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三峡北大特区

定位点
图书馆与台北大学石碑

三峡位处三溪汇聚之地,自古即为重要的水路转运中心,自清代中期以降形成繁荣的街市,拥有巴洛克风的老街,以及有「东方艺术殿堂」美誉的清水祖师庙,是三峡文化厚度的具体展现。

1990年代,中兴法商学院独立设校,选址於三峡,「台北大学特定区」随之成型。北大特区以棋盘式街道与绿意轴带做规划,打造宽阔的艺术人行步道,结合台北大学优美的校园环境,形塑出与双北旧市区截然不同的宜居氛围,成为三峡旅游的崭新亮点。随着三莺线捷运通车在即,来到北大特区观光将更加便利!

游客於校园内休憩


国立台北大学
前身为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的台北大学,2000年时於三峡正式启用新校址,广达60公顷的优美校园,特意保留了许多原有的景观绿地。「见湖如见心」,由圣严法师命名的「心湖」,就位於校园的中心,2公顷的湖面汇集了刘厝埔圳的水源,吸引许多水鸟、水生植物栖息其中,环绕心湖漫步,洗去城市的喧嚣,静心欣赏天鹅的舞姿。

自图书馆远眺心湖
心湖上的黑天鹅
台北大学校园地图

(校园地图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由各学院建筑与图书馆围绕的中央草坪,是台北大学的迎宾大道,绿意盎然、气氛开阔,是亲子同游、野餐玩耍的好去处。校园西南角毗邻三峡地标鸢山,校方在此设立「飞鸢广场」做为学校精神的象徵。横跨飞鸢上方的三莺线捷运桥,特别融入仿砖砌拱型设计,命名为「思古回廊」,三峡的过去与未来在此交织出美丽景致。

自图书馆回望大草皮
鸢飞广场与三莺线捷运

喜爱欣赏建筑的旅客,台北大学中轴线上图书资讯大楼是校园内不可错过的地标,有着如猫头鹰一般睿智的外观,以多条空中廊道连接南北两栋RC建筑,设计现代而通透,东临中央草坪,西可眺望心湖与鸢山。

猫头鹰造型的图书馆
图书馆空中廊道

北大校内特色店家
阿默蛋糕北大实习商店,不仅是台北大学唯一拥有彩绘墙面的创意空间,更是一处由学生全权经营、实践商业精神的场域。「北大峡午茶」是北大商店上山走访三峡茶农,严选手采的碧螺春绿茶与蜜香红茶,搭配上经典的阿默蛋糕的礼盒,包装融合在地文化资产-清水祖师庙设计,展现青年创意与地方连结,是北大最具代表性的伴手礼。
阿默蛋糕北大实习商店
阿默蛋糕北大店彩绘墙面

阿默蛋糕北大峡午茶

坐落於心湖会馆2楼的Papershoot Café 纸相机咖啡馆,店内提供品项丰富的饮品与轻食,亦可向店家租借轻薄的纸相机,体验四种复古滤镜的拍摄乐趣。午後与好友们在咖啡店内享用美味餐点,拿起纸相机拍摄彼此的笑容,既惬意又充满趣味。
PaperShoot Café 北大店美味餐点
外观选择多样的PaperShoot
以PaperShoot互拍
PaperShoot实拍人像

北大特区的金氏世界纪录
台北大学校门口前方的学勤路,竖立着一座闪耀的金氏世界纪录碑,见证了2010年一场创意大爆发!由北大特区与莺歌陶瓷博物馆联手举办的马赛克拼贴创作,成功缔造「最多人同时创作马赛克」的世界纪录,令人津津乐道。
最多人同时创道马赛克的金氏世界纪录牌


北大特区为横跨三峡与树林的宜居生活圈,走在绿树成荫的学勤路,沿途映入眼帘的是由孩童创作的马赛克拼贴,长达1.2公里的人行艺术大道,沿路欣赏海洋公园、树林万坪公园里的公共艺术,感受特区内的生活美学!

北大特区艺术大道
远雄海洋公园
树林区景观休憩公园(万坪公园)拐杖糖装饰

北大特区特色店家
北大特区吸引了许多年轻的新居民,也带来了饮食文化上的改变,位於国际一街的享聚餐酒馆,提供炖饭、义大利面、披萨、排餐等精致餐点与多种调酒,舒适的空间内有歌手驻唱、投影幕播放运动赛事,是深受台北大学学生、特区居民喜爱的聚餐好地点。
享聚餐酒馆美味餐点
享聚餐酒馆驻唱歌手


