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三重水岸銀髮慢遊

定位點
新北大都會公園
行程類型:
捷運旅遊、單車追風、銀髮樂遊、戶外踏青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單車族、銀髮族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三重區是許多外縣市移民落腳雙北之地,各地的移民帶來各自家鄉的事物,造就三重多樣的文化風景,在臺灣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的過程中,三重成了黑膠唱片的製造重鎮,也帶動了臺灣影視產業的發展,人口也在短短30年間暴增了十倍,成為新北的人口大區。在風和日麗的午後,前往空軍三重一村尋找舊時代的光影,越過河堤漫步於忠孝碼頭與鴨鴨公園之間的水岸,欣賞城市的天際線、觀察水鳥生態,進到新北大都會公園,走上辰光橋欣賞新北都會的璀璨的夜景。
      空軍三重一村


      「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空軍三重一村內圍牆上的標語,勾起了壯年族群與銀髮世代的年少記憶,鄰近淡水河畔的空軍三重一村,於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是新北市眷村類文化資產的首例。空軍三重一村起源於日治時期,日軍在此地興建6座防空砲臺防禦盟軍的空襲,1953年以防砲陣地為中心興建眷村供空軍軍眷居住,2000年代在都市更新時一度面臨拆遷命運,後在民間人士的奔走與公部門支持下,空軍三重一村得以實體的形式全區保留。

      空軍三重一村
      空軍三重一村

      今日的空軍三重一村已蛻變為新北市眷村文化園區,推動眷村文化的保存和推廣,並活化眷村建物,引進在地商家與創作者進駐,讓三重一村成為三重首屈一指的文化重鎮。
      空軍三重一村
      空軍三重一村

      前身是防砲陣地的三重一村,在進行修復時也將連結各陣地的地下甬道疏通,隨著園區重啟再度開放,每日都有定時導覽的時段,戴上頭盔,跟著導覽員走入地底下的眷村,感受那兵馬倥傯的大時代。
      空軍三重一村

      步出空軍三重一村,堤防外頭即是忠孝碼頭,8支彩色固定樁是其正字標記,樁頂的雁鴨造型風速計呼應了鄰近華江雁鴨保護區。忠孝碼頭與淡水河對岸的大稻埕相望,向臺北市的方向望去,新光大樓、臺北101等城市地標盡收眼底,隨著太陽的角度逐漸西斜,倒映於淡水河的城市也由藍轉金,拿起相機,記錄城市午後的光影變化。
      忠孝碼頭
      忠孝碼頭

      沿著河岸漫步,接連穿過忠孝橋、中興橋等二座大橋後即來到鴨鴨公園,鴨鴨公園位於新店溪、大漢溪匯流入淡水河之處,兩溪夾帶的泥沙沉積於此,形成多座河中沙洲,豐富的水生動植物提供穩定食物來源,讓此地成為水鳥們的天堂。鴨鴨公園設置了三座不同種類的Q版水鴨造景,一邊看立牌解說,一邊觀賞水鴨悠閒划行。
      鴨鴨公園

      穿過新北大橋後進入二重疏洪道,登上連接二重疏洪道左右兩岸的辰光橋,等待萬家燈火點亮城市。辰光橋是2018年啟用的新景觀橋,是新北市打造的五座(日、月、星、辰、龍)水岸行人/自行車景觀橋之一。
      新北大都會公園

