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冬春療癒之旅,金山賞櫻泡湯行

定位點
中山溫泉公園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銀髮樂遊、戶外踏青、懷舊老街、美食購物、溫泉饗宴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銀髮族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濕冷的冬季裡,假日只想蜷縮在被窩內,就連作夢都瑟瑟發抖?在連日低溫的天氣裡,不免會有「好想要泡溫泉啊!」的念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鼓起勇氣踏出房門,開車前往北海岸泡溫泉吧!浸於煙霧繚繞的溫泉裡,讓暖意蔓延全身上下,使微血管擴張增進體內循環,怯除體內的溼氣與寒氣。

      北海岸的金山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與絕美的海岬,先沿著獅頭山步道行至金山岬的制高點,欣賞遼闊的海景與燭臺雙嶼,再從壯麗的神秘海岸回到中山溫泉公園,讓黃金之湯療癒雙足,並到金包里老街,品嘗海鮮與在地美味!
      0E4A7479_調整大小


      享受金山溫泉前,怎能錯過金山的山海美景呢?將車輛停妥於嶄新的金山立體停車場,穿好保暖衣物後,沿著獅頭山步道,向陸地與海洋交界的端點邁進,步道路面平緩好走,由停車場散步到制高點僅需35分鐘。獅頭山步道過去曾屬於軍事管制區,一般民眾難以親近,卻也保持了海岸線的原生生態系,沿途樹林繁密,不易受海風影響,且散佈著廢棄的營房與崗哨等軍事遺構。行至中正亭,三面環海的開闊視野,向東可見野柳岬、基隆嶼,西邊則有磺港的山海美景。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ti2pzzacyuwg1emsza90_a

      正前方則是雄立於海中央的燭臺雙嶼,由兩座相連的巨大海蝕柱構成,外型宛若一對燭臺,在風高浪急的海面上屹立不搖,獨特的風景也成為金山區公所的識別標誌。燭臺雙嶼曾是金山岬的端點,因板塊運動與海水海風不斷侵蝕,成為今日的海中小島,中正亭一旁設有觀景圓形框,是打卡燭臺雙嶼的最佳地點!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amgxjxvkpkuimvrdmgdnqq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uzgaogo0-uqqcrzgejyvuw

      由中正亭續沿步道下切,隨著海拔逐漸降低,迎面而來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與海蝕平台,這裡便是被稱作「神秘海岸」的金山岬東岸,海浪拍打在綿延數百公尺的嶙峋巨石上,近距離感受海的澎湃。
      👉神秘海岸的路況易受潮汐影響,若當日風浪較大,安全起見建議自獅頭山步道原路返回。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co3kz_sjde2jhifbu6zz_g
      神秘海岸

      飽覽完山海美景後,即刻投入溫泉的懷抱!沿著神秘海岸,經水尾漁港來到中山溫泉公園,這座緊鄰金山老街的溫泉公園,歷經四年的整修,以嶄新的風貌與大眾相見,擁有泡腳池、景觀水路、景觀池、榕樹廣場等設施,是新北市青春山海線上的新熱點。
      0E4A7471_調整大小

      金山是臺灣本島最北端的溫泉區,屬於大屯山系地熱帶,自日本時代起就是遠近馳名的泡湯勝地,中山溫泉公園的溫泉水富含鐵質,在接觸空氣後氧化呈現金褐色,博得「黃金足湯」的美譽。中山溫泉公園分有兩池泡腳池,一池溫度為35-38度、一池40-42度的,可依照自身狀況選擇泡腳池,讓黃金之湯紓解雙足的疲勞。
      👉泡腳池開放時間至每日下午5點,泡腳前請在一旁的沖水區洗淨雙足再入池。
      0E4A7566_調整大小
      0E4A7603_調整大小

      中山溫泉公園的景觀水路兩旁廣植山櫻花,每年1-3月農曆春節時分,櫻花在溫泉公園內綻放,將色調抑鬱的冬季著上春色,來到溫泉公園,一邊愜意的泡腳,一邊欣賞櫻花盛開的絢麗。
      0E4A7509_調整大小
      0E4A7590_調整大小

