的海岸線外,隱於山林裡的絕美茶園與梯田更是這極北之地的綠寶石!就讓我們從石門區名稱由來的「海石門」,一路向上翻開秘境般的「山石門」吧!好奇「石門」這地名的由來嗎?駕車行經濱海公路時,總會被那矗立於海岸邊的海蝕拱門所吸引,此一奇特地景即是石門洞,也就是石門區名稱的由來呢!百萬年前大屯火山群噴發後,大量的火山碎屑與岩漿於海岸邊堆積出厚厚的岩層,往後的歲月裡受颱風與東北季風帶起的浪花長年拍打侵蝕下,演變成現今所見的海蝕門,經過板塊活動的影響抬升後,今日的石門洞已明顯高於海平面。石門洞面海的一側題有「海天勝景」的墨寶,海蝕拱門如畫框一般,將湛藍的海洋收入相機的觀景窗,淺灘的礁石區更是生態觀察的好場域,沿著步道通往拱橋,是聽濤觀海的最佳點位,石門洞上方也建置了步道,可步行至海蝕洞的頂端,眺望石門漁港與五龍宮的海天一色。經歷過80-90年代的北部朋友想必對十八王公廟都還記憶猶新,當年的十八王公廟前曾規劃出容納上百家攤商的市集,如今石門代表性美食-肉粽也是發跡於此,一時盛況空前,無數香客與食客造成公路大塞車,爾後因公路拓寬等因素,失去了交通便利性而沒落,十八王公廟廟方因此決議在山腰處興建「新十八王公廟」,與舊十八王公廟兩廟共存。新十八王公廟最為知名的地標即為那高達30餘米高的青銅黑犬神像,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渡海來臺途中不幸罹難的17位商人與1隻以身殉主的狗狗。 繼續往山上走,進入了「山石門」的領域,石門區的丘陵地是臺灣茶樹種植的最北端,全盛時期一度擁有七間大型製茶廠,目前石門栽種的茶種主要是當地特有的硬枝紅心,茶色呈暗紅色,溫潤甘甜。總長約1公里的茶山步道,緩坡向上沿途穿越了錯落有致的大小茶園,入口處,映入眼前的T型木柱各懸掛著四個菱形「茶」字牌,體現了步道的主題。綠意盎然的茶山步道,宛如梯田的茶園構成一幅生動活潑的畫作,置身於茶園廣告的場景中,搭上遠方的海景更是美不勝收,步道中段還藏有一處充滿詩意的絕美竹林,猶如武俠電影般的仙氣飄逸。百年石砌梯田是山石門的另一處景緻,一塊塊巨石交疊出具有樸質美感的幾何圖形,這處位於嵩山社區的梯田景觀,是300多年前,先民以陽明山火山岩做為材料,以三角鼎立法依地勢開山闢地而成,是北臺灣面積最廣的梯田。依山蜿蜒的優美曲線、層層疊疊充滿立體感的梯田景緻,美麗嵩山令人愈看愈入迷,然而嵩山梯田也曾因農業式微而荒廢,導致年輕人口外流,2014年嵩山社區提出農村再生計畫,成為新北市農村再生社區,引進日本越光米品種,在復育後的百年石梯田種植,成功翻轉在地經濟,旅人們也能到梯田裡體驗插秧、搜草、收成等農村生活,寓教於樂。位在嵩山梯田附近的青山瀑布步道,是由石門區公所為了推廣生態旅遊整建而成,是一條適宜闔家大小共遊的登山步道,循著灌溉渠道與溪流向上攀升,沿路上潺潺水聲相伴,在林蔭下行走,十分舒爽。青山瀑布步道1.3K處即為青山瀑布,舊稱為尖山湖瀑布,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一部分,背倚高聳的竹子山,老梅溪匯聚了山中豐沛的降水,奔流大海的過程中通過溪谷斷層時形成了約三層樓高的青山瀑布,水勢壯麗秀美,水質清澈甘甜,佇立於瀑布旁的觀景臺,望著深潭上因瀑布而起的水花,捕捉負離子調和身心靈,感受石門山林帶來的沁涼感。
      下一則
      淡水親子知性之旅:文化資產與女子教育
      風光明媚的淡水,是北臺灣在19世紀下半葉接軌世界的窗口,發達的國際貿易造就了淡水的黃金年代,西方的物品與思潮也透過貿易商、傳教士來到淡水、進入臺灣。臺灣第一間女子學校、第一間西式醫院、第一座高爾夫球場皆在淡水誕生,進而改變了整個臺灣社會的樣貌。假日與孩子一同遊淡水,到得忌利士洋行的淡水古蹟微型博物館,透過互動遊戲認識淡水的文化資產;實地造訪姑娘樓、牧師樓、馬偕紀念館等地,與孩子一同探討淡水開港對臺灣的影響;悠閒漫步滬尾藝文休閒園區、充滿童趣的淡海輕軌公共藝術,沉浸於新時代淡水的藝文氣息裡。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後,淡水一躍成為北臺灣最國際化的商港,吸引許多洋行來到淡水設立據點,位於淡水老街末端的得忌利士洋行,與德記、和記、怡記、寶順並列當年淡水五大洋行。