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淡碇古道三重奏

定位點
淡蘭古道南路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戶外踏青、懷舊老街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背包客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石碇區為處新北市地理的中心點,是翡翠水庫主要的集水區,也是淡蘭古道南路的重要路徑,石碇老街周遭有許多平易近人的步道,適合全家大小一起漫遊。從淡蘭吊橋出發,連走外按古道、烏塗溪步道、四分子古道,沐浴在綠意盎然的山徑,再到北宜公路上的蜜蜂園、茶園認識蜜蜂生態與品茶,感受在地產業的無限生機。
      淡蘭吊橋

      立於淡蘭吊橋橋頭的雙扇蕨,標誌出此處為淡蘭古道的重要景區,淡蘭吊橋紅色的橋身橫跨石碇溪,涼亭與石板造景模擬了當年水運碼頭的情景,走過吊橋後進入外按古道,在高大的國道五號高架橋下前行,前往石碇老街。
      淡蘭古道標示
      淡蘭吊橋

      淡蘭古道南路被稱作「茶路」,19世紀中葉,臺灣開港後,茶葉成為臺灣重要的國際出口商品, 臺北至宜蘭之間廣大的山地成了茶葉生產重鎮,山谷間的各個聚落成為茶商的貿易據點。石碇、坪林地區的文山包種茶沿著淡蘭古道南路與景美溪水路交通網,將茶葉送往木柵、景美、艋舺,並在大稻埕經加工包裝後,從淡水出海銷售至全世界。
      淡蘭古道石碇外按古道
      古道上的貓

      外按古道的終點-石碇老街是石碇地區發展最早的區域,以石砌橋墩所搭成的萬壽橋劃分成東西兩街,老街上的百年豆腐店、特殊的吊腳樓建築以及不見天街,都是石碇的經典景點。路過校齡超過120年的石碇國小,反映出早年石碇採煤時期的人丁興旺。
      淡蘭古道南路
      淡蘭古道

      通過石碇國小後,接上沿烏塗溪左岸而築的烏塗溪步道,步道與碇格路大致平行,全長約兩公里且起伏平緩,沿途竹林夾道,有相思木、桐花、幹花榕、酸藤、山蘇、九芎相隨,護漁政策讓河流保有多樣的魚種,水質清澈透明,生態系統豐富多樣。
      大板根
      烏塗溪步道
      烏塗溪步道

      四份子古道是聯通四份子與月扇湖的山徑,古道能見到許多歷史遺跡,如石板橋、石造古厝、土地公廟等等,也能見到茶園、梯田、竹筍園等景觀。
      四分子古道-石板橋
      四分子古道
      四分子古道-土地公廟
      四分子古道-石頭屋


      石碇山明水秀的環境,吸引了許多愛好山林生活的人們來此建設家園,走完石碇三大山徑後,來到距離石碇老街車程約5分鐘的碧禧工坊,在養蜂人家的帶領下,穿上專業的防蜂衣,進到蜂蜜的家園,在數百隻蜜蜂飛舞的園區,近距離觀察蜜蜂的生態,深刻理解蜜蜂們對於世界生態系的重要性。

