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雙北水源地:香魚之川新店溪

定位點
文山農場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親子同行、戶外踏青、懷舊老街、秘境美拍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源於雪山山脈的棲蘭山、鶯子嶺山之水源,各自形成南勢溪、北勢溪,穿過崇山峻嶺奔流而下,於新店龜山地區匯流成新店溪,最終於板橋江子翠與大漢溪合為淡水河,流域面積廣達910平方公里。水量豐沛、水質清澈的新店溪,供應了雙北地區絕大部分的民生用水與部分電力,也是香魚、毛蟹等洄游動物的家園。

      梅花湖

      新店溪上游峽谷地勢雄偉、曲流地形發達,新店區眾多帶有「潭」、「湖」字的地名,就是S型曲流地形裡平闊水深之處,自上游順流而下,共有燕子湖、梅花湖、濛濛湖、塗潭、直潭、灣潭、青潭、碧潭等處8處,合稱「三湖五潭」。從南勢溪下游的烏來紅河谷啟程,觀賞壯闊的河谷地形,沿著臺9甲公路順流而下,遊歷文山農場、小粗坑生態綠廊、新店渡渡口,最後到碧潭魚道,觀察新店溪裡逆流而上的洄游魚蟹,回望新店的青山綠水。
      香魚川

      烏來紅河谷舊稱「加九寮」,是泰雅族語Sokalie的漢譯,原意指「漩渦」,加九寮溪與南勢溪在此交會,在湍急的水流與造山運動的交互作用下,大自然之手鑄造出一大片岩層傾斜的河床與寬闊的溪谷,讓紅河谷獲得「小太魯閣」的美譽。
      烏來紅河谷
      烏來紅河谷

      從地標加九寮景觀大橋俯瞰,可見到各式奇形怪狀的高大巨石錯落於溪谷當中,與碧綠的溪流相映成趣,清澈見底的溪水中有魚蝦自在悠游。走一段加九寮步道,平緩的路途上綠樹成蔭,與蝴蝶、樹蛙結伴而行。
      烏來紅河谷

      沿著臺9甲公路從烏來前往新店屈尺的文山農場,新店溪自農場北側的屈尺山下蜿蜒而過,文山農場在日治時代是「茶業傳習所」,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臺灣茶葉產製與改良技術的工作,今日則由新北市農會經營,園區內設有露營區、野炊區、藥用植物標本區、休閒活動區、茶藝區、製茶研習館、農產品展售中心、兒童遊戲區等,是新店熱門的戶外休憩區。
      文山農場
      文山農場

      農場內的重要地標-紅磚製茶廠是臺灣目前唯一保留煙囪的製茶廠,環繞於製茶廠周遭的山坡地種滿了茶樹,站在制高點甚至能遠眺臺北101大樓,參加農場舉辦的茶葉文化遊程,體驗從採茶、製茶、泡茶的甘苦。
      文山農場
      文山農場
      0E4A3413_調整大小

      距離文山農場僅10分鐘車程的小粗坑生態綠廊,在日治時期曾是運送煤礦、木材的輕便車道,具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起點處的小粗坑發電廠,擁有巴洛克式風格的外觀,啟用於1909年,利用新店溪劇烈的高低落差,進行水利發電,是全臺灣第二座水力發電廠,至今仍在使用中呢!
      小粗坑生態綠廊

      小粗坑生態綠廊全長約1.8公里,綠廊全程傍著新店溪右岸而行,居高臨下欣賞新店溪的秀麗美景,步道沿途種植大量非洲鳳仙花、大花咸豐草等蝶類喜愛的花草,在花卉盛開時還能預見彩蝶飛舞的景象。
      小粗坑生態綠廊

      續往下游進到灣潭地區,搭乘「擺渡」橫渡新店溪,清代時因公路運輸尚待發展,新店溪兩岸的居民大多仰賴渡船作為主要對外的交通方式,在水上交通最發達時的時期,新店溪沿岸曾設有9個渡口,後因陸上交通改善而逐一廢棄,始於1881年的新店渡渡口,是目前僅存的人力擺渡口。
      0E4A4408_調整大小

      渡船費用大人30元,小孩15元,搭乘人力擺渡橫渡新店溪,享受水岸輕舟之樂,低速細品灣潭、碧潭的美景,到對岸的灣潭遊戲場、文學步道玩耍美拍,紀錄這特別的水上之旅。
      0E4A4414_調整大小
      灣潭