      辰光橋以雙層雙曲線的橋臺套疊結構營造觀景平臺,蜿蜒的橋體就如銀河般象徵了牛郎織女重逢的路徑,辰光橋設有5處夜間星座光雕、3座無障礙電梯、4處緩坡式牽引道及7處星雲鵲鳥棚架等,向北可眺望觀音山與新北大都會公園、向南可眺望新北大橋,在晚風輕撫的橋上,享受三重最美的夜景。
      新北大都會公園
      上一則
      說走就走,都會水岸親子單車行
      新北市擁有超過400萬人口,其中330萬居住於淡水河西側,是全臺人口密度最高的都會地區,都市生活固然便利,但在擁擠的捷運車廂與巷弄中穿梭時,不免渴望擁有一處寬闊的休閒場地。新北市政府在河濱地帶做了完善的規畫,於淡水河、大漢溪、新店溪的河岸設置了自行車道、親子公園、各類型運動場、人工濕地等,是新北都會居民最易達的休閒空間。沿著二重疏洪道與大漢溪,從三重大都會公園開始,拜訪新莊廟街、新月橋、鹿角溪溼地,以單車代步,悠遊都會水岸。搭乘捷運中和新蘆線或機場捷運來到三重站,一出站放眼望去即是寬闊的公園綠地,令人豁然開朗。位於二重疏洪道內的新北大都會公園面積廣達424公頃,比臺北大安森林公園大16倍,橫跨三重、新莊、五股、蘆洲等多個行政區,規劃出各類型運動場(遙控賽車場、滑輪場、籃球場、棒壘球場)、休閒公園區(共融遊戲場、水漾公園、寵物公園、婚紗廣場)、自行車道、微風運河等,是雙北最大的多功能戶外休閒場域。與小朋友一起,到緊鄰捷運站的「熊猴森樂園」遊玩,占地4公頃的熊猴森是全臺最大的全齡共融樂園,全區共有31座大小型溜滑梯、100多組遊樂設施,讓孩子與大人從早瘋到晚。樂園內遊樂設施融入臺灣的特色動物為意象,玩樂之餘也能同步認識如帝雉、臺灣黑熊、櫻花鉤吻鮭等臺灣國寶級動物。在熊猴森樂園玩耍過後,搭上捷運前往新莊站,在廟宇林立的新莊廟街緩步漫遊。「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受惠於淡水河的航運貿易,新莊在清代曾是繼臺南、鹿港之後的臺灣第三大城,來自福建與廣東各地的移民帶著家鄉信仰一起飄洋過海,在新莊落地生根。廣福宮、慈祐宮、武聖廟、文昌祠等知名廟宇,皆有2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香火鼎盛,入廟捻柱香,祈求闔家平安、欣賞廟宇的繪畫與雕刻之美。祈福完畢後,在老街享用瓜仔肉飯、豆花等古早味小吃。自老街旁的YouBike站租借公共單車,越過河堤上到新月橋,這座專供行人、自行車使用的白色雙跨距鋼拱橋,橫跨了大漢溪,連結新莊老街與板橋435藝文特區,新月橋優雅且雄偉的身影,是大漢溪流域最美麗的地標,站在橋面上各具特色的觀景休憩平臺,自東向西遠眺新板特區的天際線、大屯火山群、林口臺地,走在長達60公尺的透明步道上,俯瞰腳下大漢溪與溼地公園的景致!自新月橋沿著大漢溪左岸騎行,遊覽新北的水岸風光,向鹿角溪濕地前進。大漢溪自行車道沿著大漢溪兩岸鋪設,共分有左岸、右岸兩條自行車道,其中左岸自行車道橫跨三重、新莊、板橋、樹林、鶯歌等行政區,沿線景觀迷人多變。新月橋與鹿角溪人工濕地相距約8公里,騎乘單車約30-40分鐘即可抵達。鹿角溪人工濕地位於大漢溪與其支流鹿角溪匯流處,面積廣達16公頃,前身為一處垃圾掩埋場,經新北巿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整建後,闢建為人工濕地,利用水生植物及自然淨化工法對大漢溪水質進行淨化,保障大漢溪水質的同時也創造了一處動植物的宜居家園。鹿角溪人工濕地模擬自然濕地的環境建造,處於陸地、水域生態系統間的過渡帶,可提供水生、陸生、兩棲生物的棲息地利用,數百種動植物生活於此,拿起望遠鏡與放大鏡,在濕地裡展開生態探險吧!🚴交通資訊:距離鹿角溪濕地最近的車站為「南樹林火車站」,騎乘時間約10分鐘,可將YouBike歸還於南樹林火車站,轉乘臺鐵與捷運返家。
