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新北都會原住民文化之旅

定位點
土城區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臺灣原住民文化豐富燦爛,原住民族於眾多領域發光發熱,當前原住民族佔臺灣總人口約2.4%,但不同於大眾對原住民分布的既定印象,目前設籍在都市的原住民已接近半數,多數是因社會與經濟的變遷,使原住民離開原鄉走入城市展開新的職涯與生活。目前居住於新北市的原住民逾5萬人,位居全國第五多,都會原住民也在這座城市經歷許多故事,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文化!
      土城區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

      位於辭修公園內的泰山森林書屋,被森林及親山步道圍繞,貼近原住民族與自然共生的民族特性,紅磚建築的書屋擁有良好的採光,供民眾在青翠綠意及明亮清幽的環境下享受閱讀,從書屋步行五分鐘有一處賞景平台可鳥瞰泰山市區視野遼闊。
      泰山森林書屋

      泰山森林書屋由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規劃並集合民間之力共同募 書,目前約有四千本書籍,分為「繪本」、「原住民圖書」、「兒童文學」、 「自然科學」、「外文繪本」及「親職教養」等類別,書屋內最珍貴的寶藏為 許多原住民兒童繪本,也特別收藏由日本官方出版的全套愛努民族傳說故事繪 本,並持續收藏世界各國的原住民繪本,透過豐富的圖書,讓兒童拓展多元的人文視野。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bgrppr7_oeaexbaza1hcbw

      大漢溪左岸的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以原住民圖騰作為主元素進行設計,設有廣闊的停車場供前來休憩的民眾使用,年度盛事原住民族聯合文化活動舉辦之際,可以發掘原住民族的文創、傳統美食、農特產品展售區,也將散居在新北市各地的原住民族人聚集起來,凝聚族人情感。停車場東側建置有原住民傳統射箭場,是射箭運動比賽與休憩的好去處。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niongvvuiumqulawit6gtg
      1024x768_7fe1d2df-019d-4868-90d3-47b819983e2e

