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兜風新北,微笑106公路

定位點
平溪老街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臺灣的公路系統之中,最具知名度的中山高速公路、蘇花公路、南迴公路等皆屬於跨縣市的高速/快速公路或省道,然而將範圍縮小到單一縣市時,市道/縣道便是深度遊最適合的途徑,如沿著中央山脈尾端闢建的縣道185號(屏東沿山公路)、海岸山脈西側的縣道193號,都是適合公路旅遊的絕美路線。
      平溪老街

      新北市的市道106號,起自臺灣海峽的林口濱海地帶,翻越林口臺地後行經新北市人口稠密地區,再通往平溪與瑞芳的山區,從地圖上看,市道106號宛若一幅微笑曲線,串起新北南環各區,沿途歷經海濱、臺地、都會區、山林鐵道等不同風景,是最能體會新北多樣地貌的公路,市道106號全長共計81.478公里,為目前全臺灣第一長的市道、第二長的縣市道, 涵蓋了新北市10個行政區(林口區、泰山區、新莊區、板橋區、中和區、新店區、深坑區、石碇區、平溪區、瑞芳區)、臺北市1個行政區(文山區),讓我們沿著市道106號,兜風深度遊新北。
      106公路路線圖

      從林口海岸出發,在與臺61濱海快速道路交會處,巨大的林口發電站與風力發電機的大風車是此處最醒目的地標,一旁的陡峭的黃土山是有著「林口大峽谷」外號的水牛坑,因砂石開挖工程形成的特殊地景,最初是周遭養牛人家的放牧地,如今也吸引了眾多越野好手來此切磋技藝,是欣賞臺灣海峽景色的好地點。
      水牛坑

      在翻越林口臺地後,進入臺北盆地的都會地帶,山腳下的第一站-泰山區,在高速公路人工收費時期,泰山收費站巨量的車流獲得了「天下第一站」的譽稱,而在高速公路通車前,泰山則以娃娃製造聞名,1960年代,知名玩具大廠美寧選定泰山設廠,代工旗下最知名的芭比娃娃,從材料生產到包裝,完全都在泰山完成,再出口至全世界送到女孩們手中,陪伴無數人的童年時光。2004年泰山娃娃產業文化館成立,呈現美寧工廠的歷史與泰山產業的變遷,並展示芭比娃娃及相關文物,每款娃衣設計兼具了傳統服飾特色及創新流行元素,值得進館一遊。
      泰山娃娃產業文化館
      泰山娃娃產業文化館

      取道新海大橋橫越大漢溪,來到新北首善之區-板橋區,在摩天大樓林立的新板特區,有一處免費參觀的觀景臺隱身於新北市政府大樓32樓,搭乘18、19號的專屬電梯直達免費觀景臺,360度全幅玻璃窗景,無死角遠眺大臺北全景,不讓臺北101專美於前!
      新北市政府景觀瞭望臺
      新北市政府景觀瞭望臺

      離開人口稠密的雙和與臺北木柵後,窗外的景色由水泥叢林轉為青山綠水,來到充滿豆腐香的深坑老街滿足對於豆腐料理的各種想像,深坑清澈的水質以及特殊鹽滷製法所製作的豆腐吸引了許多饕客。深坑老街在百年前是的茶葉在景美溪的重要轉運站,也是淡蘭古道以及茶路古道通往大稻埕的驛站,今日深坑老街優美的亭仔腳立面街屋則是完成於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計畫。
      深坑老街
      深坑老街

      北臺灣超人氣財神廟,金碧輝煌的石碇五路財神廟,供奉了武財神趙公明、招財使者、進寶天尊、納珍天尊、利市仙官等五位財神,在這瑞氣千條的廟宇內,燒金紙的金爐、插香的香爐、祈財的聚寶盆,都是象徵聚財的元寶造型,進入財神廟祈福,擲筊出聖筊求發財金,手摸廟宇內的金元寶,招財又福氣。
      石碇五路財神廟
      石碇五路財神廟

      進入基隆河上游的平溪,依山勢建蓋的古厝房舍與穿梭於河谷間的列車,是賣座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男女主角放天燈許願的名場景,每當火車通過老街上方高聳鐵道橋時,「轟隆轟隆」的聲響是屬於平溪老街的獨特環境音,走入老街,以毛筆寫下願望與祝福,讓天燈將心意直達天廳。
      平溪老街
      平溪老街

