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九份紅燈籠祭 遊玩攻略一次看

定位點
九份紅燈籠祭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戶外踏青、懷舊老街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背包客、情侶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紅燈籠高掛的石階道,與金礦、茶樓、芋園、山海美景等並列最經典的九份意象,在疫情陰霾逐漸遠去、國境再次開放的2023,這座倚著基隆山的山城,再度迎接遠道而來的訪客。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於2月24日(五)至3月26日(日)首度舉辦「九份紅燈籠祭」活動,延續九份當地早年「持火把巡山祈福」的習俗,在九份山城的蜿蜒街道掛上新燈籠,並設置了多處打卡裝置,換上典雅的旗袍,順著紅燈籠的光源,漫步於落日後的黃金山城,寫下祈福與願望。

      「九份紅燈籠祭」點亮昇平戲院前廣場


      由市中心搭乘客運965號(可由板橋、萬華、西門、北門上車)、1062號(由忠孝復興上車),經高速公路來到九份老街,由「九份舊道」入口進到基山街,映入眼簾的即是街道兩旁高掛的「黃金山城」燈籠,引領旅客們深入九份,品嘗老街中各式臺灣經典小吃,如芋園與草仔粿,在目不暇給、琳瑯滿目的特色商店血拚。

      九份紅燈籠祭
      九份美食

      行至基山街後段的金山岩,優越的視角,可將九份聚落與基隆山一起收進眼底,百年前在地居民為答謝神恩,在此供奉觀世音菩薩及善才龍女聖像,近年更有月下老人到訪,是九份求姻緣的秘境,本次紅燈籠祭在此設置了粉色愛心燈籠,以「珍愛結好緣分」為主題,搭配手機燈光調色盤軟體,讓到訪的情侶們,只需動動手指就能設計出專屬兩人的浪漫時光。
      九份紅燈籠祭
      九份紅燈籠祭

      茶樓林立的豎崎路,是九份最具立體感的街道,宛若動畫場景的石階道路,是九份的國際門面,將人物置中,由下往上拍攝,兩旁的大紅燈籠隨著地勢的抬升,形成優美的曲線,與後方建築群構築奇幻氛圍,是九份必拍的場景。紅燈籠祭期間,豎崎路上的小公園佈置了「祈福許願牆」讓旅客懸吊祈福卡,讓願望隨紅燈籠一同在九份的夜裡閃耀。
      👉活動期間可至九份商圈服務中心(新北市瑞芳區豎崎路15號)索取祈福卡
      九份紅燈籠祭
      九份紅燈籠祭

      北臺灣最古老的戲院-昇平戲院,建於1934年,運用上等的建材以仿巴洛克式打造,見證了九份淘金時代的繁華,在紅燈籠祭期間重新設計了戲院前廣場的景色,廣場上的璀璨燈海,如同星系般照耀九份的輝煌歲月。
      九份紅燈籠祭

      輕便路旁的五番坑,是早年運送礦土的重要節點,紅燈籠祭以「圓滿長長久九」為主題,佈置了象徵「平安、光明、團圓」的九份紅燈籠,也設置了瑞芳區的姊妹行政區-日本香川縣琴平町的金色燈籠,見證兩座城市之間深厚的情誼。
      九份紅燈籠祭
      九份紅燈籠祭

      鳥瞰九份-沉浸式體驗
      依山勢而建的九份山城,蜿蜒交錯的道路令初次到訪的旅客難免感到困惑,不曉得該從何逛起,新北市觀光旅遊局推出的沉浸式體驗,是您在九份旅遊的最佳導覽員,從超高解析度的全景地圖,鳥瞰整個九份山城,更可以進一步到各個重要景點欣賞美景,景點之間的路線皆有360度全景影片可參考,指引您在九份旅程!
      九份紅燈籠祭

