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冬春療癒之旅,金山賞櫻泡湯行

定位點
中山溫泉公園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銀髮樂遊、戶外踏青、懷舊老街、美食購物、溫泉饗宴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銀髮族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濕冷的冬季裡,假日只想蜷縮在被窩內,就連作夢都瑟瑟發抖?在連日低溫的天氣裡,不免會有「好想要泡溫泉啊!」的念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鼓起勇氣踏出房門,開車前往北海岸泡溫泉吧!浸於煙霧繚繞的溫泉裡,讓暖意蔓延全身上下,使微血管擴張增進體內循環,怯除體內的溼氣與寒氣。

      北海岸的金山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與絕美的海岬,先沿著獅頭山步道行至金山岬的制高點,欣賞遼闊的海景與燭臺雙嶼,再從壯麗的神秘海岸回到中山溫泉公園,讓黃金之湯療癒雙足,並到金包里老街,品嘗海鮮與在地美味!
      0E4A7479_調整大小


      享受金山溫泉前,怎能錯過金山的山海美景呢?將車輛停妥於嶄新的金山立體停車場,穿好保暖衣物後,沿著獅頭山步道,向陸地與海洋交界的端點邁進,步道路面平緩好走,由停車場散步到制高點僅需35分鐘。獅頭山步道過去曾屬於軍事管制區,一般民眾難以親近,卻也保持了海岸線的原生生態系,沿途樹林繁密,不易受海風影響,且散佈著廢棄的營房與崗哨等軍事遺構。行至中正亭,三面環海的開闊視野,向東可見野柳岬、基隆嶼,西邊則有磺港的山海美景。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ti2pzzacyuwg1emsza90_a

      正前方則是雄立於海中央的燭臺雙嶼,由兩座相連的巨大海蝕柱構成,外型宛若一對燭臺,在風高浪急的海面上屹立不搖,獨特的風景也成為金山區公所的識別標誌。燭臺雙嶼曾是金山岬的端點,因板塊運動與海水海風不斷侵蝕,成為今日的海中小島,中正亭一旁設有觀景圓形框,是打卡燭臺雙嶼的最佳地點!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amgxjxvkpkuimvrdmgdnqq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uzgaogo0-uqqcrzgejyvuw

      由中正亭續沿步道下切,隨著海拔逐漸降低,迎面而來的是一望無際的大海與海蝕平台,這裡便是被稱作「神秘海岸」的金山岬東岸,海浪拍打在綿延數百公尺的嶙峋巨石上,近距離感受海的澎湃。
      👉神秘海岸的路況易受潮汐影響,若當日風浪較大,安全起見建議自獅頭山步道原路返回。
      1024x768_attractions-image-co3kz_sjde2jhifbu6zz_g
      神秘海岸

      飽覽完山海美景後,即刻投入溫泉的懷抱!沿著神秘海岸,經水尾漁港來到中山溫泉公園,這座緊鄰金山老街的溫泉公園,歷經四年的整修,以嶄新的風貌與大眾相見,擁有泡腳池、景觀水路、景觀池、榕樹廣場等設施,是新北市青春山海線上的新熱點。
      0E4A7471_調整大小

      金山是臺灣本島最北端的溫泉區,屬於大屯山系地熱帶,自日本時代起就是遠近馳名的泡湯勝地,中山溫泉公園的溫泉水富含鐵質,在接觸空氣後氧化呈現金褐色,博得「黃金足湯」的美譽。中山溫泉公園分有兩池泡腳池,一池溫度為35-38度、一池40-42度的,可依照自身狀況選擇泡腳池,讓黃金之湯紓解雙足的疲勞。
      👉泡腳池開放時間至每日下午5點,泡腳前請在一旁的沖水區洗淨雙足再入池。
      0E4A7566_調整大小
      0E4A7603_調整大小

      中山溫泉公園的景觀水路兩旁廣植山櫻花,每年1-3月農曆春節時分,櫻花在溫泉公園內綻放,將色調抑鬱的冬季著上春色,來到溫泉公園,一邊愜意的泡腳,一邊欣賞櫻花盛開的絢麗。
      0E4A7509_調整大小
      0E4A7590_調整大小

