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遊程精選
當期強推
路線怎麼安排?
當期推薦你這樣玩
將新北好玩路線一網打盡
- 微笑家山-平溪孝子山天燈遊新北市的微笑山線,串聯了樹林、鶯歌、三峽、土城、中和、新店、石碇、深坑到平溪的淺山地區,推廣都會區的居民走入住家附近的山林。平溪區就位在這條微笑曲線的最右端,以天燈享譽國際的平溪,擁有深厚的礦業文化、多條精彩的登山步道。搭乘臺鐵平溪線或臺灣好行795木柵平溪線來到平溪車站,挑戰孝子山90度的垂直登山步道,深入平溪與菁桐,學習製作天燈、參觀一見.菁桐古美術生活,探索平溪的人文風光。 平溪的主要聚落位於基隆河上游的河谷地,河流南岸則矗立著20多座獨立山頭,俗稱二十四孝山,其中孝子山、慈母峰、普陀山等最為知名,各個山頭的高度落在海拔300~500公尺之間,山勢不高卻十分陡峭,在導覽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孝子山最令人壯觀的路段。 望著眼前近乎垂直的登山步道,不由得被這巍峨石峰所震懾。克服內心的恐懼,踏上由在地居民與老榮民打造的懸空鋼梯,一步一步踩穩,踏實向天空邁進。 ❗️有懼高症者不建議攀登此段登山步道。 登上360公尺高的孝子山山頂,遠眺平溪、菁桐等鐵道小鎮與綿延不段的山脈稜線,後方可見到同為獨立山峰的慈母山、普陀山,氣勢磅礴。 👉孝子峰山頂空間僅能同時容納5-6人,如遇登山人潮較多時,請互相禮讓。 結束波瀾壯闊的孝子山登山行,回到平溪車站,走入藍白配色的小希臘餐廳,用店家主打的超大小卷米粉、桂花咖啡等美食,滋補登山後的辛勞。 來到平溪老街上的微笑山線據點-慢慢來咖啡,學習製作天燈的技法。來到平溪,不再只是單純的放天燈,在天燈師傅的教學下,一顆顆天燈在眾人的巧手下逐漸成形。 以環保為出發點,平溪天燈的製作,從紙張、框架到黏著劑,都改採用可回收、可分解的材質,讓天燈這項代表平溪、代表臺灣的文化意象,在淨零碳排的全球共識下,持續帶著眾人的願望,飛向天空。 走下菁桐車站前方的斜坡道,典雅的日式建築坐落於基隆河畔,此一建築的前身為平溪黑金時代的第一大企業-臺陽礦業的平溪招待所。始建於1939年,招待所建築與戶外庭院廣達600餘坪,是臺灣罕見的大型書院造建築,設有貴賓室、會議廳、食堂、澡堂、康樂室、撞球室、圖書室等設施,是當年平溪地區首屈一指的娛樂場地。 隨著平溪停止採礦,招待所也隨之關閉。2003年招待所被指定為古蹟,目前由會展公司接手,歷經修復後成為「一見.菁桐古美術生活」私人美術館,內部陳列各具巧思的藝術品、推廣平溪輝煌的礦業歷史。透過專業導覽員的解說,細品建築內的三長廊、三玄關、六天花板,徜徉於和式美學的世界裡。 👉目前一見.菁桐古美術生活採預約制,可先在線上預約參觀時段。
- 2025九份紅燈籠祭二日遊昔日因金礦而興的九份,今朝以旅遊再現光芒。基隆山下的九份,聚落建於層疊的山勢上,形成特殊的「丰」字道路,大紅燈籠高懸於石階兩旁,獨特的懷舊氛圍,吸引無數海內外旅客前來造訪,名列「台灣觀光100亮點」。每年的九份紅燈籠祭,山城燈火如夢似幻,最適合換上旗袍、提起燈籠,到九份來場2天1夜的復古漫旅,細品山城。 2025九份紅燈籠祭 2025九份紅燈籠祭,於6月14日至7月13日點亮山城。今年以「九份地底有條黃金龍」為主題,設置了多個燈光裝置,打造融合九份地景與文化的視覺饗宴。週末的午後來到九份城隍廟對面的紅燈籠祭服務中心-基山里民活動中心報到,領取祈福卡、租借古裝、組裝提燈,沿著輕便路蜿蜒的山徑,漫步在九份的紅燈籠海之下。 🏮週末提燈夜遊活動報名 建於1930年代的昇平戲院,曾是日治時期臺灣規模數一數二大的戲院,足見淘金熱潮時九份的繁華,戲院前與豎崎路交叉的廣場,有著九份最璀璨的紅燈籠海,宛若山城的迎賓大廳般,華麗的令人目不轉睛。 沿著輕便路續行,道路左側是今年紅燈籠祭最吸睛的亮點-「燈龍」,長達20公尺的燈「龍」,沿著道路蜿蜒盤旋,為九份注入滿滿福氣!順著燈龍的指引,前往三大必拍打卡點:五番坑公園《祈福田》、金山岩《籤願心燈》、豎崎路小公園《夜色九份》。 🏮每日亮燈時間為18-22點 五番坑口《祈福田》,每一盞燈籠都乘載人們的願望。將寫滿心願的祈福卡以紅繩繫上,讓祝福於溫暖的光影中飄揚。 金山岩《籤願心燈》,結合金山岩月老信仰與科技互動,按下互動裝置的按鈕,抽一隻科技籤詩,查看今年的愛情運勢! 