      碧禧工坊
      碧禧工坊
      碧禧工坊

      北宜公路是連接台北與宜蘭的公路,全長58公里。北宜公路的公路運輸功能取代了傳統的交通路徑-淡蘭古道,也形成了許多新聚落,新的交通路線帶來車流人流,也讓許多產業移至公路邊上,旺萊製茶園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專注於茶葉栽種的旺萊,在掛滿特等獎匾額的茶屋享用茶園主人泡的好茶,靜靜欣賞絕美的茶園風景。
      旺萊茶園
      旺萊茶園
      旺萊茶園
      上一則
      特色體驗秘境玩法 貢寮悠閒度假二日遊
      形狀如同迴力鏢的貢寮區,以美麗的海岸景觀聞名,熱力四射的福隆沙灘、實踐「就地取材」的卯澳石頭屋、保有海女文化的馬崗漁村、綿延數公里的藍灣濱海休閒園區,呈現海之貢寮多樣的地貌與人文。貢寮同時也是臺灣五大山脈-雪山山脈的最北端,自貢寮一路延伸到南投縣,貢寮境內有多個淡蘭古道沿線重要聚落,如古樸的雞母嶺、貢寮老街等地。坐擁親山近海的自然優勢,在微風輕撫的初夏,來貢寮參與貢響山海祭,安排一趟山海2日遊!Day1 遇見雞母嶺-貢寮老街-福隆海灘首站來到貢寮西北邊的秘境-遇見雞母嶺,為了維護世外桃源的環境,遇見雞母嶺採預約制度。走入已有200多年歷史的古樸山村,早年此地雉雞成群,故得名為雞母嶺,雞母嶺曾是淡蘭古道北路-楊廷理古道上的重要聚落,是燦光寮、澳底兩地之間的中繼站,然而隨著社會環境變遷,雞母嶺也與多數鄉村相同,遇到人口外流的問題。👉前往遇見雞母嶺官網預約參訪全盛時期的雞母嶺,曾擁有廣達200多甲的水梯田,不捨家鄉凋零的蕭家兄弟,回到雞母嶺復育水梯田、整理聚落周遭的古道與埤塘,並進一步融入里山環境教育。來到雞母嶺,走一段淡蘭古道的山徑、體驗農事、在愛心型的水梯田旁擺盪鞦韆,享受田園生活的歲月靜好。貢寮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來到貢寮老街尋找她的起源故事。貢寮的舊稱為「槓仔寮」,「槓仔」為巴賽族語的「陷阱」一詞,「摃仔寮」即是於陷阱附近搭建的草寮之意,貢寮老街的入口牌樓,特別設計了山豬圖樣,反映出貢寮的捕獵過往。貢寮老街是淡蘭古道北路-入蘭正道的重要中繼站,在清代曾繁榮一時的商店街如今轉為平淡,近年來在地方創生計畫的推動下,一間間特色書店、咖啡店、文史空間為貢寮老街帶來新風貌,老街與臺鐵貢寮車站隔著雙溪相望,走過彩虹情人橋進入貢寮老街,感受貢寮的歷史氛圍。海邊永遠是夏天不可或缺的風景,貢寮最知名的濱海遊憩區非福隆海水浴場莫屬了,金黃的細軟沙灘與優美的弧形海灘,在藍天的襯托下更顯閃耀,因雙溪河在此入海,使得福隆同時擁有內河、外海的雙重景觀,能從事風帆、獨木舟、拖曳傘、游泳、戲水、灘地活動等多樣海濱活動,是夏日最佳消暑去處與住宿地點。「青春山海線—貢響山海祭」福隆得天獨厚的美景與開闊的場地,是北海岸舉辦大型活動的最佳地點。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將於2023年5月20日(六)至6月11日(日)推出「青春山海線—貢響山海祭」活動,以多組療癒氛圍的露營帳篷及彩繪衝浪板裝置藝術營造,融入三貂角燈塔、海女文化及石花凍等貢寮特色進行設計,與貢寮山海風景相互輝映。週末進駐美食餐車和文青市集攤位,並結合在地特色的手作體驗及海風瑜珈課程,到了夜晚則有絢爛燈光和星光音樂會,共譜貢寮青春樂曲。👉前往青春山海線-貢響山海祭活動頁面2023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也將於6/9(五)至10/22(日)接力展出,大家喜愛的迪士尼、皮克斯、漫威及星際大戰等經典卡通角色將化成一座座的黃金沙雕,與民眾同歡、愜意一夏!👉前往2023福隆國際沙雕藝術季活動頁面Day2 卯澳石頭古厝-馬崗潮間帶-馬崗漁港-藍灣濱海休閒園區第二天一早,朝極東之角駛去,海岸邊特殊造型的房屋是卯澳的百年石頭厝,當地人使用海岸的岩石與後山的竹材搭建出一棟又一棟的石頭屋,是實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造房方式。