      當然,單是泡腳肯定還不過癮,金山區還擁有許多公共浴室、湯屋與溫泉會館,任君挑選。金山溫泉獨特之處在其地理位置臨海,故同時擁有硫磺泉、海洋砂溫泉、碳酸泉以及鐵溫泉等四種不同泉質,挑選一家合適的湯屋,讓溫泉掃去冬天的陰寒,活動筋骨、洗滌身心。
      金山萬里溫泉

      泡完溫泉後,不妨來到金山老街品嘗美食,舊名金包里老街的金山老街,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北海岸規模最大的老街,至今仍保留濃厚的在地氛圍,老街上隨處可見販售金山農產的攤商,如紅心甘藷、跳石芋頭等,街上的餐廳也運用在地特產入菜,如螃蟹粥、芋園、拔絲地瓜等,來碗豐盛的海鮮粥、享用甜地瓜圓,暖胃又暖心。
      金山老街

       
      上一則
      象鼻岩新生,深澳再發現
      2023年12月,一個大風大浪的午後,深澳的熱門景點-象鼻岩轟然坍塌,引來許多曾拜訪過象鼻岩的旅客無限惋惜,紛紛在社群網站曬出與象鼻岩合影的照片,甚至有民眾發起《把象鼻岩黏回去》的活動,足見大眾對象鼻岩的依依不捨。原象鼻岩實為一座海蝕拱門-在海風與海浪經數萬年侵蝕後誕生,這因侵蝕所出現的奇景隨著時間推移,終將由大海收回。但與此同時,想像力豐富的民眾發現,象鼻岩原址居然與「水豚」有幾分相似,也有民眾認為像「佛地魔」、「饅頭」等等!走,到深澳看看斷裂的象鼻岩到底像什麼吧!以基隆山為座標,先至山東的南子吝步道健行,居高臨下眺望東北角的海岬海灣,再到山西的深澳拜訪水豚君、大啖海鮮,騎乘深澳鐵道自行車道飽覽山海美景。基隆山東面的南子吝步道,全程僅990公尺,是條平易近人的景觀步道,前段以木棧道鋪設、中後段為石階步道,整體平穩好走。自南雅漁港後方的登山口起登,僅需約50分鐘即可抵達海拔約200公尺的觀景臺,欣賞東北角的曲線海灣與後方翠綠的山巒。八星芒地標設立於山頂觀景臺的中央,輻射指向南子吝山周遭的熱門景點,東面可見鼻頭角與南雅漁村;西面則有東北角的地標-基隆山與陰陽海,山海之美,令人心曠神怡。沿著濱海公路向西行,通過基隆山後不到10分鐘即可來到以小卷聞名的深澳漁港,深澳漁港坐落於深澳岬的東側,是瑞芳第一大港,也是臺灣海釣船數量最多的港口,蓬勃發展的捕撈產業孕育出多家人氣海鮮餐廳,來深澳大啖尚青的海鮮,絕對是登山後最美好的享受。享用完海鮮大餐後,自深澳漁港第三停車場旁的步道走進象鼻岩景區,沿著綺麗的綠石槽與蕈狀岩海岸,一路往象鼻岩邁進,回首一望,海灣的另一端即是山型優美的基隆山。瞧這小巧的耳朵與憨厚的面相!失去象鼻的海蝕拱門,與可愛的水豚君十分相似!仔細一看,這隻水豚君似乎還是個瞇瞇眼呢!原象鼻岩位處深澳岬的頂端,三面環海的視野,連遠方的基隆嶼都清晰可見。新北市觀光旅遊網表示特殊自然地景沒有專門命名流程,多依民眾習慣的稱呼而流傳,人人的欣賞觀點不盡相同,尊重每個人對於斷裂象鼻岩的想像。欣賞完治癒人心的水豚君後,先別急著離開深澳漁港,港口南岸堤防的海天步道,是深澳不可錯過的景觀步道,漫步於海天步道,眺望九份山城、跟Q版小卷與花枝雕塑合影,不時還能見到漁船進出港口,感受漁港獨有的生活氛圍。臺灣曾有綿密的輕便鐵道網路,深入各個鄉鎮,多運用於採煤、製糖、林業等產業,也肩負部分人員運輸的功能,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大多數的輕便鐵道已被公路系統取代。深澳鐵道是少數保存下來的輕便鐵道,在卸下運煤重擔後,搖身一變成為鐵道自行車道,在舊鐵軌上騎著河豚造型的可愛自行車,與海同行。緊鄰海岸線的深澳鐵道自行車道,在沿線隧道中精心設計了絢麗的光雕秀,附近的民宅也以海洋主題彩繪點綴。騎乘過程中,還能見到臺灣唯一一座海底煤礦-建基煤礦遺址,這座闢建於1950年代中期的礦場,開採位於海平面500公尺下的煤礦,是推動臺灣經濟騰飛的原動力,曾是深澳過往最輝煌的產業。深澳鐵道自行車道全長1.3公里,終點處的八斗子車站同時也是臺鐵深澳支線的末站,是全臺灣最美的濱海車站之一,與臺東多良車站齊名。更特別的是,八斗子車站是臺鐵唯一橫跨兩個縣市的車站,站在月臺中央,面向湛藍的大海,同時擁抱新北與基隆。
