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朝聖北海岸影視場景,體驗自然、人文底蘊

定位點
遠眺淡水風景。
行程類型:
捷運旅遊、單車追風、偶像劇追星、銀髮樂遊、親子同行、懷舊老街、秘境美拍、青春山海線-踏青走讀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單車族、情侶、銀髮族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經典臺劇引起的旋風經常帶起朝聖旅遊,有時透過影視作品的視角,帶給熟識的景點一層新的情感、陌生的景點一層秘境色彩。北海岸生態豐富、沿線海景迷人,是許多影視作品喜愛取景的地段。

      早晨抵達麟山鼻木棧道來場單車遊,彷彿在《不能說的.秘密》電影中,與葉湘倫、陸小雨共乘的單車擦肩,中午前往淡水老街覓食,順道參訪中正路上的福佑宮,好似能看見《大尾鱸鰻2》廟會表演的熱鬧景況,午後參與紅毛城的專人導覽,朱紅色外牆充滿異國風情,近年來諸多熱門電視劇如《斯卡羅》、《茶金》都在東側的前清英國領事官邸取景。黃昏時分,來到鄰近的海關碼頭迎夕陽,此處也是音樂電影《52赫茲我愛你》營造歐洲風格花市的地點。
      2
      ▲ 麟山鼻木棧道僅600公尺,適合漫步、騎單車,欣賞海濱風景。

      木棧道單車遊 觀賞天然地形景觀
      2007年周杰倫自導自演的音樂奇幻愛情電影《不能說的.秘密》席捲全臺,劇中葉湘倫騎著單車載路小雨返家、兩人天南地北談天的浪漫片段,便是取景於麟山鼻木棧道。

      僅600公尺的麟山鼻木棧道屬「麟山鼻遊憩區」一環,位於三芝區與石門區交界,除了海濱風景,別忘了一睹風稜石地形景觀與豐富的潮間帶生態。麟山鼻的安山岩在東北季風長年夾帶細沙的吹拂下,逐漸形成風蝕的多面稜角,因而被稱為「風稜石」。遍布的安山岩也是藻類附著的極佳位置,隨著新舊更替,岩石表面因藻類鈣化留下石灰質,層層堆積進而成為藻礁。在麟山鼻木棧道上騎著單車朝聖電影取景處時,不妨也享受海風,親近這些難得的天然地質景觀。
      3
      ▲ 淡水老街入口,一路上美食飄香,人潮洶湧。

      大啖銅板美食 走訪古蹟廟宇福佑宮
      運動後的飢餓,就由淡水老街上的美食來填補。提到淡水必吃,不得不提美食三寶「魚丸、阿給、鐵蛋」,一碗熱氣蒸騰的魚丸湯充滿樸實的漁村滋味,搭配淋上甜辣醬的阿給,一口咬下,滿是浸泡了鹹香滷汁的冬粉,最後再買包鐵蛋當零食,作為旅程的補給。

      在尋覓美食的過程中,定會經過中正路老街的「福佑宮」,熙來攘往的街道上出現寺廟與商家相毗鄰,幾乎能算是臺灣獨特的街頭風景,甚至可以從常民日子裡,探出宗教與生活融合的點滴。《大尾鱸鰻2》在福佑宮拍攝當日,即是呈現了娜娜與小辣姊妹倆學習扛轎等宗教祭儀的片段,吸引大批民眾圍觀。
      4
      ▲ 福佑宮是淡水老街上最早草創的廟宇,至今已有兩百餘年歷史。

      福佑宮背山面河而建,為淡水最早草創的廟宇,建造歷史可追溯自清乾隆時期,屬於三級古蹟。主要供奉守護地方及航海平安的媽祖,故又被稱為媽祖宮,也乘載了許多民間傳說。

      相傳中法戰爭時,法軍軍艦砲擊滬尾(今淡水),竟看見福佑宮上方有神靈守護,鄰近民宅也未受波及,戰事結束後劉銘傳便以媽祖顯靈為由奏請光緒皇帝賜匾,「翌天昭佑」匾額至今仍懸掛廟中正殿。廟中保留多項清朝原物,特別的建築格局和豐富的雕刻藝術也值得遊人一訪。
      5
      ▲紅毛城園區東側建築為前清英國領事官邸。

