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陶、藝、山、水」新北市美術館藝文之旅

定位點
新北市美術館
行程類型:
單車追風、鐵道旅行、銀髮樂遊、親子同行、戶外踏青、懷舊老街、秘境美拍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單車族、銀髮族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陶瓷之都-鶯歌,位處新北市西南角,製陶產業已在此耕耘200餘年,優質的黏土、煤礦資源、便利的水陸交通、緊鄰臺北市等均是鶯歌早年發展陶瓷工業的優勢,全盛時期大大小小的陶瓷工廠幾達千家,林立的煙囪曾是鶯歌重要的城市景觀。如今鶯歌以其深厚的陶藝底蘊與美學聞名,結合2023年啟用的新北市美術館,引領北臺灣的藝術文化。
      ✳️新北市美術館於4/15(六) 先行開放一期戶外園區、圓頂藝術空間,本館尚未開放。

      新北市美術館


      由尖山埔街、育英街、重慶街所構成街廓是鶯歌老街的主體,在街景塑造、路口意象與交通指示系統的設計都緊扣陶藝元素,凸顯出鶯歌老街商圈的人文氣息。受臺灣人力與土地成本上升、全球化等因素,鶯歌的陶瓷產業已不復當年盛況,然而許多新世代陶業經營者以創新的異業合作、新的設計思維,帶動鶯歌陶藝復興,打響Made In Yingge的名號。

      鶯歌老街

      走訪鶯歌老街,街道兩旁老舊的陶瓷廠房多改建為具特色風的陶藝精品店、陶藝家工作室、展售中心,更有不少店家提供手作DIY空間,邀您親自體驗手拉坏,創作別具意義且獨一無二的陶藝品。
      鶯歌老街
      陶藝手作

      距老街步行僅10分鐘的鶯歌美食廣場,位於重新改建後的鶯歌公有市場二樓,集結了18間在地美食、異國料理,有麵疙瘩、滷味、羊肉麵、咖啡店、泰式料理等令人食指大動,美食廣場內部空間明亮整潔,更是鶯歌唯一有冷氣的美食街!是炎炎夏日用餐的最佳選擇。
      鶯歌美食廣場
      鶯歌店家美食拍攝(新北市場處 提供)
      (新北市場處 提供)
       
      鶯歌美食廣場美食

      文化路旁的鶯歌陶瓷博物館,是全國首座陶瓷專業博物館,以清水模、鋼骨架、透明玻璃打造通透與延伸的空間感,是鶯歌絕美的地標建築。陶瓷博物館展示臺灣兩百年來的陶瓷產業發展,從傳統製陶技術到當代精密的陶瓷工業,讓您對陶瓷產業有更全面的視野。館內有專業陶藝研習課程、兒童體驗室;館舍後方還闢有一片綠地與夏季限定的戲水廣場,適合親子同樂。
      鶯歌陶瓷博物館
      鶯歌陶瓷博物館

      高低錯落的管狀線條,宛若河濱的蘆葦隨風搖曳,坐落於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處高灘地的新北市美術館,取用河邊常見的蘆葦做為設計元素,打破封閉式建築設計,以通透開放的空間融入河岸地景,使美術館園區成為兼具開放性、互動性的美學聚落。設有美術館本館、兒童美術館、圓頂藝術空間、藝術街坊、活力草地、三鶯之心等區域,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本館仍在興建籌備終,在4/15(六) 先行開放一期戶外園區、圓頂藝術空間,KICK OFF園區開放活動將持續數週,結合音樂會、實境遊戲、鶯歌美學導覽、工作坊、市集等形式,開箱美術館園區。
      新北市美術館


      體驗趣味橫生的廢家電動力小火車、玩「翻翻牆」用牆面拼出自己內心的呼喊。

      新北市美術館
      新北市美術館

      美術館戶外園區設置了數個結合鶯歌陶瓷文化的公共藝術,高達15公尺的橘紅色立坏,以拉坯型態致敬鶯歌的製陶產業,步入坯中,耀眼的陽光從坯頂照下,使場域瞬間帶點神性,循著旋轉樓梯登頂,即能眺望鶯歌與三峽兩地的風景,裡裡外外皆是戶外園區裡最熱門的打卡景點。
      三鶯之心
      三鶯之心

      緊鄰美術館園區,紅白色橋身、有如祥龍飛舞般的三鶯龍窯橋是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的景觀橋樑,85公尺的橋身橫跨了鶯歌溪,採用鋼構桁架表現方式,配合橋身內木雕歷史之人文背景,騎單車將過時,陽光透過橋身產生美麗的光影流動。由鶯歌國民運動中心租借Youbike公共腳踏車,沿著自行車道向西南騎乘,前往新北的盡頭
      三鶯龍窯橋
      三鶯龍窯橋

      大漢溪自行車道平緩好騎,途經南靖藝術河濱公園更是枝繁葉茂,此處特別設計了S型車道增添騎乘樂趣,以長焦鏡頭拍攝更顯優美。在騎乘約莫20-25分鐘後,眼前的大漢溪越顯開闊,進入了鶯歌山水步道。
      鶯歌山水步道
      鶯歌山水步道

