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深入烏來,與德拉楠部落同歡

定位點
德拉楠文化營
行程類型:
登山健行、鐵道旅行、戶外踏青、懷舊老街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情侶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烏來在地理位置上位處新北市的最南端,而在泰雅族人的領域中,烏來則是族群遷徙的最北端,多個部落分布於南勢溪與其支流周遭。其中德拉楠部落座落於南勢溪上游與大羅蘭溪匯流處,是泰雅族遷移至烏來的第一站,保有許多泰雅族的傳統文化,擁有新北市第一所民族實驗小學。一起深入德拉楠部落,與泰雅族獵人學習製作各類型陷阱、享用山林大餐,再到烏來瀑布旁體驗傳統編織、搭乘可愛的觀光台車逛烏來老街。
      德拉楠文化營

      泰雅族人在18世紀時就已來到烏來,200多年前,一支泰雅族群在亞維·布納(YAWI.BUNA)族長的帶領下,自桃園拉拉山翻越插天山來到烏來,讚嘆於這片擁有豐富森林資源的獵場,將此地稱為德拉楠,也就是美麗之地之意。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步入德拉楠文化營,在泰雅族長老與祖靈的祈福儀式後,穿上泰雅族傳統服飾,拿起鐮刀將竹子製作成茶杯與竹筒飯的容器。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走入德拉楠部落,在泰雅族獵人引領下,深入了解泰雅族文化與遷徙的歷史,聽獵人講述泰雅神話的故事、一探烏來代表性的香料-馬告的真面目!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部落內處處可見到菱形的圖騰,象徵著祖靈的眼睛;XOXO的圖騰則象徵著男男女女。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走訪德拉楠部落兩大教堂,一為石砌天主堂,由澳洲籍神父創建;另一座為基督教長老教會福山教會,在電影《賽德克.巴萊》中飾演莫那魯道的林慶台先生,就曾在此擔任牧師。兩座教堂之間的德拉楠實驗小學,是新北第一所民族實驗小學,校徽上Tranan Qwasan Biru 意思為「德拉楠讀書寫字」,徽章圖案由南勢溪、蝴蝶、苦花魚、山棕等在地景色構成,展現德拉楠的在地特色。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拜訪完部落後回到德拉楠文化營,稍早製作的竹筒飯已蒸熟,將豬肉用竹子串起,大家聚在一起火烤,多汁鮮美的豬肉,搭上泰雅族人用森林物產製作的料理,一同食在山林。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泰雅族男性在14、15歲時就會拿到父親贈與的獵刀,並學習四大獵人技巧(圍獵、射獵、陷阱、漁獵),享用完美食後,跟著泰雅獵人一起製作套索陷阱,運用槓桿原理,依體型、習性不同的獵物,製作各類陷阱。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德拉楠文化營

      離開德拉楠部落後,來到下游處的烏來瀑布,這座北臺灣落差最大的瀑布,在日治時期被列為台灣八景之一,有著「雲來之瀧」的美名,前往瀑布前的泰雅紡織店,體驗泰雅族的織布文化,織出專屬自己的織品。
      烏來瀑布
      烏來編織體驗
      烏來編織體驗
      烏來編織體驗

      將薯榔切細並搗碎,作為染劑為織品增色。
      烏來編織體驗
      烏來編織體驗
      烏來編織體驗


      紡織店旁的烏來台車,初期做為輸送木材的運輸工具,早年曾通車至德拉楠部落,1963年因應烏來瀑布觀光發展開辦客運。有別於早年以人力推動的台車,今日的烏來觀光台車已改用柴油引擎,迷你的三節車廂非常可愛,由瀑布站至烏來老街站長約1.6公里,開放式的車窗門讓乘客在搭乘台車時輕鬆飽覽烏來的山林風光。