      見證歷史遞嬗的建築 紅毛城園區
      距離福佑宮約莫15分鐘腳程,即會抵達紅毛城園區,充滿異國風情的紅磚洋樓映入眼簾。近年引發熱潮的電視劇《斯卡羅》和《茶金》即是於紅毛城東側的前清英國領事官邸拍攝,分別呈現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的辦公室,和茶商之女張薏心洽談茶葉生意的場景。
      6
      ▲ 前英國領事官邸內部雅致莊嚴,適合拍攝氣氛莊重的談話場景。

      紅毛城園區由紅毛城主堡、前英國領事官邸以及清治時期建造的南門組成。最初由西班牙人建立並稱其為「聖多明哥城」,被摧毀後,又經荷蘭人原址重建,取作「安東尼堡」(紅毛城)。清治時期臺灣府淡水同知增設四座外圍城門,直至中法戰爭後,淡水港貿易量激增,英國決定在旁興建領事官邸,紅毛城的修築才暫告一段落。這座國定古蹟見證了時光的流轉,一磚一瓦堆疊三百多年歷史。
      7
      ▲ 迴廊欄杆以「花瓶」型態呈現,結合中國陶藝與西洋花瓶欄杆之美。

      因《紅毛城永久租約》的簽訂,紅毛城自 1867 年至 1972 年作為英國領事館使用,後期也才有主堡東側前清英國領事官邸的誕生。兩層式紅磚洋樓為英國建築師設計、中國匠師施作,擁有斜屋頂、拱圈迴廊等典型英國殖民建築特徵,其優異的施工技術和講究的用材,深具建築藝術價值。

      ★ 淡水紅毛城園區導覽服務:現場報名參加,名額限制每場 30 人
      每日 10:00、11:00、14:00、16:00
      8
      ▲ 在海關碼頭遠眺淡水河口及關渡大橋,美景盡收眼底。

      碼頭邊賞落日 享受夕陽魔幻時刻
      來到淡水河畔,絕不能錯過夕陽染上河面的金黃時刻。海關碼頭位於紅毛城下坡的平臺,不僅是欣賞日落的絕佳地點,也是臺灣音樂電影《52赫茲我愛你》開場,花店老闆娘小心拖著花車,在歐洲風格的花市遊逛、唱歌的場景。

      清代因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的簽訂,滬尾成為通商口岸,海關碼頭霎時躍上全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150公尺的河岸步道為阻擋河水侵蝕,使用觀音石和唭哩岸石砌築,十分堅固,還能看到當年停泊船隻的石造繫船柱。如今淡水海關碼頭區園區有著洋樓以及日據時代建造的港務倉庫,倉庫內有常設展規劃,也會定期更換特展。
      9
      ▲ 讓夕陽餘暉為旅程畫下意猶未盡的美好句點。