      下一則
      三峽都會原客河濱遊程
      臺灣在60至80年代進入快速都市化的時期,伴隨高速發展的經濟,臺灣社會也經歷了巨大的變化,許多原住民在這個浪潮下,離開原鄉到大都市尋求工作機會,如新北市的猴硐、深澳、三峽等地的煤礦場招募了許多來自花東的原住民;大興土木的雙北都會區,密集勞力的建築業與製造業也急需大量的勞動人力,臺北橋等地成了勞工人力交易中心,撐起雙北的現代化天際線。 如同許多的移民故事,不少人來到雙北工作後,便定居於北部,帶著自身原有的文化背景,成為這座城市的新居民。來到臺北大學附近的三峽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園區,探訪都會原住民的特色聚落,至新北客家文化園區體驗客家文化,騎上單車,沿著大漢溪自行車道騎至樹林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逍遙遊河濱。位於三鶯大橋三峽端的河灘地,是三峽原住民生活文化園區的所在地,以阿美族為主的三鶯部落,多數人在數十年前到北部煤礦場擔任礦工,後落腳於三峽的河濱地帶,基於尊重原住民族人意願及文化差異性下,以異地安遷、政府出資公共建設、原住民自力造屋的原則,推動「新北市三峽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園區計畫」。園區以集會所為中心,打造聚落藝文廣場、運動場所等區域,建築融入原住民文化圖騰,聚落外緣設有大面積的有機農園,是全國首創的都市原住民族特色聚落,於2020年榮獲國家卓越建設金質獎。自三峽原住民生活文化園區步行僅約15分鐘,即可抵達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入口處標誌性的巨型土樓建築、園區中央的望樓與方樓,體現客家人過往聚落的建築特點,是新北市的客家文化地標。客家文化園區內展示許多傳統客家文物、並設有各項客家主題的展覽,以及深受遊客喜愛的各類客家DIY體驗活動,如藍染手作、製作花布祈福燈、擂茶體驗等活動,親身體驗客家文化的樂趣與魅力。自客家文化園區租YouBike,經三鶯二橋進入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在寬闊的河濱地帶逍遙騎單車。大漢溪自行車道橫跨鶯歌、三峽、樹林、土城、板橋、新莊、三重等新北市多個行政區,蜿蜒於林口臺地與鳶山、天上山系之間。不同於堤防內擁擠的市區,騎乘在沒有紅綠燈、行人與單車族專屬的大漢溪河畔,不時可見到熱愛運動的同好,在這開闊的河灘地奔跑,騎單車、溜滑板。行至大漢溪左岸自行車道中的樹林原住民主題部落公園,建有原住民圖騰彩繪的圓形活動廣場,並設有球場、烤肉區、射箭場等多項設施,開闊的場地多次做為新北市原住民聯合文化活動的主場地,每逢活動期間,可來此發掘原住民文創、傳統美食、農特產品等,更將散居在新北市的原住民族人聚集起來,凝聚都會原住民的情感。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