茶樓林立的豎崎路,設置了《夜色九份》展示了九份的礦業歷史,與豎崎路兩旁的燈籠相互輝映,是九份最經典的打卡熱點。 參加完紅燈籠祭後,如有餘力,可再挑戰基隆山步道,從更高的視野欣賞九份!基隆山海拔588公尺,山形高聳獨立,是瑞芳地區的地標,又名為「大肚美人山」。步道登山口距離九份老街口約350公尺,登上基隆山回望九份,黃金山城就在腳下閃閃發光呢! 在靜謐的山城悄然入睡。二日上午,於九份老街探索美食,沿山坡緩緩向上的九份老街,街道中匯聚各式店家,除了經典的芋圓、草仔粿等九份經典小食之外,還有許多藏身於高低階梯間的秘境餐廳,在山海相伴的風景中,享受一段美好的早午餐時光。 🏮紅燈籠祭期間,電話訂房時說出通關密語「我要參加九份紅燈籠祭」,即享合作民宿95折優惠。 飽餐之後,拾階而上來到九份聚落的至高點-天公廟開成殿。站在廟前廣場將九份與北海岸的山海美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旅程的最後,來到距離九份車程約15分鐘的不厭亭,名取自李白詩句「相看兩不厭」。一面眺望雙溪,一面俯瞰瑞芳與猴硐,遠方山巒起伏、102號公路蜿蜒其中,陶醉在飄渺如畫的雲海裡。
- 漫遊山海線,雙溪貢寮低碳輕旅行「漫遊山海線」著眼於低碳旅遊,整合牡丹十三層親水公園、雙溪落羽松秘境、魚行驛站及貢寮環保公園,以鐵路、公車、自行車等綠色運具連接遊憩據點,並以統一的橘色指標牌為視覺設計,串起東北角青春山海線與猴硐礦業聚落。從古樸的雞母嶺出發,造訪漫遊山海線上各個重要景點,深度探索雙溪與貢寮的魅力。 位於貢寮區西北山林地的雞母嶺,是座擁有200多年歷史的古樸山村,曾是淡蘭古道北路上的重要據點,這座雉雞、竹雞成群的山嶺,在先民在辛勤的拓墾下,曾開闢出廣達200甲的水梯田,是雞母嶺最具代表性的景觀。 臺灣進入工商社會後,雞母嶺與臺灣多數農村面臨一樣的挑戰:人口外流。1987-1991年,雞母嶺逐漸廢耕水梯田,農村隨之凋敝。不捨家鄉產業沒落的蕭家兄弟,決定回到雞母嶺,進行水梯田復育、整理聚落周遭的古道與埤塘。 遇見雞母嶺採預約制,詳見遇見雞母嶺官方網站 蕭家復育水梯田的努力也獲得水土保持署的支持,協助擴大水梯田景觀復育,讓雞母嶺再展風華。 跟著蕭大哥穿梭在山村裡的保甲路,探訪廢耕之後出現的次生林。走上歷史交會點,在淡蘭古道山境上,踏尋過往的足跡,展望未來復甦的風景。 使用筆筒樹枝古法製作的磨泥器,將57號地瓜磨成泥,製作美味可口的蕃薯粿。享用樸實美味的割稻飯,細細品味雞母嶺的山林生活。 從雞母嶺到牡丹,來到漫遊山海線的第一站:十三層親水公園(三貂親水公園)。位於牡丹溪中游,鄰近燦光寮古道、金字碑古道,周圍山林綠樹環抱,綠意盎然。在封溪護魚的政策下,牡丹溪孕育出豐富的水生動植物,如苦花、溪哥、石賓等魚類,是夏日消暑好去處。 落羽松秘境位於牡丹至雙溪之間的鐵道旁,位於市道102號與五分街交界處,原為臺鐵改道後遺留的腹地,現種植有大片的美麗的落羽松,並設有無障礙坡道、架高的觀景平臺。因緊鄰現有臺鐵軌道,可捕捉臺鐵各型列車從落羽松林旁呼嘯而過的畫面,是鐵道迷必訪的夢幻景點。 魚行驛站位於雙溪區魚行里,是臺2丙線上行經雙溪、貢寮間的必經之地,1970年代為煤礦場倒煤渣之灘地,後因公路開通回填成綠地。魚行驛站現整合土地公廟、瞭望臺與座椅,可欣賞蜿蜒的雙溪與群山環繞的景色。 貢寮環保公園位於貢寮老街西側,與貢寮火車站隔著雙溪相望。貢寮環保公園以原自然地貌為基底,重新設計景觀步道與排水道,串聯整體園區動線,成為漫遊山海線上的休憩亮點。 落羽松是貢寮環保公園的一大特色,搭配黃金風鈴木及原生喬木構成四季景致。每逢秋冬,池畔落羽松披上紅妝,與生態滯洪池相輝映,是公園最迷人的畫面。 參觀完漫遊山海線的四大景點,旅程的最後來到貢寮環保公園旁的貢寮老街,入口處立有Q版山豬圖案的牌樓迎接旅客。貢寮舊稱槓仔寮,「槓仔」為巴賽族語的「陷阱」一詞,牌樓上的山豬圖案即是傳遞了此原住民狩獵文化。 貢寮老街曾是淡蘭古道北路的重要商業據點,但在北迴鐵路、新公路開通後逐漸沒落。近年來在地方創生計畫的推動下,貢寮老街陸續開設了有機書店、咖啡店、文創空間及工作坊,為老街注入嶄新的活力。走進貢寮街有機書店,細品一杯暖飲,任由時光靜靜流轉。
新北騎旅
騎上單車,
穿梭蔚藍海岸、
探索都會水漾,
這次不依靠電力,
只靠體力。
也許你感興趣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