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三峡北大特区

定位点
图书馆与台北大学石碑

三峡位处三溪汇聚之地,自古即为重要的水路转运中心,自清代中期以降形成繁荣的街市,拥有巴洛克风的老街,以及有「东方艺术殿堂」美誉的清水祖师庙,是三峡文化厚度的具体展现。

1990年代,中兴法商学院独立设校,选址於三峡,「台北大学特定区」随之成型。北大特区以棋盘式街道与绿意轴带做规划,打造宽阔的艺术人行步道,结合台北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形塑出与双北旧市区截然不同的宜居氛围,成为三峡旅游的崭新亮点。随着三莺线捷运通车在即,来到北大特区观光将更加便利!

游客於校园内休憩


国立台北大学
前身为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的台北大学,2000年时於三峡正式启用新校址,广达60公顷的优美校园,特意保留了许多原有的景观绿地。「见湖如见心」,由圣严法师命名的「心湖」,就位於校园的中心,2公顷的湖面汇集了刘厝埔圳的水源,吸引许多水鸟、水生植物栖息其中,环绕心湖漫步,洗去城市的喧嚣,静心欣赏天鹅的舞姿。

自图书馆远眺心湖
心湖上的黑天鹅
台北大学校园地图

(校园地图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由各学院建筑与图书馆围绕的中央草坪,是台北大学的迎宾大道,绿意盎然、气氛开阔,是亲子同游、野餐玩耍的好去处。校园西南角毗邻三峡地标鸢山,校方在此设立「飞鸢广场」做为学校精神的象徵。横跨飞鸢上方的三莺线捷运桥,特别融入仿砖砌拱型设计,命名为「思古回廊」,三峡的过去与未来在此交织出美丽景致。

自图书馆回望大草皮
鸢飞广场与三莺线捷运

喜爱欣赏建筑的旅客,台北大学中轴线上图书资讯大楼是校园内不可错过的地标,有着如猫头鹰一般睿智的外观,以多条空中廊道连接南北两栋RC建筑,设计现代而通透,东临中央草坪,西可眺望心湖与鸢山。

猫头鹰造型的图书馆
图书馆空中廊道

北大校内特色店家
阿默蛋糕北大实习商店,不仅是台北大学唯一拥有彩绘墙面的创意空间,更是一处由学生全权经营、实践商业精神的场域。「北大峡午茶」是北大商店上山走访三峡茶农,严选手采的碧螺春绿茶与蜜香红茶,搭配上经典的阿默蛋糕的礼盒,包装融合在地文化资产-清水祖师庙设计,展现青年创意与地方连结,是北大最具代表性的伴手礼。
阿默蛋糕北大实习商店
阿默蛋糕北大店彩绘墙面

阿默蛋糕北大峡午茶

坐落於心湖会馆2楼的Papershoot Café 纸相机咖啡馆,店内提供品项丰富的饮品与轻食,亦可向店家租借轻薄的纸相机,体验四种复古滤镜的拍摄乐趣。午後与好友们在咖啡店内享用美味餐点,拿起纸相机拍摄彼此的笑容,既惬意又充满趣味。
PaperShoot Café 北大店美味餐点
外观选择多样的PaperShoot
以PaperShoot互拍
PaperShoot实拍人像

北大特区的金氏世界纪录
台北大学校门口前方的学勤路,竖立着一座闪耀的金氏世界纪录碑,见证了2010年一场创意大爆发!由北大特区与莺歌陶瓷博物馆联手举办的马赛克拼贴创作,成功缔造「最多人同时创作马赛克」的世界纪录,令人津津乐道。
最多人同时创道马赛克的金氏世界纪录牌


北大特区为横跨三峡与树林的宜居生活圈,走在绿树成荫的学勤路,沿途映入眼帘的是由孩童创作的马赛克拼贴,长达1.2公里的人行艺术大道,沿路欣赏海洋公园、树林万坪公园里的公共艺术,感受特区内的生活美学!

