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特色體驗秘境玩法 貢寮悠閒度假二日遊

定位點
貢響山海祭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鐵道旅行、戶外踏青、懷舊老街、秘境美拍
旅遊天數:
二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形狀如同迴力鏢的貢寮區,以美麗的海岸景觀聞名,熱力四射的福隆沙灘、實踐「就地取材」的卯澳石頭屋、保有海女文化的馬崗漁村、綿延數公里的藍灣濱海休閒園區,呈現海之貢寮多樣的地貌與人文。貢寮同時也是臺灣五大山脈-雪山山脈的最北端,自貢寮一路延伸到南投縣,貢寮境內有多個淡蘭古道沿線重要聚落,如古樸的雞母嶺、貢寮老街等地。坐擁親山近海的自然優勢,在微風輕撫的初夏,來貢寮參與貢響山海祭,安排一趟山海2日遊!
      福隆海水浴場


      Day1 遇見雞母嶺-貢寮老街-福隆海灘
      首站來到貢寮西北邊的秘境-遇見雞母嶺,為了維護世外桃源的環境,遇見雞母嶺採預約制度。走入已有200多年歷史的古樸山村,早年此地雉雞成群,故得名為雞母嶺,雞母嶺曾是淡蘭古道北路-楊廷理古道上的重要聚落,是燦光寮、澳底兩地之間的中繼站,然而隨著社會環境變遷,雞母嶺也與多數鄉村相同,遇到人口外流的問題。
      👉前往遇見雞母嶺官網預約參訪

      遇見雞母嶺


      全盛時期的雞母嶺,曾擁有廣達200多甲的水梯田,不捨家鄉凋零的蕭家兄弟,回到雞母嶺復育水梯田、整理聚落周遭的古道與埤塘,並進一步融入里山環境教育。來到雞母嶺,走一段淡蘭古道的山徑、體驗農事、在愛心型的水梯田旁擺盪鞦韆,享受田園生活的歲月靜好。

      雞母嶺
      遇見雞母嶺

      貢寮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來到貢寮老街尋找她的起源故事。貢寮的舊稱為「槓仔寮」,「槓仔」為巴賽族語的「陷阱」一詞,「摃仔寮」即是於陷阱附近搭建的草寮之意,貢寮老街的入口牌樓,特別設計了山豬圖樣,反映出貢寮的捕獵過往。
      貢寮老街

      貢寮老街是淡蘭古道北路-入蘭正道的重要中繼站,在清代曾繁榮一時的商店街如今轉為平淡,近年來在地方創生計畫的推動下,一間間特色書店、咖啡店、文史空間為貢寮老街帶來新風貌,老街與臺鐵貢寮車站隔著雙溪相望,走過彩虹情人橋進入貢寮老街,感受貢寮的歷史氛圍。
      貢寮老街

      海邊永遠是夏天不可或缺的風景,貢寮最知名的濱海遊憩區非福隆海水浴場莫屬了,金黃的細軟沙灘與優美的弧形海灘,在藍天的襯托下更顯閃耀,因雙溪河在此入海,使得福隆同時擁有內河、外海的雙重景觀,能從事風帆、獨木舟、拖曳傘、游泳、戲水、灘地活動等多樣海濱活動,是夏日最佳消暑去處與住宿地點。
      福隆海水浴場

      「青春山海線—貢響山海祭」

      福隆得天獨厚的美景與開闊的場地,是北海岸舉辦大型活動的最佳地點。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將於2023年5月20日(六)至6月11日(日)推出「青春山海線—貢響山海祭」活動,以多組療癒氛圍的露營帳篷及彩繪衝浪板裝置藝術營造,融入三貂角燈塔、海女文化及石花凍等貢寮特色進行設計,與貢寮山海風景相互輝映。週末進駐美食餐車和文青市集攤位,並結合在地特色的手作體驗及海風瑜珈課程,到了夜晚則有絢爛燈光和星光音樂會,共譜貢寮青春樂曲。
      👉前往青春山海線-貢響山海祭活動頁面
      貢響山海祭
      貢響山海祭
      貢響山海祭

      2023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也將於6/9(五)至10/22(日)接力展出,大家喜愛的迪士尼、皮克斯、漫威及星際大戰等經典卡通角色將化成一座座的黃金沙雕,與民眾同歡、愜意一夏!
      👉前往2023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活動頁面
      福隆沙雕空拍

      Day2 卯澳石頭古厝-馬崗潮間帶-馬崗漁港-藍灣濱海休閒園區
      第二天一早,朝極東之角駛去,海岸邊特殊造型的房屋是卯澳的百年石頭厝,當地人使用海岸的岩石與後山的竹材搭建出一棟又一棟的石頭屋,是實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造房方式。石頭厝以大小相近的自然卵石或打鑿過的石塊疊砌而成,成為卯澳一帶的獨特風景。
      卯澳石頭屋

      馬崗是臺灣本島最東邊的漁村,就位在三貂角燈塔的正下方海岸邊,馬崗港出發的漁船多至龜山島及三貂灣漁場作業,主要漁獲物有鯛、鰹、小卷、軟絲、龍蝦等,豐富的海洋資源讓此地的海鮮麵頗負盛名。馬岡漁港還有海岸貓村的別稱,在廣場、堤岸、巷弄轉角、老房子的屋頂上,處處可發現牠們的輕盈的身影。
      馬崗漁港
      貢寮海鮮麵

