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來去漁港小鎮吹海風,北海岸港灣影視朝聖之旅

定位點
瑪鋉漁港的燈塔美景。
行程類型:
偶像劇追星、銀髮樂遊、親子同行、戶外踏青、秘境美拍、青春山海線-踏青走讀
旅遊天數:
一日遊
適合對象:
大眾、親子、情侶、銀髮族

推薦路線

Day

      遊程介紹

      定位點
      臺灣北海岸沿線以相間的岬角與海灣為特色,凹凸變化不僅帶來特別的地形景致,也造就大大小小的天然港灣,吸引遊人前往大啖海鮮、欣賞海景,更是許多劇組取景的首選。臺灣黑幫電影《山中森林》在瑪鋉漁港邊,進行激烈槍戰前的溫情談話;金馬 60 榮獲 4 大獎的贏家《老狐狸》,在東澳漁港邊安排一段青梅竹馬的告別戲碼;而《黑的教育》犯罪驚悚片則選定日出時分的水尾漁港迎來開放式結局。

      疾駛在美麗的藍色公路上,來場青春山海線影視朝聖之旅吧!走入電影中的精彩片段,讓五感獲得深深的療癒與滿足。

      《山中森林》:岸壁上相挺的黑幫情義
      01
      ▲ 瑪鋉漁港不算廣大,整齊停泊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船隻。

      萬里區的瑪鋉(ㄙㄨˋ)漁港即是大家口中的萬里漁港,位於瑪鋉溪出海口右側,日字型漁港停泊了不少漁船,多於近海活動或至臺灣最北點「彭佳嶼」海域作業。海港內風平浪靜,路旁堆疊大批捕蟹籠,可推估小型漁獲物的豐富多樣,以鰹、小卷、魩、鱙、蟹類為大宗。
      02
      ▲ 瑪鋉漁港即是「萬里漁港」,位於瑪鋉溪出海口右側。

      而臺灣黑幫電影《山中森林》的船上火拼情節便是在此取景,以夜晚的漁港為背景,大量捕捉光影投射海面的鏡頭。電影片段,成澔(邱勝翊飾)告別懷孕的女友,跪在瑪鋉漁港港邊請求大哥阿生(李康生飾)讓他加入復仇,只為報答一份自幼被照顧的恩情。夜晚的浪濤聲作為道上兄弟之間的談話背景,讓槍戰來臨前的平靜揉合了溫情與悲傷。

      《老狐狸》:青梅竹馬的港邊道別
      行經以「萬里蟹」為主角的螃蟹主題公園後,便能推知東澳漁港就在不遠處。突出的山岬、入海之岩礁形成天然的小漁港。

      勇奪第60屆金馬獎四大獎項的電影《老狐狸》中,初三時期沒考上北聯的楊君眉(戴雅芝飾)準備前往美國讀書,得知此消息的廖泰來(鄭暘恩飾)難掩失望,青梅竹馬就此別過,時隔數年兩人在餐廳相逢,一個成了生活優渥的商人妻子、一個在繁忙的餐廳做領班,彼此的臉龐都已不復以往。電影中年少的兩人談分離,昏黃的街燈打在海面上,海浪聲陣陣,便是在東澳漁港邊取景。

      03
      ▲ 東澳漁港距離野柳地質自然景觀公園僅數百公尺。

      北海岸的瑰寶,走入野柳的蕈狀岩奇觀
      鄰近東澳漁港的野柳地質公園長年受侵蝕、風化、地殼運動等作用影響,狹長的大屯山餘脈逐漸產生蕈狀岩、燭臺石、薑石群及壺穴等奇岩異石,受到國內外遊客歡迎,絕對是全家出遊的好地點,一起和名聞遐邇的「女王頭」和其接班蕈狀岩「俏皮公主」合照打卡,感受自然的鬼斧神工吧!此外,萬里區擁有傑出的捕蟹產業,深秋時節,附近的活蟹假日市集、海產店人潮絡繹不絕,遊逛完野柳地質公園,一定要嚐嚐鮮美的漁村料理。
      04
      ▲ 外型與蘑菇相似的蕈狀岩,受到風蝕作用而產生。

      👉 閱讀更多:野柳地質公園園區介紹

      《黑的教育》:破曉之際,港邊水天一色的開放結局
      從萬里跨到金山,水尾漁港是民眾垂釣、賞月的好去處。位於員潭溪出海口北方,水尾漁港為獅頭山山腳下的小漁村,也是新北市政府開放的12處垂釣區之一,金山八景之一「水尾泛月」即在此,鄰近海域海象平靜,夜間月光倒映海面的景象如詩如畫。
      05
      ▲ 水尾漁港是是新北市政府開放的12處垂釣區之一。

      👉 閱讀更多:新北市12處漁港垂釣區

      犯罪驚悚片《黑的教育》看中水尾漁港的寧靜,以依傍海港的海產店作為地方角頭「喬事情」的據點。最後一幕,主角群王鴻全(蔡凡熙飾)、張博偉(朱軒洋飾)、韓吉(宋柏緯飾)三人從海鮮餐廳裡步出,天際呈魚肚白,在激烈的「教育」後犧牲了三根手指,渾身是血、跌跌撞撞,曾經的好友各自朝不同方向走去,迎來開放式結局。
      06
      ▲ 水尾漁港邊,在烈陽下相互遙望的兩座燈塔。

      穿越一線天,探訪金山神秘海岸
      朝聖完拍攝場景,還能順遊鄰近的秘境景點「神秘海岸」,除了走上水尾漁港邊的木棧階梯、經一線天抵達,也能從獅頭山公園的中正亭進入。不僅有豐富多樣的海蝕岩礁,春夏交際還有機會看見綠石槽。沿著海岸線漫步,映入眼簾的「燭臺雙嶼」和由獅頭山上俯瞰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呢!