上水朴石火锅是北大特区的知名火锅店,大面积的落地窗与庭院造景,打造出宽敞通透的用餐环境,以日系、台系的汤头为主打,将高品质的肉品放入沸腾的锅内,5秒钟入口即化。

上水朴石四大特色锅
上水朴石酸菜白肉锅

北大特区年度活动
2018年起,台北大学於心湖四周广植数百株吉野樱,每年三月樱花盛开时,总是吸引众多人潮前来赏樱,俨然成为三峡区着名的赏樱景点。台北大学校方也在2024年起举办樱花季,甚至将热气球找入校内,赏樱之余还可以欣赏热气球,成功带起三峡的旅游话题。
台北大学樱花季(国立台北大学提供)
(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台北大学樱花季热气球(国立台北大学提供)
(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三峡的茶叶以碧螺春最为知名,台北大学与新北市农业局年年合作办理三峡绿茶季活动,以野餐派对的形式,结合三峡高品质碧螺春及食农教育体验,一起在校园内野餐、逛市集,品嚐在地特色好茶。
三峡茶农於绿茶祭合影(国立台北大学提供)
(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三峡绿茶祭(国立台北大学提供)
(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每年12月,北大特区会举行耶诞点灯仪式,随着耶诞灯饰亮起,整条学勤路与北大校园瞬间被浪漫氛围包围,成为冬季限定的梦幻场景。漫步其中,感受北大特区浓浓的圣诞气息。
北大耶诞城(国立台北大学提供)
(图片来源:国立台北大学)
上一则
「花团锦簇首选」目不暇给的赏花行
时近初春,在赏樱盛况交替期间,新北还有另一个代表作「杜鹃花」正恣意绽放;在新北市较常看见的品种就属乌来杜鹃、平户杜鹃及小叶杜鹃,花色有白、红、粉红、紫等,象徵吉祥如意和幸福美好;本篇将介绍多个适合赏花兼踏青的秘境景点,快带着相机一起出发捕捉浪漫吧!★私房推荐景点:【金山】台二线阳金公路至法鼓山【汐止】大尖山步道及茄苳瀑布【三芝】青山路【新店】和美山 ◭【金山】台二线阳金公路至法鼓山(樱花与杜鹃花)台二线阳金公路往狮头山公园的步道目前能欣赏到一整路的杜鹃花及樱花,邻近的法鼓山也有美丽的杜鹃花步道可游逛拍照;赏花完可前往朱铭美术馆来趟艺术巡礼,再到金山的温泉区泡个舒服的暖汤;金山区的六股一带是台湾最大的杜鹃种苗产区,供应全台近8成的杜鹃种苗;每年3-4月杜鹃花开时,可看到灿烂的花海景观从土地蔓延开来。地址:台二线阳金公路往狮头山公园的步道、新北市金山区三界里法鼓路555号(法鼓山)Tips▲: 金山六股地区是全台最大的杜鹃苗产区。详细景点介绍 ◭【汐止】大尖山步道及茄苳瀑布(樱花与杜鹃花)「大尖山」海拔460公尺,除了可一览汐止全貌,还有「汐止的後花园」美名,每年3-4月都能在登山时看到杜鹃花开满整个山壁,花色有嫣粉、雪白、淡紫还有艳红,一路看来目不暇给;此外,3月时这里还有三处着名赏樱景点,由下而上依序是圣德宫、天秀宫,以及最高处的天道清修院,尤其天道清修院周边还会有樱花夹道盛开的美景,游客可在此一边用餐一边看着窗外的绝美樱花林;赏完花後还可顺游至邻近的「都市秘境」茄苳瀑布,瀑布共有三层,高约15公尺,只要经过馥记山庄停车後,爬三分钟即可抵达,相当亲民又有纾压效果。地址:新北市汐止区白云里19邻勤进路723号(天道清修院)Tips▲: 大尖山上的天道清修院周边每逢3月可看到樱花夹道的绝美景观,可以一边用餐一边欣赏樱花林与云雾迷蒙的山景,相当诗情画意。大尖山风景区景点介绍茄苳瀑布景点介绍 ◭【三芝】青山路(樱花与杜鹃花)「青山路」是三芝地区非常有名的樱花大道,樱花树数量十分惊人!可看到包括山樱花、吉野樱及八重樱等,数量多达1万5000棵,沿线总长68公里,花期从1月起、春节到3月;此外,绵延两公里开满樱花及杜鹃花,兼具生产、生活、生态而命名的「三生步道」,也是很适合一边漫步一边赏花的好景点,步道两旁广植了数量可观的吉野樱及杜鹃花,搭配蓝天白云及青山绿地,非常舒服惬意。地址:旧台二线大坑溪上17号桥旁(三生步道)Tips▲: 青山路和三生步道素有「樱木花道」的美名,尤其青山路更被称为大台北最精采的樱花山路,地上常可见随风吹落的粉色樱花瓣,宛如下了一场四月雪。详细景点介绍 ◭【新店】和美山(特色步道)「和美山自然步道」是一条非常老少咸宜的登山步道,不仅路程短暂,步道也很平缓,分为亲水的绿线步道及亲山的蓝线步道。