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東北角船遊海釣夕賞水豚

定位點
夜釣
行程類型:
銀髮樂遊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情侶、銀髮族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夏日的臺北盆地,在地形與都市熱島效應下顯得悶熱難耐,翻過群山吧!到瑞芳的海岸線,任海風吹撫並大啖海鮮,午後至水湳洞品茗欣賞陰陽海奇景,接著前往深澳漁港,在日落前登上海釣船,在夕陽鍍金的海面上,拋出釣竿靜待魚兒上鉤,享受夏日海釣的樂趣!
      0E4A3806


      鼻頭角擁有風光明媚的山海之景,是瑞芳區的最東點,以海產店聞名的鼻頭漁港就位於鼻頭角的西岸灣內,1950~70年代進行多次擴建,目前已是新北市頗具規模的漁港之一,來到漁港邊的海鮮餐廳,軟絲、海戰車、龍蝦等活跳跳的海鮮就在店門口悠遊,任君挑選。

      海鮮餐廳
      海鮮餐廳


      生猛海鮮在店家的精心烹調下,化為一道道臺式經典,生魚片、飛魚卵炒飯、蒜味九孔、炭烤軟絲、黃金海鮮卷、炭烤墨魚餅等一一上桌,令人食指大動。

      0E4A3591
      0E4A3585
      海鮮餐廳


      漁港邊的鼻頭角公園,有極佳的海景視野,能遠眺北海岸的地標-基隆山,近年來鼻頭角公園已成為熱門的浮淺地點,清澈且平靜的水域吸引須多浮淺初心者前來玩耍,賞景的同時,來一杯青春山海線上最具代表性的飲品-石花凍,冰涼消暑。

      0E4A3609
      0E4A3610


      基隆山東峰山腳下的水湳洞聚落,是欣賞陰陽海與十三層遺址的絕佳地點,來到韻茶想,點一杯茶氣泡飲,在戶外雅座舒服的欣賞陰陽海奇景,偷得浮生半日閒。受金瓜石黃鐵礦的影響,讓陰陽海的海面幻化出金黃與蔚藍交織的絕美畫面,是瑞芳海域的獨特地景,向餐廳的側後方望去,十三層遺址屹立於山腰上,陪伴水湳洞聚落近百年的歲月。

      0E4A3620
      0E4A3651
      0E4A3628


      日落前2小時,來到瑞芳第一大漁港-深澳漁港,深澳漁港以休閒海釣聞名全臺灣,是國內海釣船數量最多的漁港,漁港位於舊名「番仔澳」的深澳岬角東面,腹地廣闊,由經驗老到的船家帶領,前往漁產資源豐富的基隆嶼海域賞景海釣。

      0E4A3677
      0E4A3667

      登船出海,體驗海釣的樂趣與挑戰,在船長解釋釣竿的用法與釣魚技巧後,穿上救生衣登船,海釣船正對著九份山城,緩緩駛出深澳漁港,航向外海。
      0E4A3687
      0E4A3664

      在魔幻時刻航行於瑞芳外海,自海上回望瑞芳絕美的山海景緻,以不同於陸地與空中的視角,欣賞瑞芳海岸線著名的地景與城鎮。水豚岩(原象鼻岩)、酋長岩、九份山城、水湳洞聚落、無耳茶壺山、劍龍嶺、南雅奇岩、鼻頭角等皆在夕陽餘暉下閃耀著。
      0E4A3709
      0E4A3718
      0E4A3758

      享用海鮮小卷麵,在夕陽於潮境公園落下後,海釣船打開了船上的燈泡,吸引趨光的魚群前來,拉開夜釣活動的序幕。
      0E4A3772
      0E4A3800
      0E4A3821

      船長介紹了夏季基隆嶼海域常見的魚種,並提醒若釣到小魚需放回大海,以保護海洋生態,在船員的幫助與教導下,以秋刀魚為餌,甩出釣竿,讓魚餌於海面下20公尺處待命,等待魚兒上鉤。
      0E4A3879
      0E4A3890