      👉 小提醒:探訪神秘海岸請注意海象變化、留意自身安全,若發布颱風警報、風力達8級、浪高6公尺以上,則不得進入。
      07
      ▲ 春夏交際,有機會於神秘海岸一睹綠石槽美景。

      北海岸一向是電影取景的熱門地,在萬里蟹盛產的秋日時節,不如安排一趟影視與美食的朝聖之旅吧!一面吹海風,一面大啖海鮮,探索每個小漁港的特色風景。
       
      day01
        上一則
        微笑山線-山林茶香日
        古稱三角湧的三峽,是由三峽河、大漢溪、橫溪匯流成的三角平原,三峽自清代起即是新莊與桃園大溪之間的水陸交通樞紐,三峽山區豐富的山林資源如大菁、樟腦、煤礦、茶葉等使三峽持續興旺,繁盛的商業活動造就了三峽老街的風華。來到三峽旅遊,首站拜訪清水祖師廟,欣賞經藝術家李梅樹整建後的東方藝術殿堂,在巴洛克式的老街品嘗美食後,沿著橫溪向山區前進,在微笑山線的成福山地區來場山徑探索、體驗從採茶到品茗的產業之旅。香火鼎盛的三峽清水祖師廟,草創於1769年,主祀起源於泉州安溪的清水祖師,廟宇以「五門三殿式」形制建造,1947年由時任三峽代理街長、藝術家李梅樹主持修復工程,邀請臺灣美術界、書法界、雕刻界、建築界的翹楚參與,在無數信徒與匠師們的犧牲奉獻,以精湛的工藝,成就了不朽的廟宇藝術,被譽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緊鄰清水祖師廟的三峽老街,自清代以來即是重要的商業中心,如今三峽老街的街屋主要是興建於日治時期的洋樓建築,巴洛克式的牌樓與綿延不盡的紅磚拱廊是三峽老街標誌性的景象,也是三峽過往榮景的證人。三峽老街匯聚了古蹟、美食和文化元素,街道上滿是了樟腦、染布、茶莊、中藥店和雜貨店,皆為清代、日治時期三峽地區的主要產業。走在古樸的老街中,買塊遠近馳名的三峽金牛角、品嘗古早味豆花,感受三峽的舊時氛圍與風華。駛入110號公路,由西向東沿著橫溪逆流而上,約莫20分鐘的車程即可抵達成福山步道,來場生態與產業之旅。成福山屬於新北市微笑山線的一環,與長壽山、十八羅漢奇岩、石門內尖山等群峰連成一線,組成土城與三峽的區界稜線。新北市微笑山線攜手天芳茶行,邀請大小朋友到三峽成福,在大自然環繞的小徑當中,認識茂密森林內植物的故事,並走入茶園,親自參與採茶、製茶到品茗的過程!三峽成福地區緊鄰橫溪,是新店安坑與三峽老街間的中繼點,鄰近的九鬮曾是茶菁交易中心,早年甚至比三峽老街還要熱鬧,「九鬮」這個特殊的地名來自為清代拓墾時,以「捻鬮」(抽籤)的方式進行土地的開墾分配,此地抽到第九股故被稱為「九鬮」,日治時期此地曾鋪設過輕便鐵道。跟著導覽老師漫步於成福路203巷,老師細數三峽山區的豐富生態,如晚上的煙火-碎花棋盤腳、平地四大神木(樟腦、榕樹、茄冬、楓香)、翡翠樹蛙等等的趣味知識與生活運用。以生動活潑的解說方式引領大家分辨青楓/楓香、千年芋/姑婆芋、筆筒樹/桫欏等森林內常見的植物。沿途經過成福煤礦場,是由三峽在地望族於1916年創辦,煤礦曾是三峽十分重要的產業,成福煤礦場的採礦事業於1983年結束,煤礦場辦公室、礦坑口土地公廟、煤礦宿舍等建築仍保留至今。下雨了!拿起姑婆芋當雨傘,成為森林裡的小龍貓。自日本時代開始製茶,三峽天芳茶行至今已交棒予第五代,是三峽在地的製茶世家,三峽的茶葉產業萌芽自200多年前,多山的地形與潮濕的氣候提供了茶園良好的環境,日治時期三峽茶曾以「日東紅茶」品牌在國際上紅極一時,1949年三峽被規劃為綠茶產區,全盛時期佔臺灣綠茶總產量超過4成,最為出名的產品即是「龍井」與「香片」。1950-70年代,製茶與採煤礦是三峽山區經濟發展的兩大火車頭,甚至有不少礦工下班後會到茶園兼職採茶補貼家用,1990年代受到進口的低價茶葉擠壓,三峽茶產業日趨沒落。天芳茶行在這波衝擊之下仍持續經營,透過製茶競賽、優良茶競賽闖出新天地,至今已榮獲16次碧螺春比賽冠軍。