得忌利士洋行除了從事國際貿易外,更是19世紀末臺灣航運界的巨人,掌握了這座島嶼對外的航運事業,使開港後的淡水蓬勃發展。這座別具歷史意義的洋行建築,是展示淡水過往繁華的絕佳地點。經過一年的籌備,「淡水古蹟微型博物館」常設展於得忌力士洋行內推出,集結了12處淡水的文化資產,包含淡水紅毛城、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淡水海關碼頭、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滬尾礮臺、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得忌利士洋行、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公司田溪程氏古厝、淡水日商中野宅、淡水木下靜涯舊居、滬尾小學校禮堂等代表性建築。微型博物館將展出的文化資產分成政治、軍事、商業、學習四種類別,並結合各自的歷史故事轉化為互動遊戲,以詼諧有趣的方式,讓小朋友透過遊戲彩蛋輕鬆認識淡水古蹟的小常識,引領孩子想像從前淡水的樣貌。步上真理街的斜坡道,進入真理大學的校園內,穿過財經大樓後,二棟百年紅磚建築在綠樹的襯托下更顯優雅,建築前方的庭園綠草如茵,林稍後方即是淡水河與觀音山。這兩座風格相近的迴廊式洋樓,分別是建於1906年姑娘樓與1909年的牧師樓。兩棟建築皆為吳威廉牧師親自設計督工,建材採廈門的磚材和福杉。姑娘樓最初是提供予臺灣第一間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校長金仁理姑娘、婦女學堂校長高哈拿姑娘作為寓所,是見證臺灣近代女子教育的重要史蹟,現為真理大學校長室;牧師樓則是吳威廉牧師的寓所,其琴樓曾作為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之場景而廣為人知。位於姑娘樓、牧師樓一旁的白色建築是馬偕紀念館,為馬偕博士的故居,於1875由馬偕親自設計,西班牙式白堊孤廊建築,十分適合北臺灣潮濕多雨的氣候,馬偕在此結婚生子,與臺灣妻子張聰明一同在此生活,直至1901年病逝。馬偕在1872年搭乘得忌利士洋行旗下的「海龍號」輪船,由高雄出發抵淡水,展開了他往後數十年在北臺灣的傳道、授業、醫者之路。馬偕培育了許多臺灣宗教界、教育界、醫界的人才,且有感於臺灣婦女受制於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創辦了淡水女學堂,開臺灣女子教育之先河。馬偕的妻子張聰明,也是為通曉英語的女子學堂教師,夫婦兩人皆是臺灣女性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參觀馬偕紀念館內部展覽需預約,請向真理大學校史館聯繫(02-2621-2121)張聰明曾在1879年底與馬偕一同返回其故鄉加拿大,沿途經廈門、香港、新加坡、印度、中東,在埃及遊覽了金字塔、去了耶路撒冷參觀哭牆,經亞歷山卓到了義大利,參觀龐貝遺跡、羅馬與梵蒂岡,再經由法國、英國抵達加拿大,與馬偕一起完成了加拿大的述職與募款活動後,再經美國、日本回到臺灣,使張聰明成為首位完成環球旅行創舉的臺灣女性。沿著淡水河濱的木棧道漫步,經過紅毛城後不久右手邊即是雪白色的滬尾藝文休閒園區,幾何對稱美的建築,呼應淡水拱型洋樓設計,吸引無數旅客前來參觀拍照。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結合歐洲知名飯店、商場影城、花園廣場為一體。在商場飽餐一頓後,來到3樓的空中花園,與孩子一同在千坪草地席地而坐,遠眺八里左岸與觀音山,欣賞動人的淡水夕照。搭乘公車至淡海輕軌漁人碼頭站,踏入充滿幾米繪本元素的淡海輕軌系統,讓治癒人心的繪本角色陪伴您搭乘輕軌,《閉上眼睛一下下》,水藍色的輕軌列車即將啟動,通往夢鄉與溫暖的家。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