石頭厝以大小相近的自然卵石或打鑿過的石塊疊砌而成,成為卯澳一帶的獨特風景。馬崗是臺灣本島最東邊的漁村,就位在三貂角燈塔的正下方海岸邊,馬崗港出發的漁船多至龜山島及三貂灣漁場作業,主要漁獲物有鯛、鰹、小卷、軟絲、龍蝦等,豐富的海洋資源讓此地的海鮮麵頗負盛名。馬岡漁港還有海岸貓村的別稱,在廣場、堤岸、巷弄轉角、老房子的屋頂上,處處可發現牠們的輕盈的身影。馬崗漁港旁廣大的海蝕平臺,布滿許多小型的潮池和潮溝,是臺灣海岸生長最多綠藻處,在潮池裡或石塊下,有小魚苗、海葵、蜑螺、鐘螺、珠螺、海兔、和螃蟹等等,還有緩慢移動的小寄居蟹們,低潮帶附近則有小杉苔、珊瑚藻、海葵、藤壺和海鞘生長。穿梭於潮間帶的馬崗海女,捕撈各式螺蝦貝與海菜,是馬崗人討生活的方式。潮間帶旁的馬崗哨所,是臺灣最東邊的哨所,目前仍有海巡人員駐地於此,一樓提供甜點與咖啡,以及假日限定的鮑魚滷肉飯,戶外設有躺椅觀海區,享受大海的無邊無際。午後來到位於鹽寮的藍灣海濱休憩園區,這裡擁有綿延長達3公里、迄於福隆的金黃海岸,可搭乘園區內的接龍拉拉車(需預約),沿著鹽寮到龍門的自行車道行駛,欣賞宜人的海灘景色,遠眺三貂角及鼻頭角美麗的風光。👉前往藍灣海濱休憩園區預約拉拉車藍灣海濱休憩園區於海灘建有數個發呆亭,躺在涼亭內慵懶的聽潮起潮落,是最愜意的午後時光,岸上仿閩南式建築內,提供各式甜點、輕食與飲品,一邊享用餐點、一邊欣賞貢寮的美好!
      下一則
      東北角船遊海釣夕賞水豚
      夏日的臺北盆地,在地形與都市熱島效應下顯得悶熱難耐,翻過群山吧!到瑞芳的海岸線,任海風吹撫並大啖海鮮,午後至水湳洞品茗欣賞陰陽海奇景,接著前往深澳漁港,在日落前登上海釣船,在夕陽鍍金的海面上,拋出釣竿靜待魚兒上鉤,享受夏日海釣的樂趣!鼻頭角擁有風光明媚的山海之景,是瑞芳區的最東點,以海產店聞名的鼻頭漁港就位於鼻頭角的西岸灣內,1950~70年代進行多次擴建,目前已是新北市頗具規模的漁港之一,來到漁港邊的海鮮餐廳,軟絲、海戰車、龍蝦等活跳跳的海鮮就在店門口悠遊,任君挑選。 生猛海鮮在店家的精心烹調下,化為一道道臺式經典,生魚片、飛魚卵炒飯、蒜味九孔、炭烤軟絲、黃金海鮮卷、炭烤墨魚餅等一一上桌,令人食指大動。漁港邊的鼻頭角公園,有極佳的海景視野,能遠眺北海岸的地標-基隆山,近年來鼻頭角公園已成為熱門的浮淺地點,清澈且平靜的水域吸引須多浮淺初心者前來玩耍,賞景的同時,來一杯青春山海線上最具代表性的飲品-石花凍,冰涼消暑。基隆山東峰山腳下的水湳洞聚落,是欣賞陰陽海與十三層遺址的絕佳地點,來到韻茶想,點一杯茶氣泡飲,在戶外雅座舒服的欣賞陰陽海奇景,偷得浮生半日閒。受金瓜石黃鐵礦的影響,讓陰陽海的海面幻化出金黃與蔚藍交織的絕美畫面,是瑞芳海域的獨特地景,向餐廳的側後方望去,十三層遺址屹立於山腰上,陪伴水湳洞聚落近百年的歲月。日落前2小時,來到瑞芳第一大漁港-深澳漁港,深澳漁港以休閒海釣聞名全臺灣,是國內海釣船數量最多的漁港,漁港位於舊名「番仔澳」的深澳岬角東面,腹地廣闊,由經驗老到的船家帶領,前往漁產資源豐富的基隆嶼海域賞景海釣。登船出海,體驗海釣的樂趣與挑戰,在船長解釋釣竿的用法與釣魚技巧後,穿上救生衣登船,海釣船正對著九份山城,緩緩駛出深澳漁港,航向外海。在魔幻時刻航行於瑞芳外海,自海上回望瑞芳絕美的山海景緻,以不同於陸地與空中的視角,欣賞瑞芳海岸線著名的地景與城鎮。水豚岩(原象鼻岩)、酋長岩、九份山城、水湳洞聚落、無耳茶壺山、劍龍嶺、南雅奇岩、鼻頭角等皆在夕陽餘暉下閃耀著。享用海鮮小卷麵,在夕陽於潮境公園落下後,海釣船打開了船上的燈泡,吸引趨光的魚群前來,拉開夜釣活動的序幕。船長介紹了夏季基隆嶼海域常見的魚種,並提醒若釣到小魚需放回大海,以保護海洋生態,在船員的幫助與教導下,以秋刀魚為餌,甩出釣竿,讓魚餌於海面下20公尺處待命,等待魚兒上鉤。「有了!有了!」,感受到明顯的拉扯感後,賣力的轉動捲線器,一陣一陣的歡呼聲,從左舷傳至右舷,一隻又一隻的白帶魚與河豚被釣起,釣起滿船的漁獲,在九份山城的燈火下,滿載而歸。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