      海關碼頭連接淡水老街的底端,能遠眺淡水河口及關渡大橋,視野遼闊,正好讓夕陽餘暉為旅程畫下意猶未盡的美好句點。


      看更多新北影視朝聖之路:新北協拍中心
      上一則
      微笑山線-山林茶香日
      古稱三角湧的三峽,是由三峽河、大漢溪、橫溪匯流成的三角平原,三峽自清代起即是新莊與桃園大溪之間的水陸交通樞紐,三峽山區豐富的山林資源如大菁、樟腦、煤礦、茶葉等使三峽持續興旺,繁盛的商業活動造就了三峽老街的風華。來到三峽旅遊,首站拜訪清水祖師廟,欣賞經藝術家李梅樹整建後的東方藝術殿堂,在巴洛克式的老街品嘗美食後,沿著橫溪向山區前進,在微笑山線的成福山地區來場山徑探索、體驗從採茶到品茗的產業之旅。香火鼎盛的三峽清水祖師廟,草創於1769年,主祀起源於泉州安溪的清水祖師,廟宇以「五門三殿式」形制建造,1947年由時任三峽代理街長、藝術家李梅樹主持修復工程,邀請臺灣美術界、書法界、雕刻界、建築界的翹楚參與,在無數信徒與匠師們的犧牲奉獻,以精湛的工藝,成就了不朽的廟宇藝術,被譽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緊鄰清水祖師廟的三峽老街,自清代以來即是重要的商業中心,如今三峽老街的街屋主要是興建於日治時期的洋樓建築,巴洛克式的牌樓與綿延不盡的紅磚拱廊是三峽老街標誌性的景象,也是三峽過往榮景的證人。三峽老街匯聚了古蹟、美食和文化元素,街道上滿是了樟腦、染布、茶莊、中藥店和雜貨店,皆為清代、日治時期三峽地區的主要產業。走在古樸的老街中,買塊遠近馳名的三峽金牛角、品嘗古早味豆花,感受三峽的舊時氛圍與風華。駛入110號公路,由西向東沿著橫溪逆流而上,約莫20分鐘的車程即可抵達成福山步道,來場生態與產業之旅。成福山屬於新北市微笑山線的一環,與長壽山、十八羅漢奇岩、石門內尖山等群峰連成一線,組成土城與三峽的區界稜線。新北市微笑山線攜手天芳茶行,邀請大小朋友到三峽成福,在大自然環繞的小徑當中,認識茂密森林內植物的故事,並走入茶園,親自參與採茶、製茶到品茗的過程!三峽成福地區緊鄰橫溪,是新店安坑與三峽老街間的中繼點,鄰近的九鬮曾是茶菁交易中心,早年甚至比三峽老街還要熱鬧,「九鬮」這個特殊的地名來自為清代拓墾時,以「捻鬮」(抽籤)的方式進行土地的開墾分配,此地抽到第九股故被稱為「九鬮」,日治時期此地曾鋪設過輕便鐵道。跟著導覽老師漫步於成福路203巷,老師細數三峽山區的豐富生態,如晚上的煙火-碎花棋盤腳、平地四大神木(樟腦、榕樹、茄冬、楓香)、翡翠樹蛙等等的趣味知識與生活運用。以生動活潑的解說方式引領大家分辨青楓/楓香、千年芋/姑婆芋、筆筒樹/桫欏等森林內常見的植物。沿途經過成福煤礦場,是由三峽在地望族於1916年創辦,煤礦曾是三峽十分重要的產業,成福煤礦場的採礦事業於1983年結束,煤礦場辦公室、礦坑口土地公廟、煤礦宿舍等建築仍保留至今。下雨了!拿起姑婆芋當雨傘,成為森林裡的小龍貓。自日本時代開始製茶,三峽天芳茶行至今已交棒予第五代,是三峽在地的製茶世家,三峽的茶葉產業萌芽自200多年前,多山的地形與潮濕的氣候提供了茶園良好的環境,日治時期三峽茶曾以「日東紅茶」品牌在國際上紅極一時,1949年三峽被規劃為綠茶產區,全盛時期佔臺灣綠茶總產量超過4成,最為出名的產品即是「龍井」與「香片」。1950-70年代,製茶與採煤礦是三峽山區經濟發展的兩大火車頭,甚至有不少礦工下班後會到茶園兼職採茶補貼家用,1990年代受到進口的低價茶葉擠壓,三峽茶產業日趨沒落。天芳茶行在這波衝擊之下仍持續經營,透過製茶競賽、優良茶競賽闖出新天地,至今已榮獲16次碧螺春比賽冠軍。如今的三峽茶以碧螺春、龍井最為知名,另有蜜香紅茶、白茶、包種與東方美人等等。將沸水注入茶碗,讓茶葉緩緩在熱水中舒展開來,溫暖茶湯療癒身心。「三連拍喔三連拍喔!」,來三峽旅遊的標準三連拍姿勢:一心(💚)二葉(✌️)三角湧讚(👍),趣味呈現三峽的茶葉採摘文化。戴上斗笠、提起採茶籃,進入茶園尋找「一心二葉」,三峽的茶樹為青心柑仔種,色綠味甘,最適宜製作龍井茶,青心柑仔每週可採摘一次嫩芽,比起包種與文山須40天,清心柑仔可謂是最適合採茶體驗的樹種,尋找茶園內一心二葉狀的嫩芽,小心翼翼地將每片茶葉親手收入簍中,製成最甘甜的茶湯。炒菁、揉捻、烘乾是製作綠茶的關鍵步驟,每個階段的溫度和時間掌控都對最終的茶葉品質產生深遠影響,這些細節是製茶師傅寶貴的知識和經驗所在。運用炒菁後的茶葉排列出可愛的圖案,在經揉捻過後獲得自己手做的好茶,讓茶香隨著三峽山區的雲霧蔓延。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