      當然,單是泡腳肯定還不過癮,金山區還擁有許多公共浴室、湯屋與溫泉會館,任君挑選。金山溫泉獨特之處在其地理位置臨海,故同時擁有硫磺泉、海洋砂溫泉、碳酸泉以及鐵溫泉等四種不同泉質,挑選一家合適的湯屋,讓溫泉掃去冬天的陰寒,活動筋骨、洗滌身心。
      金山萬里溫泉

      泡完溫泉後,不妨來到金山老街品嘗美食,舊名金包里老街的金山老街,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北海岸規模最大的老街,至今仍保留濃厚的在地氛圍,老街上隨處可見販售金山農產的攤商,如紅心甘藷、跳石芋頭等,街上的餐廳也運用在地特產入菜,如螃蟹粥、芋園、拔絲地瓜等,來碗豐盛的海鮮粥、享用甜地瓜圓,暖胃又暖心。
      金山老街

       
      上一則
      三重水岸銀髮慢遊
      三重區是許多外縣市移民落腳雙北之地,各地的移民帶來各自家鄉的事物,造就三重多樣的文化風景,在臺灣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的過程中,三重成了黑膠唱片的製造重鎮,也帶動了臺灣影視產業的發展,人口也在短短30年間暴增了十倍,成為新北的人口大區。在風和日麗的午後,前往空軍三重一村尋找舊時代的光影,越過河堤漫步於忠孝碼頭與鴨鴨公園之間的水岸,欣賞城市的天際線、觀察水鳥生態,進到新北大都會公園,走上辰光橋欣賞新北都會的璀璨的夜景。「莊敬自強處變不驚」,空軍三重一村內圍牆上的標語,勾起了壯年族群與銀髮世代的年少記憶,鄰近淡水河畔的空軍三重一村,於2006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是新北市眷村類文化資產的首例。空軍三重一村起源於日治時期,日軍在此地興建6座防空砲臺防禦盟軍的空襲,1953年以防砲陣地為中心興建眷村供空軍軍眷居住,2000年代在都市更新時一度面臨拆遷命運,後在民間人士的奔走與公部門支持下,空軍三重一村得以實體的形式全區保留。今日的空軍三重一村已蛻變為新北市眷村文化園區,推動眷村文化的保存和推廣,並活化眷村建物,引進在地商家與創作者進駐,讓三重一村成為三重首屈一指的文化重鎮。前身是防砲陣地的三重一村,在進行修復時也將連結各陣地的地下甬道疏通,隨著園區重啟再度開放,每日都有定時導覽的時段,戴上頭盔,跟著導覽員走入地底下的眷村,感受那兵馬倥傯的大時代。步出空軍三重一村,堤防外頭即是忠孝碼頭,8支彩色固定樁是其正字標記,樁頂的雁鴨造型風速計呼應了鄰近華江雁鴨保護區。忠孝碼頭與淡水河對岸的大稻埕相望,向臺北市的方向望去,新光大樓、臺北101等城市地標盡收眼底,隨著太陽的角度逐漸西斜,倒映於淡水河的城市也由藍轉金,拿起相機,記錄城市午後的光影變化。沿著河岸漫步,接連穿過忠孝橋、中興橋等二座大橋後即來到鴨鴨公園,鴨鴨公園位於新店溪、大漢溪匯流入淡水河之處,兩溪夾帶的泥沙沉積於此,形成多座河中沙洲,豐富的水生動植物提供穩定食物來源,讓此地成為水鳥們的天堂。鴨鴨公園設置了三座不同種類的Q版水鴨造景,一邊看立牌解說,一邊觀賞水鴨悠閒划行。穿過新北大橋後進入二重疏洪道,登上連接二重疏洪道左右兩岸的辰光橋,等待萬家燈火點亮城市。辰光橋是2018年啟用的新景觀橋,是新北市打造的五座(日、月、星、辰、龍)水岸行人/自行車景觀橋之一。辰光橋以雙層雙曲線的橋臺套疊結構營造觀景平臺,蜿蜒的橋體就如銀河般象徵了牛郎織女重逢的路徑,辰光橋設有5處夜間星座光雕、3座無障礙電梯、4處緩坡式牽引道及7處星雲鵲鳥棚架等,向北可眺望觀音山與新北大都會公園、向南可眺望新北大橋,在晚風輕撫的橋上,享受三重最美的夜景。