      九份紅燈籠祭也與在地商圈合作推出「新北幣」優惠方案,創造屬於九份獨有的文化價值,2月24日(五)至3月26日(日),九份紅燈籠祭期待您的造訪。
      九份紅燈籠祭
      上一則
      搭北捷遊新北-中和新蘆線(蘆洲端)
      中和新蘆線蘆洲端,橫跨蘆洲、三重兩區,兩區在1947年前皆屬於鷺洲鄉,如今合稱三蘆地區,被二重疏洪道、淡水河包圍,如同一座島嶼一般,以12座橋樑連接臺北市與五股新莊地區,擁有廣闊的水岸地區,非常適合單車運動。蘆洲線捷運全程皆為地下化路線,於2010年全線通車,共設有三重國小(O50)、三和國中(O51)、徐匯中學(O52)、三民高中(O53)、蘆洲(O54)共5座車站,三蘆地區與臺北市僅一橋之隔,是臺北市的衛星城,也是全臺灣宮廟密度最高的一區,讓我們搭上捷運,來去三蘆!O54蘆洲站:微風運河清代淡北八景之一的「鷺洲泛月」即是在形容早年蘆洲一帶河灣沙洲的景致,雖然今日蘆洲已經高度都市化,但在水岸地區仍能欣賞山河景色。微風運河位於二重疏洪道內,是新北市國際比賽專用水道,可舉辦國際划船、輕艇比賽,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龍舟賽也會在此熱鬧舉辦!平時也開放給民眾玩風浪板與獨木舟等水上活動,此地三蘆地區視野最開闊的區域,觀音山與陽明山系矗立於淡水河的兩岸,是城市裡難得的自然風光。O53三民高中站:蘆洲李宅古蹟、湧蓮寺、蘆洲廟口商圈蘆洲李宅古蹟是蘆洲地區的文化地標,在這個人口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2.7萬人的蘆洲,李宅仍保留了完整的原貌,實屬不易。蘆洲李宅建於1895年,共有九廳六十房,埕前有一處蓮花池,是地方望族的大宅院,建築兼具農莊與官宅的格局。蘆洲李氏家族在清乾隆年間從福建泉州移民至蘆洲,遷臺第三代李樹華兼任安平、鳳山兩縣的學儒正堂,大振蘆洲文風;遷臺第五代李友邦官拜中將,在抗日戰爭有優異的表現,最後死於白色恐怖,故蘆洲李宅也建置了李友邦將軍紀念館,儼然是臺灣近代史的縮影。說到蘆洲最具代表性的美食非切仔麵莫屬了!切仔麵的名稱來自於其煮麵時上下搖動的動作,配以大骨熬製的濃郁湯頭再加入韭菜與豆芽菜,清爽又飽足,是北部代表性的麵食,與發源於臺南的擔仔麵並列為臺灣南北兩大名麵。切仔麵最早源自湧蓮寺前的攤商,如今以湧蓮寺為中心發展出的蘆洲廟口夜市,已成為在地最熱鬧的商圈!切仔麵與湧蓮寺亦是蘆洲在地人重要的身分認同呢!O52三和國中站:碧華寺、碧華布街三重與臺北市僅一橋之隔,地理位置優越,在臺灣人口高速成長、經濟起飛的年代湧入了大量的人口,1970年代,政府喊出了「客廳即工場」的口號,全民投入勞動市場,是創造經濟奇蹟的場域,盛極一時的三重碧華布街在1980年代有超過300家布行聚集,見證了臺灣成衣界的興衰,現在已轉型為布莊博物園區,因布料價格實惠,是包包手做愛好者、學生的最愛!布街街底是百年廟宇碧華寺,最初供奉釋迦摩尼,現今已成為儒、道、佛,三教合一之寺廟,香火鼎盛。O50三重國小站:三和夜市天色逐漸暗了下來,到了蘆洲線最後一站三重國小站,步行8分鐘即可抵達三和夜市,這是三重在地人最常光顧的夜市,有許多營業超過30年的老字號小吃,價格比起士林夜市等觀光夜市可說是經濟實惠,麻油雞、餛飩湯圓、小籠湯包、牛奶棒、肉圓、木瓜牛奶、地瓜球、香酥棒、蔥餅都是三和夜市的人氣小吃呢!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