      新店溪的三湖五潭之中,碧潭是位處最下游的河段,也是新店溪離開山區進入盆地的分界線,碧潭寬闊的水域與便利的交通,是雙北歷久不衰的熱門景點,站在河岸邊,靜靜欣賞碧潭的湖光山色,享受這一刻的歲月靜好。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u5k_jfctzkcu86e9fyxkkq

      步行至碧潭大橋北側的碧潭堰,這座興建於1977的水利工程,目的是維持與調節碧潭的水位,卻也阻斷了新店溪裡洄游類生物的遷徙之路,2015年碧潭堰遭到颱風重創後進行重建,重建工程新增了生態魚道,讓40多年未見的「毛蟹洄游」再現新店溪,相當注重水質的香魚也再度活躍於新店溪。
      碧潭魚道

      碧潭魚道設置觀察窗及水下監測攝影系統,可24小時即時觀察水中生物。利用魚道的觀察窗,觀賞河流底層溯游活動的生物,如溪哥、石賓、花鰍、香魚、毛蟹和蝦子等等種類,也能見到看到一些河海洄游的物種,如湯鯉、鰻魚、烏魚等。
      香魚魚道

      新店溪於此進入臺北盆地,將續行至江子翠與大漢溪共同注入淡水河奔流到海,在碧潭魚道回望新店的群山,這片山川交融的風景,是新北水源與生態的寶藏之地。
      碧潭
      上一則
      世紀末的夏天,板橋鐵道的更迭
      今日的板橋車站,是位在新板特區、多鐵共構的巨大車站,然而您可還記得,那個曾經佇立於捷運府中站位置的舊板橋車站呢?近年來,臺灣許多城市正如火如荼的執行鐵路立體化工程, 如高雄、臺南、桃園的鐵路地下化以及臺中的鐵路高架化,而臺灣第一個執行地下化的鐵道路段: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早在1983年即開始執行,這個歷時30年的計畫大幅改變了臺北的交通網絡與城市景觀,當然也改變了新北的首善之區-板橋,就讓我們從府中漫步到新板特區,感受新舊板橋的更迭。位在捷運府中站的市定古蹟板橋放送所,於1930年落成啟用,與同一年完工的臺北北門郵局出自同一位建築師:栗山俊一,強調水平線的立面屬於現代主義建築,是府中一帶最具代表性的日本時代建築,放送所作為電台廣播的發射設施,其訊號可遠至嘉義民雄,是臺灣廣播史的重要史蹟。位處舊板橋車站的府中商圈一度為板橋最繁華的街區,是老板橋人的休閒娛樂中心,1901-1999年這近一百年來板橋火車站的所在地都位在今日的府中,既使車站已遷移,多樣化的商家仍使府中保有獨特魅力,KTV、小吃店、餐廳、百貨商場、服飾店共存共榮,是板橋逛街好去處,10月底的萬聖節變裝派對更是府中商圈的年度盛事。雖然隨著鐵路地下化建設,舊板橋車站站體已不復再見,但我們仍然能在府中商圈見到當年板橋車站的殘跡,20世紀的第1年,臺鐵路線由原先從經大漢溪溪北的新莊改為溪南的板橋,奠定了板橋日後躍升新北首善之區的基礎, 世紀末的鐵路地下化,則再次牽動了地方發展。府中15是臺灣第一座結合影視動畫藝術及紀錄片放映院的主題館,在多年的發展與經營下,府中15已成為影像工作者分享故事的重要場域,儼然是板橋的重要文化地標,來府中15讓代言人「一哥」跟「五弟」帶領大家進入影像的世界裡!沿著由舊鐵道改建成的縣民大道往東北方向步行,800公尺外的新板橋車站今日已發展成多鐵共構的大型商圈,25層樓高的新車站匯集了高鐵、臺鐵、捷運板南線、捷運環狀線、板橋客運站的人潮,以地下道與空橋串連起了這一帶眾多的辦公大樓、百貨商場與飯店,是名副其實的商務中心,也成就了板橋最豐富的天際線。新板特區擁有眾多的摩天大樓,若能在高樓層俯瞰城市那是在好不過了!高達140.5公尺的新北市政府大樓善用其「身高優勢」,在32層樓設立免費觀景臺,民眾可搭乘專屬電梯直達32層樓,360度全幅玻璃窗景讓觀音山、淡水河、台北101都盡收眼底,板橋區的摩天大樓、板橋車站更是近在眼前,從府中到新板,感受板橋因鐵道的更迭帶來的種種變化。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