      烏來觀光台車
      烏來觀光台車

      烏來老街的美食以原住民風味的山產美食為主,如碳烤山豬肉、馬告香腸、小米麻糬、溫泉蛋、竹筒飯、山蘇、珠蔥、小米酒等,一口馬告香腸、一口小米麻糬,滿滿的泰雅風味,用味覺再次品味烏來。
      烏來老街
      烏來老街
      上一則
      淡水女路-在紅樓裡聽女聲
      來淡水走一趟由姯指引的深旅行,從淡水媽祖旁的巷弄走上重建街,看畫家林玉珠與作家王昶雄的浪漫故事、至百年紅樓看見女力對於傳承的堅持並親手製作線裝書、於斜陽下的海關碼頭欣賞京劇的唱念做打。在優雅的女性導覽員引領之下,開啟一場身臨其境的滬尾文化之旅,聆聽淡水的女性故事。淡水媽祖與兩個老街自福佑宮旁的古巷起程,主祀媽祖的福佑宮與鄞山寺、龍山寺、清水巖合稱淡水四大廟。媽祖是臺灣人最熟悉的女神,是淡水航運的守護神,象徵古代女性的堅韌和慈悲,福佑宮擁有眾多傳奇故事,相傳淡水媽祖在清法戰爭滬尾之役、二次世界大戰時皆顯神蹟,守護了淡水地區的安全。福佑宮同時也是淡水兩條老街-重建街與中正路的交會之處,見證了淡水城鎮兩百多年來的發展。畫家林玉珠的重建街之戀踏著循山勢而建的階梯,來到淡水最初的商業街-重建街,比起今日熙熙攘攘的中正路,重建街顯然清幽許多,然而此處才是真正的淡水老街,是許多淡水知名政經圈名人居住之處,在十九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初是淡水最繁榮的地區。自重建街回頭一望,觀音山與淡水河的美麗景致一覽無遺,也是畫家林玉珠與作家王昶雄的戀愛場景。林玉珠出生在重建街附近的清水街,清水街有著「米市街」的舊稱,百年前是淡水米店的主要聚集地,林家即是經營米行。林玉珠在就讀淡水女學校時遇見了恩師陳敬輝,身為馬偕牧師的外孫,陳敬輝曾遠赴京都繪畫專門學校接受完整的美術教育,在陳敬輝的悉心指導和林玉珠的努力學習下,林玉珠在繪畫領域逐漸嶄露頭角。林玉珠在老師的鼓勵下參與臺灣美術界年度盛事-臺灣美術展覽會。1936年,林玉珠的膠彩畫作品《河口的燈塔》與陳敬輝老師的《餘韻》同時入選了第十回的「臺展」。年僅十七歲的少女的作品能夠在當時臺灣畫壇上取得如此佳績,實為淡水增添不少光輝。「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雖然春天無久長,總會暫時消阮滿腹辛酸。」這首由醫師作家王昶雄譜詞的《阮若打開心內門窗》,早已是臺灣人人琅琅上口的經典臺語歌曲,林玉珠與王昶雄因其老師陳敬輝相識,交往期間兩人常於重建街約會,當年的足跡成就了今日重建街的熱門打卡點-戀愛巷,溫暖且浪漫。造訪重建街的特色店家香草街屋、九崁28之後,轉進一個不起眼的小巷,這便是通往淡水紅樓時空隧道。紅樓阿嬤洪許俸,為淡水留住紅樓優美典雅的磚拱迴廊,是那佇立在老街邊坡上的淡水紅樓,這座紅磚砌成的洋樓是淡水的百年地標,曾出現在多幅知名的淡水畫作中。落成於1899年,由富商李貽和建造,1913年由時任淡水街街長洪以南買下,成為在地文人雅士的聚會之處,一時冠蓋雲集,1960年代由德裕魚酥老闆娘洪許俸購入。在臺灣經濟飛騰時期,曾有建商前來詢問欲改建淡水紅樓,洪許俸堅決不賣,紅樓不僅是淡水人的共同記憶,更有象徵家族凝聚與福氣的重要意義,最終守住了淡水紅樓,如今淡水紅樓除了作為餐廳, 也與淡水社區大學辦蔬食料理、和重建街香草街屋合作活動,持續用行動守護老淡水。在百年風華的紅樓內飲一杯傳統的茶,換上傳統漢服在國寶級女力代表麗杏老師的帶領下,慢工出細活的用雙手製作線裝書,暫時脫離數位時代的資訊轟炸,以工業時代前的古老技藝,沉澱身心靈。海光的日子,王菁的京劇之路淡水河畔的海關碼頭,在臺灣國際貿易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1860年臺灣開港後,淡水迎來最輝煌的時代,由觀音石或唭哩岸岩交丁相砌而成的碼頭,是淡水曾做為國際商港的見證物,然而隨著河道淤積,淡水港口逐漸失去功能,繁華落盡。在此之後,如詩般的女聲取代碼頭工人的吆喝,1975年,海軍藝術工作大隊自高雄左營遷至淡水海關碼頭,承載著女性力量和夢想的海光國劇隊與海光國劇訓練班也一起來到淡水河畔的新家,舊港務倉庫成為訓練京劇表演技巧的空間,一個個小海光如王菁老師在此寒窗數載,最終在京劇的舞臺上大放異彩。海關碼頭的舊倉庫,培育出如魏海敏、王海波、沈海蓉等知名京劇演員,演員們在舞臺上翩翩起舞,藉著藝術說故事,挑戰傳統的性別角色,女性不僅僅是背後的支持者,更是舞臺上的主角。以在地文化為基石的淡水女路,將繼續深掘淡水的女性故事,書寫性別平等的未來。
      下一則
      中角灣夏日衝浪,與北海潮與火共舞
