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淡碇古道三重奏

定位點
淡蘭古道南路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戶外踏青、懷舊老街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背包客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石碇區為處新北市地理的中心點,是翡翠水庫主要的集水區,也是淡蘭古道南路的重要路徑,石碇老街周遭有許多平易近人的步道,適合全家大小一起漫遊。從淡蘭吊橋出發,連走外按古道、烏塗溪步道、四分子古道,沐浴在綠意盎然的山徑,再到北宜公路上的蜜蜂園、茶園認識蜜蜂生態與品茶,感受在地產業的無限生機。
      淡蘭吊橋

      立於淡蘭吊橋橋頭的雙扇蕨,標誌出此處為淡蘭古道的重要景區,淡蘭吊橋紅色的橋身橫跨石碇溪,涼亭與石板造景模擬了當年水運碼頭的情景,走過吊橋後進入外按古道,在高大的國道五號高架橋下前行,前往石碇老街。
      淡蘭古道標示
      淡蘭吊橋

      淡蘭古道南路被稱作「茶路」,19世紀中葉,臺灣開港後,茶葉成為臺灣重要的國際出口商品, 臺北至宜蘭之間廣大的山地成了茶葉生產重鎮,山谷間的各個聚落成為茶商的貿易據點。石碇、坪林地區的文山包種茶沿著淡蘭古道南路與景美溪水路交通網,將茶葉送往木柵、景美、艋舺,並在大稻埕經加工包裝後,從淡水出海銷售至全世界。
      淡蘭古道石碇外按古道
      古道上的貓

      外按古道的終點-石碇老街是石碇地區發展最早的區域,以石砌橋墩所搭成的萬壽橋劃分成東西兩街,老街上的百年豆腐店、特殊的吊腳樓建築以及不見天街,都是石碇的經典景點。路過校齡超過120年的石碇國小,反映出早年石碇採煤時期的人丁興旺。
      淡蘭古道南路
      淡蘭古道

      通過石碇國小後,接上沿烏塗溪左岸而築的烏塗溪步道,步道與碇格路大致平行,全長約兩公里且起伏平緩,沿途竹林夾道,有相思木、桐花、幹花榕、酸藤、山蘇、九芎相隨,護漁政策讓河流保有多樣的魚種,水質清澈透明,生態系統豐富多樣。
      大板根
      烏塗溪步道
      烏塗溪步道

      四份子古道是聯通四份子與月扇湖的山徑,古道能見到許多歷史遺跡,如石板橋、石造古厝、土地公廟等等,也能見到茶園、梯田、竹筍園等景觀。
      四分子古道-石板橋
      四分子古道
      四分子古道-土地公廟
      四分子古道-石頭屋


      石碇山明水秀的環境,吸引了許多愛好山林生活的人們來此建設家園,走完石碇三大山徑後,來到距離石碇老街車程約5分鐘的碧禧工坊,在養蜂人家的帶領下,穿上專業的防蜂衣,進到蜂蜜的家園,在數百隻蜜蜂飛舞的園區,近距離觀察蜜蜂的生態,深刻理解蜜蜂們對於世界生態系的重要性。

      碧禧工坊
      碧禧工坊
      碧禧工坊

      北宜公路是連接台北與宜蘭的公路,全長58公里。北宜公路的公路運輸功能取代了傳統的交通路徑-淡蘭古道,也形成了許多新聚落,新的交通路線帶來車流人流,也讓許多產業移至公路邊上,旺萊製茶園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專注於茶葉栽種的旺萊,在掛滿特等獎匾額的茶屋享用茶園主人泡的好茶,靜靜欣賞絕美的茶園風景。
      旺萊茶園
      旺萊茶園
      旺萊茶園
      上一則
      「老梅綠了!」春意盎然遊石門
      「老梅綠了!」,在北海岸,這是一句充滿生機且溫暖的道賀,每年3月中旬到5月上旬,臺灣本島最北端石門區的海岸線上,附滿綠海藻的礁岩化為絕美的抹茶地毯,代表春神正式來到這片多雨之地,是北海岸最適合旅遊的季節,走一趟石門的海岸線,探訪綠意盎然的海槽、在老梅迷宮裡玩捉迷藏、迎向海岸放風箏,享受溫暖和煦的石門風光吧!2022年甫落成的幸福雙心公園,結合石門在地傳統的牽罟漁法打造「牽罟織夢網」裝置藝術,透過巨型不鏽鋼骨架搭配炫彩玻璃的設計,在春陽的照耀下隨著視角與時間推移產生不同的光影變化,另有特別設計的海螺音控揚升裝置、燈塔人意象廣場、舢舨造型座具等互動式體驗設施,被譽為北海岸最美麗的公園,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在此找到樂趣。大屯火山爆發後遺留於海岸邊的火山礁岩,在每年春季時因大片的海藻附著在石槽上,讓原先土灰色的礁石,搖身一變為綠意盎然的天然奇景,搭配上湛藍的海水,這猶如抹茶麻糬般的特殊景緻吸引了無數攝影愛好者前來取景,在退潮之際,於岩石間形成的小池塘,可觀賞有趣的海洋生物,出發前可以瀏覽中央氣象局石門潮汐預報,抓準退潮時間拍攝成片的綠海槽!老梅石槽同時擁有細緻沙灘與造型奇趣的岩岸,猶如一隻隻瘦骨嶙峋的綠色海豚成排躺於沙灘上。海槽為適合海藻類附著生長的火成岩,海藻死去後,殘骸硬化成一層薄薄的石灰質,新的藻類就在這層石灰質上,繼續附著生長,如此一生一死不停地循環,終於堆疊出這美麗的藻礁,因此前來觀賞綠石槽時,切記別踩上石槽拍照,為當地的生態永續盡一份心力。老梅海灘後方的防風林中,一面面紅色磚牆交替連結成彎曲又繁複的走道,構成了猶如外星人遺跡的老梅石槽,是造訪北海岸必拍的熱門打卡點,除了獨自於迷宮內挑戰方向感和記憶力,更可以和家人朋友一同童玩耍、躲貓貓。矗立於山峰與海洋間的黑白塔身,富貴角燈塔是臺灣本島最北端的燈塔,1897年完工至今,百年來忠心的守護航經北海岸的船隻,黃昏時刻,由燈塔西邊向東望,映照在燈塔上的火紅色的餘暉,成為攝影愛好者追逐的魔幻美景。「昂藏意氣入雲煙,喜放風箏到九天。要識扶搖能直上,全憑一線手中牽。」這首出自於開臺進士鄭用錫的漢詩,描述了放風箏這個千年活動的風景。地處東北季風迎風面的石門,強勁的海風造就了絕佳的放風箏環境,素有「風箏故鄉」的美譽,多次做為石門區的年度盛會—石門風箏節的舉辦場地,吸引了無數國內外的風箏好手來共襄盛舉,拿起自己的風箏迎風奔跑,與五花八門、多彩多樣的風箏為伍,一同翱翔於石門海天一色的美景中。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