      下一則
      漫遊山海線,雙溪貢寮低碳輕旅行
      「漫遊山海線」著眼於低碳旅遊,整合牡丹十三層親水公園、雙溪落羽松秘境、魚行驛站及貢寮環保公園,以鐵路、公車、自行車等綠色運具連接遊憩據點,並以統一的橘色指標牌為視覺設計,串起東北角青春山海線與猴硐礦業聚落。從古樸的雞母嶺出發,造訪漫遊山海線上各個重要景點,深度探索雙溪與貢寮的魅力。位於貢寮區西北山林地的雞母嶺,是座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古樸山村,曾是淡蘭古道北路上的重要據點,這座雉雞、竹雞成群的山嶺,在先民在辛勤的拓墾下,曾開闢出廣達200甲的水梯田,是雞母嶺最具代表性的景觀。臺灣進入工商社會後,雞母嶺與臺灣多數農村面臨一樣的挑戰:人口外流。1987-1991年,雞母嶺逐漸廢耕水梯田,農村隨之凋敝。不捨家鄉產業沒落的蕭家兄弟,決定回到雞母嶺,進行水梯田復育、整理聚落周遭的古道與埤塘。遇見雞母嶺採預約制,詳見遇見雞母嶺官方網站蕭家復育水梯田的努力也獲得水土保持署的支持,協助擴大水梯田景觀復育,讓雞母嶺再展風華。跟著蕭大哥穿梭在山村裡的保甲路,探訪廢耕之後出現的次生林。走上歷史交會點,在淡蘭古道山境上,踏尋過往的足跡,展望未來復甦的風景。使用筆筒樹枝古法製作的磨泥器,將57號地瓜磨成泥,製作美味可口的蕃薯粿。享用樸實美味的割稻飯,細細品味雞母嶺的山林生活。從雞母嶺到牡丹,來到漫遊山海線的第一站:十三層親水公園(三貂親水公園)。位於牡丹溪中游,鄰近燦光寮古道、金字碑古道,周圍山林綠樹環抱,綠意盎然。在封溪護魚的政策下,牡丹溪孕育出豐富的水生動植物,如苦花、溪哥、石賓等魚類,是夏日消暑好去處。落羽松秘境位於牡丹至雙溪之間的鐵道旁,位於市道102號與五分街交界處,原為臺鐵改道後遺留的腹地,現種植有大片的美麗的落羽松,並設有無障礙坡道、架高的觀景平臺。因緊鄰現有臺鐵軌道,可捕捉臺鐵各型列車從落羽松林旁呼嘯而過的畫面,是鐵道迷必訪的夢幻景點。魚行驛站位於雙溪區魚行里,是臺2丙線上行經雙溪、貢寮間的必經之地,1970年代為煤礦場倒煤渣之灘地,後因公路開通回填成綠地。魚行驛站現整合土地公廟、瞭望臺與座椅,可欣賞蜿蜒的雙溪與群山環繞的景色。貢寮環保公園位於貢寮老街西側,與貢寮火車站隔著雙溪相望。貢寮環保公園以原自然地貌為基底,重新設計景觀步道與排水道,串聯整體園區動線,成為漫遊山海線上的休憩亮點。落羽松是貢寮環保公園的一大特色,搭配黃金風鈴木及原生喬木構成四季景致。每逢秋冬,池畔落羽松披上紅妝,與生態滯洪池相輝映,是公園最迷人的畫面。參觀完漫遊山海線的四大景點,旅程的最後來到貢寮環保公園旁的貢寮老街,入口處立有Q版山豬圖案的牌樓迎接旅客。貢寮舊稱槓仔寮,「槓仔」為巴賽族語的「陷阱」一詞,牌樓上的山豬圖案即是傳遞了此原住民狩獵文化。貢寮老街曾是淡蘭古道北路的重要商業據點,但在北迴鐵路、新公路開通後逐漸沒落。近年來在地方創生計畫的推動下,貢寮老街陸續開設了有機書店、咖啡店、文創空間及工作坊,為老街注入嶄新的活力。走進貢寮街有機書店,細品一杯暖飲,任由時光靜靜流轉。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