      下一則
      象鼻岩新生,深澳再發現
      2023年12月,一個大風大浪的午後,深澳的熱門景點-象鼻岩轟然坍塌,引來許多曾拜訪過象鼻岩的旅客無限惋惜,紛紛在社群網站曬出與象鼻岩合影的照片,甚至有民眾發起《把象鼻岩黏回去》的活動,足見大眾對象鼻岩的依依不捨。原象鼻岩實為一座海蝕拱門-在海風與海浪經數萬年侵蝕後誕生,這因侵蝕所出現的奇景隨著時間推移,終將由大海收回。但與此同時,想像力豐富的民眾發現,象鼻岩原址居然與「水豚」有幾分相似,也有民眾認為像「佛地魔」、「饅頭」等等!走,到深澳看看斷裂的象鼻岩到底像什麼吧!以基隆山為座標,先至山東的南子吝步道健行,居高臨下眺望東北角的海岬海灣,再到山西的深澳拜訪水豚君、大啖海鮮,騎乘深澳鐵道自行車道飽覽山海美景。基隆山東面的南子吝步道,全程僅990公尺,是條平易近人的景觀步道,前段以木棧道鋪設、中後段為石階步道,整體平穩好走。自南雅漁港後方的登山口起登,僅需約50分鐘即可抵達海拔約200公尺的觀景臺,欣賞東北角的曲線海灣與後方翠綠的山巒。八星芒地標設立於山頂觀景臺的中央,輻射指向南子吝山周遭的熱門景點,東面可見鼻頭角與南雅漁村;西面則有東北角的地標-基隆山與陰陽海,山海之美,令人心曠神怡。沿著濱海公路向西行,通過基隆山後不到10分鐘即可來到以小卷聞名的深澳漁港,深澳漁港坐落於深澳岬的東側,是瑞芳第一大港,也是臺灣海釣船數量最多的港口,蓬勃發展的捕撈產業孕育出多家人氣海鮮餐廳,來深澳大啖尚青的海鮮,絕對是登山後最美好的享受。享用完海鮮大餐後,自深澳漁港第三停車場旁的步道走進象鼻岩景區,沿著綺麗的綠石槽與蕈狀岩海岸,一路往象鼻岩邁進,回首一望,海灣的另一端即是山型優美的基隆山。瞧這小巧的耳朵與憨厚的面相!失去象鼻的海蝕拱門,與可愛的水豚君十分相似!仔細一看,這隻水豚君似乎還是個瞇瞇眼呢!原象鼻岩位處深澳岬的頂端,三面環海的視野,連遠方的基隆嶼都清晰可見。新北市觀光旅遊網表示特殊自然地景沒有專門命名流程,多依民眾習慣的稱呼而流傳,人人的欣賞觀點不盡相同,尊重每個人對於斷裂象鼻岩的想像。欣賞完治癒人心的水豚君後,先別急著離開深澳漁港,港口南岸堤防的海天步道,是深澳不可錯過的景觀步道,漫步於海天步道,眺望九份山城、跟Q版小卷與花枝雕塑合影,不時還能見到漁船進出港口,感受漁港獨有的生活氛圍。臺灣曾有綿密的輕便鐵道網路,深入各個鄉鎮,多運用於採煤、製糖、林業等產業,也肩負部分人員運輸的功能,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大多數的輕便鐵道已被公路系統取代。深澳鐵道是少數保存下來的輕便鐵道,在卸下運煤重擔後,搖身一變成為鐵道自行車道,在舊鐵軌上騎著河豚造型的可愛自行車,與海同行。緊鄰海岸線的深澳鐵道自行車道,在沿線隧道中精心設計了絢麗的光雕秀,附近的民宅也以海洋主題彩繪點綴。騎乘過程中,還能見到臺灣唯一一座海底煤礦-建基煤礦遺址,這座闢建於1950年代中期的礦場,開採位於海平面500公尺下的煤礦,是推動臺灣經濟騰飛的原動力,曾是深澳過往最輝煌的產業。深澳鐵道自行車道全長1.3公里,終點處的八斗子車站同時也是臺鐵深澳支線的末站,是全臺灣最美的濱海車站之一,與臺東多良車站齊名。更特別的是,八斗子車站是臺鐵唯一橫跨兩個縣市的車站,站在月臺中央,面向湛藍的大海,同時擁抱新北與基隆。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