北大特区艺术大道
远雄海洋公园
树林区景观休憩公园(万坪公园)拐杖糖装饰

北大特区特色店家
北大特区吸引了许多年轻的新居民,也带来了饮食文化上的改变,位於国际一街的享聚餐酒馆,提供炖饭、义大利面、披萨、排餐等精致餐点与多种调酒,舒适的空间内有歌手驻唱、投影幕播放运动赛事,是深受台北大学学生、特区居民喜爱的聚餐好地点。
享聚餐酒馆美味餐点
享聚餐酒馆驻唱歌手


上水朴石火锅是北大特区的知名火锅店,大面积的落地窗与庭院造景,打造出宽敞通透的用餐环境,以日系、台系的汤头为主打,将高品质的肉品放入沸腾的锅内,5秒钟入口即化。

上水朴石四大特色锅
上水朴石酸菜白肉锅

北大特区年度活动
2018年起,台北大学於心湖四周广植数百株吉野樱,每年三月樱花盛开时,总是吸引众多人潮前来赏樱,俨然成为三峡区着名的赏樱景点。台北大学校方也在2024年起举办樱花季,甚至将热气球找入校内,赏樱之余还可以欣赏热气球,成功带起三峡的旅游话题。
台北大学樱花季(国立台北大学提供)
(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台北大学樱花季热气球(国立台北大学提供)
(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三峡的茶叶以碧螺春最为知名,台北大学与新北市农业局年年合作办理三峡绿茶季活动,以野餐派对的形式,结合三峡高品质碧螺春及食农教育体验,一起在校园内野餐、逛市集,品嚐在地特色好茶。
三峡茶农於绿茶祭合影(国立台北大学提供)
(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三峡绿茶祭(国立台北大学提供)
(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每年12月,北大特区会举行耶诞点灯仪式,随着耶诞灯饰亮起,整条学勤路与北大校园瞬间被浪漫氛围包围,成为冬季限定的梦幻场景。漫步其中,感受北大特区浓浓的圣诞气息。
北大耶诞城(国立台北大学提供)
(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上一则
台湾观光100亮点:莺歌
陶土之美,在莺歌烧出了文化的光与热。两百余年的制陶历史积累出深厚的工艺根基,走过产业转型的风雨,如今的莺歌不仅是陶瓷工业的重镇,更是新北市的艺术文化泉源。来到名列交通部观光署「台湾观光100亮点」的莺歌陶瓷老街,亲自体验陶艺手作之美;散步到2025年4月开幕的新北市美术馆,在当代艺术与地方文化之间,激荡灵感的火花。莺歌与陶瓷产业莺歌位於大汉溪的北岸,与三峡遥遥相望,台铁莺歌车站是这座陶瓷之都的交通枢纽,此站过去曾是以煤炭转运为主的车站,负责运送三峡山区开采的煤矿。今日的莺歌则以陶瓷、艺术为名片,转型为观光旅游的胜地。莺歌制陶历史可追溯至200年前,莺歌拥有黏土、充足的柴薪与煤矿资源、大汉溪水路运输等天然条件,得以发展陶瓷产业。莺歌制陶的全盛时期,林立的工厂烟囱曾是莺歌代表性的风景。莺歌陶瓷老街位於尖山埔街、育英街与重庆街之间的街廓。经新北市政府整建後,原本的旧窑厂华丽转身为陶瓷专卖店、艺术工作室、DIY教室与展售中心,成为台湾体验旅游的先驱者。沿街走来,亲子在手拉胚教室中欢笑互动,是莺歌最具温度的生活风景。