      鶯歌山水步道位於新北與桃園的交界地帶,眼前平靜無波的湖面是鳶山堰,供應數百萬新北市民的民生用水,並與後方的三峽地標-鳶山,合築出一派田園風光,在黃昏時分登山小丘陵上的觀景平臺,等待夕陽將湖光山色渲染成金,享用這份遠離喧囂的美麗景致。
      鶯歌山水步道
      鶯歌山水步道

       
      下一則
      健行賞桐美拍 土城樹林一日遊
      春夏之交的五月,新北土城一帶的丘陵地區,潔白如雪的桐花綻放,將蒼翠的山頭染成雪白,清新芬芳的桐花在春風吹撫下飄落枝頭,畫面猶如下雪般如詩如畫。油桐樹在日治時期從中國南方引進後,在臺灣中北部的低海拔山區廣泛種植,曾經是客家族群重要的經濟作物,早年是製作油漆、家具的重要原料。新北市客家桐花祭在每年4、5月舉辦,邀請大家走入山林健行,欣賞浪漫五月雪,順遊周遭的秘境百年車站!樹林的百年車站在追求效率的時代,人們盡可能的縮短從A點到B點時間,向著目的地飛快衝刺,路途中的風景因而被迫忽略。假期來臨,緩下腳步,造訪那依稀在通勤時的車上廣播聽過,卻從未下車遊玩的車站走走吧!位於樹林與鶯歌之間的山佳火車站,設立於1903年,已經歷兩甲子的歲月,最初名為「山仔腳停車場」,肩負著運煤的重擔,車站周遭還能找到當年的礦坑遺址(大豐煤礦一號坑、大豐二號坑),一窺樹林地區的採煤過往。名列新北市市定古蹟的二代山佳車站,是座和洋混合式的磚造車站,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典雅樣貌,與第三代的山佳車站新站比鄰,新舊並立。山佳車站是臺鐵路廊於七堵至新竹之間僅存唯一興建於日治時期的車站,是鐵道迷必訪的景點。站內展示空間設有使用廢料做成的復刻迷你版山佳車站、光復初期臺鐵旅客時刻表、日治時期鐵道旅遊觀光摺頁等,充滿懷舊的氛圍。沿著車站邊的山佳街漫步,會發現沿途牆面繪有許多與在地人文風景契合的彩繪,如農田牛車、傳統理髮廳等臺灣舊時風景,也有恐龍、臺灣黑熊等3D彩繪,個個逗趣又逼真。這是山佳居民為了活化鐵道邊的空地所打造的鐵道地景公園,2017年更進駐了35H1304型黑色煤斗車及DL1044型調動機,保存山佳的歷史記憶。土城山區賞桐花越過大漢溪來到南岸的土城區,第一高峰天上山的山腰桐花盛開,將山區點綴成一片片雪白,從遠處觀看即令人心嚮往之,是新北欣賞桐花的最佳景點之一,山上的桐花公園更是每年新北桐花祭的主舞臺,可自行開車至桐花公園第一、第二停車場進入公園賞花;或從承天禪寺步道一路健行美拍至桐花公園。🚌大眾交通指南:搭乘捷運至永寧站,轉乘公車藍43延南天母或藍44延至「登山口」下車,即可見到桐花公園牌樓,開始登山健行。承天禪寺步道又稱朝山步道、南天母步道或廣欽老和尚步道,承天禪寺由廣欽法師創建,通往寺廟的步道在1960年代以原石鋪設,沿道建有40多座刻有佛菩薩名號的石碑與石柱,步道兩側綠意盎然、翠林掩映,環境素樸莊嚴、清幽雅靜,沿途不時可見到朝山民眾,虔誠禮拜。承天禪寺步道沿路有不少油桐樹散布其間,一路健行至清幽雅靜承天禪寺莊嚴,這裡也是欣賞滿山桐花的制高景點,可眺望大臺北盆地與觀音山的秀麗風景。承天禪寺與桐花公園之間的賞螢步道,全長約600公尺,是以美麗紋路的石頭打造而成的石階步道,走在賞螢步道,群蝶翩翩飛舞,伴隨娟娟水聲與蟲鳴鳥唱,合譜出一首自然的交響曲,近年來生態復育有成,入夜後的螢火蟲如夜空的星星一般閃耀。桐花公園是歷年新北桐花祭的主舞臺,公園內種植了近百株油桐樹,每年四、五月桐花盛開之際,整個公園的泥面、階梯、植物葉片、木造平台上都布滿了雪白的桐花,是新北賞桐聖地。桐花公園內規劃有露天表演及看臺區、泡茶休憩平台、俯瞰土城市區的觀景平台、數座休閒涼亭,更有刺激好玩的三角吊橋,踩著不到20公分寬的繩索穿越密林。漫步於公園步道感受桐花似雪的美景,遠望桐花由樹梢掉落時的飛舞姿態、收集落下的桐花花朵,排列出欲訴說的字句或愛心,手捧桐花來張個人美拍,令人暫時忘卻塵囂,徜徉於初夏的山林風景之中。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