本条要介绍的是蓝线步道,游客可自新店渡船头->和美山自然步道(永业路口,蓝线步道)->碧潭吊桥。建议如果想带长辈或孩子同行,可携带衣物(午後会降温)以及简易餐点(点心、饮料)。步道沿途生态丰富,共有近200种原生种育蝶植物,前段是平坦的斜坡,之後可选择继续直走,爬楼梯登上和美山顶(约1公里)。山顶景致极佳,可鸟瞰整个台北盆地;若不想登山,可转往「碧潭吊桥」前进。步道沿途都有椅子可坐下歇息,在定点也设有流动厕所,是一条适合亲子家庭、对轮椅族也友善的简易登山步道。地址:旧台二线大坑溪上17号桥旁(三生步道)▲Tips: 「和美山自然步道」不仅可看到开得灿烂的灯称花、颔垂豆花、相思树、山胡椒花,登上山顶还能俯瞰新店溪河岸美景;此外,3/9-4/30每晚18:00-20:30还能顺游至「碧潭风景区」欣赏结合经典传奇歌曲的「国际级水舞秀」。详细景点介绍
下一则
女力绽放Her story―淡水女路
淡水,身为台湾最早的国际商港之一,坐拥丰富的文化资产与山海景致,是北台湾知名的观光胜地,在1860年代开港通商的淡水,是台湾与国际交流的重镇,也促成了台湾社会多项重要的变革,台湾第一所女子学校「淡水女学堂」便是创立於今日淡水的真理街,由新北市府与淡水旅学堂及新北市社区旅学关怀协会等团体合作的「淡水女路」,发掘在地女力故事,串接淡水别具女性意义的历史景点,让我们穿上汉服,到淡水探索那些年的 Her Story。姑娘楼与牧师楼建於1906年的姑娘楼与建於1909年的牧师楼,皆是由吴威廉牧师建造,姑娘楼最初是提供予淡水女学堂校长金仁理姑娘与妇女学堂校长高哈拿姑娘作为寓所,现为真理大学校长室;牧师楼则是吴威廉牧师的寓所,其琴楼作为电影《不能说的秘密》之场景而红极一时,现为真理大学研发中心。两座建筑外观近似於不远处的英国领事官邸,皆是回廊式的红砖洋楼建筑,差别在於外墙装饰较官邸而言朴素许多。偕牧师娘张聪明与马偕牧师在新北五股长大的台湾女性张聪明原名葱仔,1878年与马偕在淡水英国领事馆结缡,婚後努力学习,成为了通晓英语的女子学堂老师,当年可是走在时代前端的新女性,张聪明与马偕牧师帮助了许多被传统束缚的台湾女性,是台湾女性教育史的重要人物,淡水女路在马偕故居内以行动剧的方式活泼重现当年张聪明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张聪明在1879年底与马偕一同踏上了返回加拿大之旅,途经厦门、香港、新加坡、印度至中东,在埃及游览了金字塔、去了耶路撒冷参观哭墙,经亚历山卓到了义大利,参观庞贝遗迹、罗马与梵蒂冈,再经由法国、英国最终抵达加拿大,陪同马偕完成了加拿大的述职与募款之後,再经美国、日本回到台湾,这段经历也令张聪明成为首位进行环球旅行台湾女性。淡水女学堂马偕自加拿大返回台湾後,於1884年成立了淡水女学堂,是台湾第一间女子学校,为台湾女性教育的滥觞,女学堂培育出了众多杰出的女性,台湾第一位女医师蔡阿信(电视剧浪淘沙女主角-丘雅信的原型)、文学家汪李如月皆是毕业自淡水女学堂,另外为了照顾已婚、成年女性的教育,另外成立了妇学堂,堪称台湾第一所「妈妈教室」。阿给 あぶらあげ阿给是淡水名声响亮的小吃,如同永和豆浆一般,阿给已跟淡水画上等号,而这道着名小吃的发明家是杨郑锦文女士,与先生杨树根一同经营小吃店的她,在1965年研发了一种新餐点,她将油豆腐切开後,填入肉燥冬粉,再用新鲜鱼浆封口,成了今日淡水美食的代表阿给,阿给来自於日本话「油扬あげ(abura a ge),简称あげ(a ge)」,是「油炸豆腐皮」的意思,而令外地人讶异的是,最初阿给外带时外包装居然是用报纸包裹,作用是抵御淡水冬天湿冷的气候呢!手作线装书在重建街的老宅--九崁28亲手缝制线装书,重建街的旧名即为九崁街,意旨最初在这里开设的九间店家,这里才是正港的淡水老街,早在今天中正路商圈发展起来之前这里是淡水最繁华的市街,街屋循着山势蜿蜒而上,至今仍保留了数栋老宅,在网路资讯爆炸时代,回归最初的纸本书,一针一线,慢工出细活的打造自己的书香世界。「入眼观音山色秀,朝晖相映画图开」,出自於淡水女诗人汪李如月的诗句,在步下重建街往捷运站的方向,看着前方的观音山与淡水河,与诗人跨时间共感,女性视角的淡水,是台湾女子教育的起点,是无数杰出女性前辈的养分,从淡水跨出的第一步,成为台湾社会变革的一大步。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