位於陶瓷老街的南面,新北市立莺歌陶瓷博物馆聚焦於台湾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呈现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轨迹。陶瓷博物馆与莺歌蓬勃的陶艺社群积极互动,推动莺歌文化观光建设、国际陶艺文化交流,是探索莺歌陶艺魅力的绝佳选择。新旺集瓷DIY体验开业於1926年的新旺集瓷,见证了近百年来莺歌制陶产业的辉煌与创新,身为莺歌第一家通过中央评监的观光工厂,新旺集瓷透过改造自家的制陶工厂,打造出宽广明亮的DIY体验区、轻食咖啡区与展售空间,重塑陶艺的「生活感」。除了自有品牌的瓷器,也推广台湾与日本的艺术家作品。新旺集瓷犹如一座活的陶艺时光机,工厂内保留瓦斯窑、脚踢辘轳等古董设备,让游客重返早年的陶艺时代。馆内DIY区分为手拉坯、手捏陶、釉上彩绘、拼贴马赛克等四大体验空间,在陶艺老师专业且亲切的引导下,亲手打造充满个性的作品,更迷人的是,工厂窗外就是铁道,当您专注於手拉坯时,火车也正伴你同行。新北市美术馆2025年正式开幕的新北市美术馆,是莺歌的新艺术地标。美术馆坐落於莺歌溪与大汉溪汇流的新生地,银白色建筑外观取材自河岸常见的芦苇意象,以高低错落的管状线条勾勒出芦苇随风摇曳的姿态,通透开放的空间让美术馆融入河岸地景,成为兼具开放性、互动性的美学聚落。新北市美术馆园区涵盖本馆、新美聚场、新美聚所与户外园区,让不同的艺术型态在合适的空间发光。户外园区设有数座公共艺术,其中最醒目的是高达15公尺的橘红色立坏,致敬莺歌的陶瓷文化。新北市美术馆广阔的户外园区,不定期举办艺术市集、音乐会、舞蹈演出与烟火大会等活动,为莺歌注入源源不绝的艺术活力。莺歌从窑火炽热的工业时代,一步步走向以陶艺与美学共融的艺术镇,随着未来三莺线捷运的通车,精彩将持续展开。
下一则
新北自行车道 ONE to TEN
新北市拥有丰富多元的地景,从北海岸湛蓝的青春山海线、乘载矿业记忆的漫游山海线、到都会地区的河滨绿意,每一处都有独特的风景与故事。骑上自行车,以最写意的节奏,在新北市开展低碳旅行!新北市已在全市29个行政区都设立了Youbike公共自行车,并於观光区广设自行车道,让单车旅行更加便利、安全。观光旅游局精选10条自行车道,让我们从1骑到10,One to Ten,用双轮骑遍新北、发现城市的多样之美!1.万金自行车道从万里翡翠湾出发,向金山中角湾前行!万金自行车道全长约15公里,车道由柏油与木栈道铺设而成,沿途有绿荫相伴、海风轻拂。造访水尾渔港、磺清大桥等景点,欣赏由田园风光与湛蓝海岸线交织的风景。在万金自行车道尽情挥洒汗水後,走入金山老街品嚐在地小吃;傍晚投宿温泉饭店,一池暖汤彻底松开每寸疲惫。 2.双溪区自行车道双溪区自行车道全长约6.2公里,在绿意盎然、空气清新的平林溪流域享受骑单车的乐趣。从双溪火车站出发,沿途造访双溪莲花园、软桥段亲水公园、林家古厝、连举人古厝等景点。双溪区自行车道平稳好骑,适合亲子一同骑行,在清澈见底的溪畔,赏花、观鱼,戏水,是放松心情、享受自然的最佳选择。3.三貂角(旧草岭环状自行车道)自福隆车站租用电辅车,进入旧草岭环状自行车道,展开一趟20公里长的山海之旅。首先进入旧草岭隧道,在《丢丢铜仔》的音乐声中,从新北贯通至宜兰,在隧道尽头的那道光,化为壮阔的太平洋後,在龟山岛的陪伴下,於山海之间的自行车道骑行,来到台湾本岛的极东之角:三貂角灯塔,打卡拍美照、欣赏无边无际的湛蓝海洋。