      馬崗漁港旁廣大的海蝕平臺,布滿許多小型的潮池和潮溝,是臺灣海岸生長最多綠藻處,在潮池裡或石塊下,有小魚苗、海葵、蜑螺、鐘螺、珠螺、海兔、和螃蟹等等,還有緩慢移動的小寄居蟹們,低潮帶附近則有小杉苔、珊瑚藻、海葵、藤壺和海鞘生長。穿梭於潮間帶的馬崗海女,捕撈各式螺蝦貝與海菜,是馬崗人討生活的方式。
      貢寮海女

      馬崗漁港

      潮間帶旁的馬崗哨所,是臺灣最東邊的哨所,目前仍有海巡人員駐地於此,一樓提供甜點與咖啡,以及假日限定的鮑魚滷肉飯,戶外設有躺椅觀海區,享受大海的無邊無際。
      馬崗哨所
      馬崗哨所

      午後來到位於鹽寮的藍灣海濱休憩園區,這裡擁有綿延長達3公里、迄於福隆的金黃海岸,可搭乘園區內的接龍拉拉車(需預約),沿著鹽寮到龍門的自行車道行駛,欣賞宜人的海灘景色,遠眺三貂角及鼻頭角美麗的風光。
      👉前往藍灣海濱休憩園區預約拉拉車
      藍灣海濱休憩園區
      藍灣拉拉車

      藍灣海濱休憩園區於海灘建有數個發呆亭,躺在涼亭內慵懶的聽潮起潮落,是最愜意的午後時光,岸上仿閩南式建築內,提供各式甜點、輕食與飲品,一邊享用餐點、一邊欣賞貢寮的美好!
      藍灣海濱休憩園區
      藍灣海濱休憩園區
      上一則
      【觀音山硬漢嶺步道】十八連峰之巔
      數十萬年前,大屯火山群西麓的錐形複式火山噴發,熔岩與碎屑以火山口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外擴散,形成臺灣少見的環狀水系,這座火山即是今日屹立於八里與五股地區的觀音山十八連峰,因山勢宛如一尊仰躺朝天的觀音像而得名,在地形與海洋水氣的交互作用下,觀音山蔚為奇觀的雲海景致,被文人墨客稱作「坌嶺吐霧」,名列清代淡北八景之一,讓我們步入觀音山,從山頂玩到河濱,來一趟淡水河左岸的山海之旅。食物鏈的頂級掠食者-猛禽,帥氣矯健的身姿、兇猛的體魄與銳利的視野,空中霸主的威名讓各國空軍都以猛禽類的名號為自己麾下的座駕命名,位處臺灣西海岸北端的觀音山,正是這些天之驕子的應許之地,共有十餘種猛禽棲息於觀音山一帶,其中又以赤腹鷹、灰面鵟鷹、鳳頭蒼鷹、大冠鷲等「觀音四秀」最多,是遷徙性猛禽南來北往時必經路線,吸引眾多鳥類愛好者來到觀音山遊玩。想探索觀音山豐富的猛禽生態系,最佳的入門方式便是參觀於2020年9月開幕的觀音山猛禽展示館,這座北臺灣首座以猛禽教育為主題的展館就位在觀音山遊客中心旁,展館內以圖文、生態仿真模型、標本及影音多媒體設施,展示觀音群鷹會,經由五感體驗了解觀音山猛禽及自然生態的獨特性,每年春季還會舉辦「觀音•觀鷹」導覽活動,實際走入山林進一步觀賞猛禽英姿。「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硬漢嶺牌樓的這副對聯,體現了觀音山十八連峰最高峰-硬漢嶺的險峻,雄踞於淡水河左岸的硬漢嶺海拔高達616公尺,得名於1960年代憲兵學校在此訓練的「硬漢精神」。硬漢嶺步道單程距離約1563公尺,坡度達14.87%,屬於較陡的二級坡,緩步慢行需60分鐘,屬於鍛鍊級步道,適合登山愛好者挑戰。經過一番努力,步步高升的來到硬漢嶺觀景臺,頓時視野開闊起來,環顧四周,臺北港、淡水河口、淡水古蹟群、大屯火山群、關渡大橋、臺北101大樓、新北大橋盡收眼底,站在硬漢嶺頂端,腳底下的大臺北知名地標宛如微縮模型般精巧,一時之間忘卻了攀登的辛勞,沉浸在大臺北的城市風景中無法自拔。遊歷完觀音山之巔後,轉往山腳處的河濱地帶,在青山綠水之中,鮮紅色的關渡大橋無疑是河濱最醒目的地標,在淡江大橋完工前,這座於1983年通車的橋樑仍是淡水河最接近出海口的大橋,銜接新北八里與臺北關渡,關渡大橋是首座由國人自力建造的五孔連續鋼繫拱橋,呈拋物線的紅色鋼拱,高度遞減變化有序,如同彩虹跳躍於河面,與觀音山連峰的山勢相得益彰,橋上設有自行車道與觀景步道,八里端更設立了關渡大橋觀景塔,讓您從多個角度欣賞這座歷久彌新的優美橋樑。向著出海口方向前進,淡水河岸的遼闊風光,令人不自覺的放慢腳步,八里左岸設有自行車道、木棧道、親子公園等設施,河濱的沙灘與礫灘更是觀察螃蟹等河岸生物的最佳去處,傍晚時分,在咖啡館內靜靜放空,欣賞淡水河的日落,望著綺麗絢爛的晚霞,萬分治癒。八里航運的歷史悠久,早在淡水開港前,18世紀的八里即成為臺南與鹿港之後,第三處與福建對渡的港口,商貿繁盛,位在港口旁的八里渡船頭老街,販賣著捕撈上了新鮮魚貨,油心鹹蛋、姐妹雙胞胎、胡椒餅、蝦捲、枝仔冰、吻仔魚、魚丸、炸花枝丸、黑糖麻糬等老字號,更是撫慰身心靈的好滋味!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