      「有了!有了!」,感受到明顯的拉扯感後,賣力的轉動捲線器,一陣一陣的歡呼聲,從左舷傳至右舷,一隻又一隻的白帶魚與河豚被釣起,釣起滿船的漁獲,在九份山城的燈火下,滿載而歸。
      0E4A3918
      0E4A3950
      0E4A3954
      上一則
      淡水親子知性之旅:文化資產與女子教育
      風光明媚的淡水,是北臺灣在19世紀下半葉接軌世界的窗口,發達的國際貿易造就了淡水的黃金年代,西方的物品與思潮也透過貿易商、傳教士來到淡水、進入臺灣。臺灣第一間女子學校、第一間西式醫院、第一座高爾夫球場皆在淡水誕生,進而改變了整個臺灣社會的樣貌。假日與孩子一同遊淡水,到得忌利士洋行的淡水古蹟微型博物館,透過互動遊戲認識淡水的文化資產;實地造訪姑娘樓、牧師樓、馬偕紀念館等地,與孩子一同探討淡水開港對臺灣的影響;悠閒漫步滬尾藝文休閒園區、充滿童趣的淡海輕軌公共藝術,沉浸於新時代淡水的藝文氣息裡。1860年臺灣開港通商後,淡水一躍成為北臺灣最國際化的商港,吸引許多洋行來到淡水設立據點,位於淡水老街末端的得忌利士洋行,與德記、和記、怡記、寶順並列當年淡水五大洋行。得忌利士洋行除了從事國際貿易外,更是19世紀末臺灣航運界的巨人,掌握了這座島嶼對外的航運事業,使開港後的淡水蓬勃發展。這座別具歷史意義的洋行建築,是展示淡水過往繁華的絕佳地點。經過一年的籌備,「淡水古蹟微型博物館」常設展於得忌力士洋行內推出,集結了12處淡水的文化資產,包含淡水紅毛城、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淡水海關碼頭、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滬尾礮臺、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得忌利士洋行、淡水崎仔頂施家古厝、公司田溪程氏古厝、淡水日商中野宅、淡水木下靜涯舊居、滬尾小學校禮堂等代表性建築。微型博物館將展出的文化資產分成政治、軍事、商業、學習四種類別,並結合各自的歷史故事轉化為互動遊戲,以詼諧有趣的方式,讓小朋友透過遊戲彩蛋輕鬆認識淡水古蹟的小常識,引領孩子想像從前淡水的樣貌。步上真理街的斜坡道,進入真理大學的校園內,穿過財經大樓後,二棟百年紅磚建築在綠樹的襯托下更顯優雅,建築前方的庭園綠草如茵,林稍後方即是淡水河與觀音山。這兩座風格相近的迴廊式洋樓,分別是建於1906年姑娘樓與1909年的牧師樓。兩棟建築皆為吳威廉牧師親自設計督工,建材採廈門的磚材和福杉。姑娘樓最初是提供予臺灣第一間女子學校-淡水女學堂校長金仁理姑娘、婦女學堂校長高哈拿姑娘作為寓所,是見證臺灣近代女子教育的重要史蹟,現為真理大學校長室;牧師樓則是吳威廉牧師的寓所,其琴樓曾作為電影《不能說的秘密》之場景而廣為人知。位於姑娘樓、牧師樓一旁的白色建築是馬偕紀念館,為馬偕博士的故居,於1875由馬偕親自設計,西班牙式白堊孤廊建築,十分適合北臺灣潮濕多雨的氣候,馬偕在此結婚生子,與臺灣妻子張聰明一同在此生活,直至1901年病逝。馬偕在1872年搭乘得忌利士洋行旗下的「海龍號」輪船,由高雄出發抵淡水,展開了他往後數十年在北臺灣的傳道、授業、醫者之路。馬偕培育了許多臺灣宗教界、教育界、醫界的人才,且有感於臺灣婦女受制於社會重男輕女的觀念,創辦了淡水女學堂,開臺灣女子教育之先河。馬偕的妻子張聰明,也是為通曉英語的女子學堂教師,夫婦兩人皆是臺灣女性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參觀馬偕紀念館內部展覽需預約,請向真理大學校史館聯繫(02-2621-2121)張聰明曾在1879年底與馬偕一同返回其故鄉加拿大,沿途經廈門、香港、新加坡、印度、中東,在埃及遊覽了金字塔、去了耶路撒冷參觀哭牆,經亞歷山卓到了義大利,參觀龐貝遺跡、羅馬與梵蒂岡,再經由法國、英國抵達加拿大,與馬偕一起完成了加拿大的述職與募款活動後,再經美國、日本回到臺灣,使張聰明成為首位完成環球旅行創舉的臺灣女性。沿著淡水河濱的木棧道漫步,經過紅毛城後不久右手邊即是雪白色的滬尾藝文休閒園區,幾何對稱美的建築,呼應淡水拱型洋樓設計,吸引無數旅客前來參觀拍照。滬尾藝文休閒園區結合歐洲知名飯店、商場影城、花園廣場為一體。在商場飽餐一頓後,來到3樓的空中花園,與孩子一同在千坪草地席地而坐,遠眺八里左岸與觀音山,欣賞動人的淡水夕照。搭乘公車至淡海輕軌漁人碼頭站,踏入充滿幾米繪本元素的淡海輕軌系統,讓治癒人心的繪本角色陪伴您搭乘輕軌,《閉上眼睛一下下》,水藍色的輕軌列車即將啟動,通往夢鄉與溫暖的家。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