再次启程,穿过马岗与卯澳渔村的石头厝,最终返回福隆车站大吃老字号的福隆便当。 4.石门(湾塔自行车道、双湾自行车道)石门区是青春山海线的中心点,也是台湾本岛最北方的行政区,来到石门,造访地标石门洞与本岛最北端的富贵角,再沿着湾塔自行车道、顺接双湾自行车道,在海风助推下,朝白沙湾、浅水湾骑去。连骑湾塔自行车道与双湾自行车道,12公里的路程,在沿着海滨兴建的木栈自行车道上,饱览老梅石槽的藻礁潮间带、麟山鼻的风棱石与白沙湾的细致沙滩!5.五股(二重环状自行车道)二重疏洪道是大台北地区防洪计画下的重要工程,一期工程於1984年完成,大幅改善淡水河流域的水患问题。新北市政府陆续在二重疏洪道内建设了多处运动场与游乐场地,如新北大都会公园,并规划了二重环状自行车道。环状车道全长约20公里,横跨五股、芦洲、三重等行政区,沿途能造访五股湿地生态园区、微风运河、空军三重一村、重新桥观光市集、新北大都会公园等景点。6.鹿角溪人工湿地(大汉溪左岸自行车道)从废弃掩埋场转型为16公顷的生态天堂,鹿角溪人工湿地是大汉溪的水质守门人,也是候鸟与水生植物的家园。这里也是大汉溪左岸自行车道的一环,大汉溪左岸自行车道全长24.7公里,向上游骑行可到莺歌的新北市美术馆、鸢山堰;往下游穿越各大河畔湿地,可抵达新庄庙街、新月桥,是一条集艺术、人文、生态於一身的水岸自行车路线。7.七汐自行车道旧称「水返脚」的汐止,介於台北与基隆之间,早期因基隆河水运兴盛,发展出以茶叶与山区货物集散为主的繁荣市镇。基隆河以蜿蜒曲折的河道地形闻名,七汐自行车道便是沿着基隆河兴建。从基隆七堵到新北汐止,沿途最吸睛的地标为造型如麦克风的「星光桥」;衔接汐止与七堵的五堵隧道,则是兴建於日治时期的台铁旧隧道,砖造的圆拱型隧道,经修缮後再显风华,骑自行车穿过隧道,就能从新北汐止直达基隆!8.八里左岸自行车道位於淡水河出海口左岸的八里,拥有河海交会的辽阔景致,最适合以单车漫游。顺着八里左岸自行车道悠闲骑行,从观音坑出发,穿过有如一道长虹般的关渡大桥、美食汇聚的渡船头老街,直至台湾第一座考古博物馆:十三行博物馆。沿路公园绿地遍布,其中,以淡水河为背景的红色的「BALI」地标是网美的最爱打卡点。午後,选间咖啡馆歇息,喝杯左岸咖啡,或到老街来份酥脆双胞胎与炸海鲜,享受八里慢活时光。9.九份骑单车来到九份,是场翻山越岭的挑战,循着市道102号骑行,从瑞芳出发,依蜿蜒的山路奋力向上,往山坡上的黄金山城迈进,抵达九份後可漫游老街、品茶赏景。如有余力,不妨续沿102号公路往双溪,公路沿途山峦起伏、视野辽阔,远望基隆山、金瓜石、北海岸,在取自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的不厌亭,欣赏那通往云海的笔直公路。📹九份即时影像,带您欣赏九份山城的美景、观看即时天气10.十分沿着市道106号进入平溪,这个位於基隆河上游的产煤之乡,如今以天灯闻名世界,骑着单车造访沿线的铁道小镇,菁桐、平溪、岭脚、望古、十分,不时能见到乘载愿望的天灯冉冉升起。走过四广潭吊桥、观瀑吊桥,欣赏基隆河河谷中独特的壶穴地貌与眼镜洞瀑布的柔美水线,最终来到台湾规模最大的瀑布-十分瀑布,尽情吸收负离子。📹十分瀑布即时影像,欣赏瀑布磅礴的气势、观看即时天气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