      市道106號止於瑞芳市區,瑞芳是臺北與宜蘭之間的交通重鎮,更是前往九份與金瓜石掏金的前哨站,至今仍是東北角第一大市鎮,位在瑞芳車站前的瑞芳美食廣場,數十年來由傳統市場轉型為美食街,廣收遊客與在地人愛戴,場內老攤林立、攤攤都有特色、攤攤都好吃,口感酥脆的福州胡椒餅、堅持用黑毛溫體豬製成又大又美味的肉羹麵、特選大塊半肉半筋燉煮鮮濃的牛肉麵、用鮮肥飽滿的蚵仔搭配新鮮蔬菜做的蚵仔煎…等,是市道106號最美味的結尾。
      瑞芳美食廣場
      下一則
      微笑山線-山林茶香日
      古稱三角湧的三峽,是由三峽河、大漢溪、橫溪匯流成的三角平原,三峽自清代起即是新莊與桃園大溪之間的水陸交通樞紐,三峽山區豐富的山林資源如大菁、樟腦、煤礦、茶葉等使三峽持續興旺,繁盛的商業活動造就了三峽老街的風華。來到三峽旅遊,首站拜訪清水祖師廟,欣賞經藝術家李梅樹整建後的東方藝術殿堂,在巴洛克式的老街品嘗美食後,沿著橫溪向山區前進,在微笑山線的成福山地區來場山徑探索、體驗從採茶到品茗的產業之旅。香火鼎盛的三峽清水祖師廟,草創於1769年,主祀起源於泉州安溪的清水祖師,廟宇以「五門三殿式」形制建造,1947年由時任三峽代理街長、藝術家李梅樹主持修復工程,邀請臺灣美術界、書法界、雕刻界、建築界的翹楚參與,在無數信徒與匠師們的犧牲奉獻,以精湛的工藝,成就了不朽的廟宇藝術,被譽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緊鄰清水祖師廟的三峽老街,自清代以來即是重要的商業中心,如今三峽老街的街屋主要是興建於日治時期的洋樓建築,巴洛克式的牌樓與綿延不盡的紅磚拱廊是三峽老街標誌性的景象,也是三峽過往榮景的證人。三峽老街匯聚了古蹟、美食和文化元素,街道上滿是了樟腦、染布、茶莊、中藥店和雜貨店,皆為清代、日治時期三峽地區的主要產業。走在古樸的老街中,買塊遠近馳名的三峽金牛角、品嘗古早味豆花,感受三峽的舊時氛圍與風華。駛入110號公路,由西向東沿著橫溪逆流而上,約莫20分鐘的車程即可抵達成福山步道,來場生態與產業之旅。成福山屬於新北市微笑山線的一環,與長壽山、十八羅漢奇岩、石門內尖山等群峰連成一線,組成土城與三峽的區界稜線。新北市微笑山線攜手天芳茶行,邀請大小朋友到三峽成福,在大自然環繞的小徑當中,認識茂密森林內植物的故事,並走入茶園,親自參與採茶、製茶到品茗的過程!三峽成福地區緊鄰橫溪,是新店安坑與三峽老街間的中繼點,鄰近的九鬮曾是茶菁交易中心,早年甚至比三峽老街還要熱鬧,「九鬮」這個特殊的地名來自為清代拓墾時,以「捻鬮」(抽籤)的方式進行土地的開墾分配,此地抽到第九股故被稱為「九鬮」,日治時期此地曾鋪設過輕便鐵道。跟著導覽老師漫步於成福路203巷,老師細數三峽山區的豐富生態,如晚上的煙火-碎花棋盤腳、平地四大神木(樟腦、榕樹、茄冬、楓香)、翡翠樹蛙等等的趣味知識與生活運用。以生動活潑的解說方式引領大家分辨青楓/楓香、千年芋/姑婆芋、筆筒樹/桫欏等森林內常見的植物。沿途經過成福煤礦場,是由三峽在地望族於1916年創辦,煤礦曾是三峽十分重要的產業,成福煤礦場的採礦事業於1983年結束,煤礦場辦公室、礦坑口土地公廟、煤礦宿舍等建築仍保留至今。下雨了!拿起姑婆芋當雨傘,成為森林裡的小龍貓。自日本時代開始製茶,三峽天芳茶行至今已交棒予第五代,是三峽在地的製茶世家,三峽的茶葉產業萌芽自200多年前,多山的地形與潮濕的氣候提供了茶園良好的環境,日治時期三峽茶曾以「日東紅茶」品牌在國際上紅極一時,1949年三峽被規劃為綠茶產區,全盛時期佔臺灣綠茶總產量超過4成,最為出名的產品即是「龍井」與「香片」。1950-70年代,製茶與採煤礦是三峽山區經濟發展的兩大火車頭,甚至有不少礦工下班後會到茶園兼職採茶補貼家用,1990年代受到進口的低價茶葉擠壓,三峽茶產業日趨沒落。天芳茶行在這波衝擊之下仍持續經營,透過製茶競賽、優良茶競賽闖出新天地,至今已榮獲16次碧螺春比賽冠軍。如今的三峽茶以碧螺春、龍井最為知名,另有蜜香紅茶、白茶、包種與東方美人等等。將沸水注入茶碗,讓茶葉緩緩在熱水中舒展開來,溫暖茶湯療癒身心。「三連拍喔三連拍喔!」,來三峽旅遊的標準三連拍姿勢:一心(💚)二葉(✌️)三角湧讚(👍),趣味呈現三峽的茶葉採摘文化。戴上斗笠、提起採茶籃,進入茶園尋找「一心二葉」,三峽的茶樹為青心柑仔種,色綠味甘,最適宜製作龍井茶,青心柑仔每週可採摘一次嫩芽,比起包種與文山須40天,清心柑仔可謂是最適合採茶體驗的樹種,尋找茶園內一心二葉狀的嫩芽,小心翼翼地將每片茶葉親手收入簍中,製成最甘甜的茶湯。炒菁、揉捻、烘乾是製作綠茶的關鍵步驟,每個階段的溫度和時間掌控都對最終的茶葉品質產生深遠影響,這些細節是製茶師傅寶貴的知識和經驗所在。運用炒菁後的茶葉排列出可愛的圖案,在經揉捻過後獲得自己手做的好茶,讓茶香隨著三峽山區的雲霧蔓延。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