      土城山區的原住民族生態公園,是海山煤礦舊址,海山煤礦場曾是僅次於猴硐瑞三礦場的全國第二大礦,1970年代採礦的全盛時期,有許多原住民離鄉背井來到土城打拼,使這裡蘊藏著許多原住民的礦工故事。2005年改建為生態公園,設有海山煤礦解說牌、景觀步道、生態池,以及原住民族木作涼亭、祖靈屋等原住民族意象設施,維持原山野自然景觀風貌。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t4yzermaweuziopr4xpf7a
      土城區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
      上一則
      炎夏往山上走,坪溪古道避暑趣
      炎炎夏日,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在都市熱島效應愈發嚴重的今日,只要離開冷氣房一步,水泥叢林悶熱的空氣便令人感到無精打采。出走吧!遠離市區到山上避暑去!雙溪,這個光是用看的都覺得沁涼的地名,得名於平林溪與牡丹溪匯流成的雙溪河,雙溪區境內以山地地形為主,為翡翠水庫集水區的上游。來到雙溪,走一段坪溪古道,踏著潺潺溪水一路通往能遠眺龜山島觀景平臺,到壽山宮祈福並於假日農夫市集挖寶,最終在雙溪老街來一場小鎮漫遊。身處臺北盆地與蘭陽平原之間的山地,雙溪區自古便是往返兩地的交通要道,是淡蘭古道中路主要的路徑,其中的坪溪古道路段,是北臺灣少見的平緩溪谷,適合全家老小共遊,步道全長1.5公里,海拔約500公尺高,走入冰涼的坪溪,頓時間暑意全消。坪溪古道全程皆有綠蔭遮蔽,筆直排列的柳杉林一路相伴,宛若一條綠色隧道,平緩且寬敞的步道途中有兩處涉水點,溪水流速和緩而清澈,最深處至小腿肚,是夏日戲水的不二選擇、在溪中還能瞧見魚蝦的蹤影,古道的終點是新北市與宜蘭縣的交界處,設有一座視野良好的觀景台,可遠眺龜山島與太平洋美景!👉往坪溪古道入口請導航至:「烏山62號露營地」,產業道路路幅狹窄,請小心駕駛。壽山宮是雙溪泰平地區的信仰中心,位於翡翠水庫的上游-北勢溪的邊上,壽山宮主祀主祀天上聖母,配祀關聖帝君、福德正神,每年農曆二月十八日舉行「迎媽祖」的年度遶境盛事,是泰平地區的年度盛事。壽山宮牌樓旁每逢週六日及國定假日上午 9 時至中午 12 時,會舉辦泰平假日農夫市集(又稱為壽山宮假日農夫市集),市集寬廣約可容納 20 餘攤,主打當季的優質蔬菜販售,如在地種植的段木香菇、季節時蔬及瓜類作物,亦設有熟食區販售炒米粉、仙草雞及冰品等,品嘗樸實無華的山林滋味。雙溪的城鎮中心位於牧丹溪與平林溪匯流成為雙溪河之處,倚著舟楫之利與淡蘭古道的人流、物流,雙溪成為重要的水陸轉運中心,小鎮在清代曾繁華一時,然而在鐵路、公路相繼開通後,雙溪原有的水運功能被取代,城鎮也逐漸走向沒落。雙溪渡船頭位在長安街盡頭,是早年內河的貨物轉運站,來自淡蘭古道的貨物與乘客在渡船頭上船,順著雙溪河運往出海口的舊社(今福隆海水浴場一帶),再換乘帆船轉運至各地,回程利用小型船隻轉運日用品逆行上溯到頂雙溪,造就了雙溪曾經的輝煌。長安街身為雙溪過去最熱鬧的街道, 雙溪的信仰中心-全臺灣唯一奉祀宋末三傑的三忠廟亦位於該街上,起建於1781年,有位帶著文天祥公神像渡海來臺的福建移民,落腳雙溪開墾並建起茅屋供奉神像,隨著信眾漸增,再塑陸秀夫、張世傑神像與文天祥合祀,幾經修建與改建後成就今日之規模。雙溪老街至今仍保有不少老式建築,包括有百年歷史的林益和堂中藥店、周家古厝、雙溪教會等,窺見雙溪昔日的繁華,如今雖榮景不在,卻多了一份山中小鎮的寧靜,適合旅人放慢腳步,穿梭於小巷弄間拍照、欣賞風景。
      下一則
      微笑家山-平溪孝子山天燈遊
      新北市的微笑山線,串聯了樹林、鶯歌、三峽、土城、中和、新店、石碇、深坑到平溪的淺山地區,推廣都會區的居民走入住家附近的山林。平溪區就位在這條微笑曲線的最右端,以天燈享譽國際的平溪,擁有深厚的礦業文化、多條精彩的登山步道。搭乘臺鐵平溪線或臺灣好行795木柵平溪線來到平溪車站,挑戰孝子山90度的垂直登山步道,深入平溪與菁桐,學習製作天燈、參觀一見.菁桐古美術生活,探索平溪的人文風光。平溪的主要聚落位於基隆河上游的河谷地,河流南岸則矗立著20多座獨立山頭,俗稱二十四孝山,其中孝子山、慈母峰、普陀山等最為知名,各個山頭的高度落在海拔300~500公尺之間,山勢不高卻十分陡峭,在導覽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孝子山最令人壯觀的路段。望著眼前近乎垂直的登山步道,不由得被這巍峨石峰所震懾。克服內心的恐懼,踏上由在地居民與老榮民打造的懸空鋼梯,一步一步踩穩,踏實向天空邁進。❗️有懼高症者不建議攀登此段登山步道​​。 登上360公尺高的孝子山山頂,遠眺平溪、菁桐等鐵道小鎮與綿延不段的山脈稜線,後方可見到同為獨立山峰的慈母山、普陀山,氣勢磅礴。👉孝子峰山頂空間僅能同時容納5-6人,如遇登山人潮較多時,請互相禮讓。結束波瀾壯闊的孝子山登山行,回到平溪車站,走入藍白配色的小希臘餐廳,用店家主打的超大小卷米粉、桂花咖啡等美食,滋補登山後的辛勞。來到平溪老街上的微笑山線據點-慢慢來咖啡,學習製作天燈的技法。來到平溪,不再只是單純的放天燈,在天燈師傅的教學下,一顆顆天燈在眾人的巧手下逐漸成形。以環保為出發點,平溪天燈的製作,從紙張、框架到黏著劑,都改採用可回收、可分解的材質,讓天燈這項代表平溪、代表臺灣的文化意象,在淨零碳排的全球共識下,持續帶著眾人的願望,飛向天空。走下菁桐車站前方的斜坡道,典雅的日式建築坐落於基隆河畔,此一建築的前身為平溪黑金時代的第一大企業-臺陽礦業的平溪招待所。始建於1939年,招待所建築與戶外庭院廣達600餘坪,是臺灣罕見的大型書院造建築,設有貴賓室、會議廳、食堂、澡堂、康樂室、撞球室、圖書室等設施,是當年平溪地區首屈一指的娛樂場地。隨著平溪停止採礦,招待所也隨之關閉。2003年招待所被指定為古蹟,目前由會展公司接手,歷經修復後成為「一見.菁桐古美術生活」私人美術館,內部陳列各具巧思的藝術品、推廣平溪輝煌的礦業歷史。透過專業導覽員的解說,細品建築內的三長廊、三玄關、六天花板,徜徉於和式美學的世界裡。👉目前一見.菁桐古美術生活採預約制,可先在線上預約參觀時段。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