如今的三峽茶以碧螺春、龍井最為知名,另有蜜香紅茶、白茶、包種與東方美人等等。將沸水注入茶碗,讓茶葉緩緩在熱水中舒展開來,溫暖茶湯療癒身心。「三連拍喔三連拍喔!」,來三峽旅遊的標準三連拍姿勢:一心(💚)二葉(✌️)三角湧讚(👍),趣味呈現三峽的茶葉採摘文化。戴上斗笠、提起採茶籃,進入茶園尋找「一心二葉」,三峽的茶樹為青心柑仔種,色綠味甘,最適宜製作龍井茶,青心柑仔每週可採摘一次嫩芽,比起包種與文山須40天,清心柑仔可謂是最適合採茶體驗的樹種,尋找茶園內一心二葉狀的嫩芽,小心翼翼地將每片茶葉親手收入簍中,製成最甘甜的茶湯。炒菁、揉捻、烘乾是製作綠茶的關鍵步驟,每個階段的溫度和時間掌控都對最終的茶葉品質產生深遠影響,這些細節是製茶師傅寶貴的知識和經驗所在。運用炒菁後的茶葉排列出可愛的圖案,在經揉捻過後獲得自己手做的好茶,讓茶香隨著三峽山區的雲霧蔓延。
        下一則
        河海音樂季:淡水漁人碼頭
        淡水,曾是19世紀臺灣開港後最繁華的港口,如今以豐富的歷史古蹟、特色小吃、浪漫夕陽聞名,是新北最熱門的觀光景區,名列「台灣觀光100亮點」之一。夏季造訪淡水,從捷運淡水站出發,搭配老街漫遊、單車追風或搭乘淡海輕軌,一路逛到漁人碼頭,參加「河海音樂季」。當夕陽緩緩落入海平面,金紅晚霞染滿天空,現場Live演出接續登場,用音樂點燃熱情,一起嗨到星光滿天!搭乘捷運來到淡水站,車門一開,觀音山的壯闊山景映入眼簾,迎面而來的海風,瞬間拂去城市的喧囂與壓力。走出捷運站,轉個彎就是熱鬧的淡水老街。從淡水經典的阿給、魚酥、鐵蛋,到藏身巷弄的古早味餅舖、北海岸特有的石花凍,再到近年不斷推陳出新的創意料理,樣樣誘人。在港邊找間小店坐下來,一碗刨冰、一杯冰咖啡,是夏日限定的淡水享受。沿著金色水岸自行車道,騎向淡水漁人碼頭,途經淡水紅毛城等古蹟,感受歷史餘韻。遠望淡水河左岸的觀音山、臺北港,在傍晚前抵達淡水漁人碼頭。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右岸的淡水漁人碼頭,舊名淡水第二漁港,碼頭設計巧妙,能隨潮汐浮動,最多可停泊150艘漁船,景象壯觀。沿著原木棧道漫步賞景,欣賞淡海夕照的絕美景緻。📽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在淡水漁人碼頭設立了觀光即時影像,不間斷直播漁人碼頭的美景!漁人碼頭的地標,無疑是橫跨港口的「情人橋」,這座於2月14日情人節啟用的單面斜張橋,全長165公尺,以白色風帆造型設計,優雅地橫跨港口,連接原木棧道與觀光漁市,與港內停泊的漁船相映成趣,營造濃厚的海港風情。隨著夕陽為橋身鍍金,港灣裡的船影隨波搖曳,浪漫氛圍漫延整座海港。在站情人橋向市區望去,建造中的淡江大橋氣勢恢弘,由「曲線女王」知名建築師札哈·哈蒂所設計,高達211公尺高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完工後將連結八里與淡水,是漁人碼頭的明日之星。位於碼頭東南東的漁人舞臺,是全臺第一座海港livehouse,以觀音山與淡海夕照為天然背景,是臺灣原創音樂的搖籃之一,透過海洋獨立音樂大賞與固定的展演,孕育出眾多優秀的臺灣音樂人才。在淡水金色海岸的映襯下,樂團們接力登上漁人舞臺,奏響屬於夏日的篇章。作為新北市河海音樂季三大主舞臺之一,這裡匯聚原創樂團的聲音與創作力,並結合多元市集與美食餐車,讓樂迷、旅人盡情沉浸於樂團們精彩的演出,是臺灣夏日必訪的音樂盛典​​​​!熱力四射的河海音樂季落幕後,搭上淡海輕軌與漁人碼頭道聲再見,水藍色的列車在夜色中穿梭於淡水海濱與里山,是時候「閉上眼睛一下下」,讓激昂的心緒靜靜沉澱,在心底反覆回味淡水的風景與音樂季的餘韻。
        也許你想看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