      炎炎夏日何處去?暑假期間最適合親子、網美與海灘風熱血男兒、甜姊兒朝聖必去點來金山就對了!集結火舞表演、藝術裝置作品、DIY體驗課程、好吃好玩的市集活動與美景, 2025《北海潮與火》於8月1日一8月24日在中角灣國際衝浪基地、金山老街火熱登場!今年透過國際表演視角與在地文化經驗結合,與現今永續發展之理念,交織成文化與環境之多元對話。現在就帶上衝浪裝備,開車來到金山,在美麗的海岸線看海發呆,迎著海風衝浪戲水,夜晚欣賞火舞表演及沙雕光雕創作吧!首站來到金山市區北郊的磺清大橋,大橋筆直且高低起伏道路被當地民眾稱為「波浪大道」,是金山知名的地標,更是萬金石馬拉松的重點路段之一。大橋旁的清水濕地,整片的蓮花池是此處最美的風景,也是許多鳥類的家園。沿著臺2青春山海線,駛往石門方向兜風,綿延數10公里的跳石海岸就在右手邊展開,此段海岸線遍佈來自大屯山火山噴發後落下的火山岩,在歷經數萬年的堆積與海風侵蝕後,造就出渾圓的礫石海岸,在跳石海岸的任一停車區駐足,享受悠閒的看海時光。另外,新北市的溫泉也是頗富盛名的,尤其北海岸金山萬里的溫泉屬於大屯山地熱帶,金山、萬里不同的泉質,不僅能滋潤皮膚,促進血液循環,亦有美白之效。規劃前往下一站金山老街逛街與大啖在地美食之餘,不妨先前往鄰近金山的的大鵬足湯公園,公園內設置有仿日式建築,讓遊客彷彿一秒來到了日本,還有取自地下水約70度的天然溫泉水規劃成足湯免費泡,據說整修後的廁所也是五星級!怎麼能不來體驗一下!從現在到8月23日每周六下午至晚上,大鵬足湯公園還會設置市集、音樂表演與在地農產展售,並搭配公園的足湯及煮溫泉蛋設施,打造夜間遊憩場域—《萬金夏夜光》,豐富又好玩的內容非常適合大家前來體驗一番。(由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提供)泡完足湯、吃完金山老街好吃的在地美食與點心後,還可以就近散步至附近的中山溫泉公園,園內種植多種植栽,並引入溫泉水、建有泡腳池,並結合現有金包里公共浴室,等於整體公園的景觀結合了在地特色溫泉、人文與環境生態,成了金山市區中重要的一抹綠意存在。接下來,重頭戲登場,準備出發中角灣,金山中角灣是一座擁有灣口內凹沙岸地形的海灣,在季風吹拂下,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浪花,是北臺灣絕佳的衝浪點,中角灣設有國際衝浪中心、新北市衝浪運動教育園區等完善硬體設施,亦有數間海景餐廳座落於周遭。不妨先來到中角灣知名的景觀餐廳「靠北過日子」,品味美食的同時,環顧四周,牆上掛滿了世界各地的海洋海報,清爽的藍色充滿夏日的氣息,店內的露營風裝潢更令人倍感放鬆。乘著風浪,擁抱海洋!在衝浪教練的指導下,換上衝浪服,拿起衝浪板,步出餐廳,踏入中角灣的海浪中,盡情體驗衝浪的暢快與自由感。2025北海夜金閃閃-北海潮與火夜幕低垂之際,以藝術之火點亮青春山海線。2025北海岸潮與火以「潮夜來襲 Fashion on Fire」為展覽核心概念,於中角灣帶來耳目一新的火舞表演、光雕創作、裝置藝術及多元市集。潮與火一直以來的重頭戲-火舞表演於8月2日、9日、16日及23日晚間7點至7點半演出,而本屆更是首度集結三大頂尖演出團隊—在地馬戲團體「馬戲之門」及火舞劇場團隊「旋舞炎」,以及香港「流空藝術工作室」,分別創作兩齣獨立火舞劇碼,串連馬戲、火舞、光影、肢體與場域敘事,打造更具深度且層次的表演語境,體現國際接軌與文化互動的策展思維。馬戲之門與玄舞炎連袂帶來《火嶼光》精彩演出(由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提供)香港流空藝術工作室帶來舞碼《熾汐》的演出(由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提供)本屆潮與火特別同時向「美食」與「永續」致意,中角灣現場除了有結合在地精選美食及創意餐食的美食胖卡,每周也會邀請農再社區與青農提供在地美味商品進駐展售,讓遊客享受視覺饗宴的同時也能吃出熱情,吃出潮流。另外,本次活動開幕與最後一日聯合台灣衝浪永續品牌 VAST共同舉辦淨灘行動,每週六更有回收再生材質製作的永續手作課程以及海洋生活市集,選擇綠色生活,實踐永續理念。結合時尚、大膽及創新風格,美國紐約藝術家Amber Vittoria首度授權作品來臺,透過裝置藝術強調「潮身x曦步」,兼具風格性與互動性,是網美打卡的重要景點。美國藝術家Amber Vittoria的作品《潮身. 曦步》(由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提供)另外,光雕團隊「天衍互動」每週六火舞表演結束後7:30-8:00PM,於中角灣沙灘區展出沙灘光雕創作,以高精度光雕投影技術,開啟潮火意象視覺詩篇。天衍團隊上演沙灘光雕秀(由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提供)今年夏日很不一樣,推薦大家來一趟金山,感受潮夜來襲—Fashion on Fire,就是要讓大家三「新」二「意」的的旅程!即便夏天過了,這樣的遊程推薦還是非常適合親子家庭與三五好友出門散心與放風~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