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新北市观光旅游网

出发!一日三峡客家文化深度体验

定位点
三峡老街从前被称作「三角涌街」。
行程类型:
银发乐游、亲子同行、怀旧老街、美食购物、经典路线
旅游天数:
1日游
适合对象:
大众、亲子、情侣、银发族

推薦路線

Day

      游程介绍

      定位点
      「客家、蓝染、老街」大概是想起三峡,首先跃入脑海的三大印象。三峡旧称「三角涌」,「涌」在台语中有水起浪的意义,横溪、三峡河、大汉溪三条溪河聚集於此,冲积了一片三角平原,在地名上展现了百年来的特质——水源充足、平川开广。

      丰饶的自然条件作为背景,三峡的客家移民从事染布、茶、樟脑事业,又因河流纵横,能够大量运输布匹,造就染布业风云叱吒。认识三峡,不妨从蓝染体验开始,游逛从前的三角涌街(今称「三峡老街」),参访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感受客家文化的今昔碰撞。
      三峡曾是蓝染产业的重镇。(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
      ▲ 三峡曾是蓝染产业的重镇。(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

      蓝染产业重镇,客家文化的一环
      三峡多丘陵,适合种植作为蓝染原料的植物「马蓝」(大菁),又因河川汇聚,兼顾了漂洗、河运等优势,客家移民运用完美的地利条件,发扬了这片土地上的珍宝,曾经度过一段染坊林立的兴盛年代,直至化学染料的引进及普及。

      时至今日,走访三峡老街仍能看见昔日的染坊匾额高挂,为了维护逐渐式微的文化,一群返乡青年怀抱着地方创生的理念,在三峡老街旁的清水街承租下一间百年古厝,携手成立「甘乐文创」,提供传统工艺体验,还有以在地食材酿酵的食堂。
      甘乐文创的庭院里有大树庇荫,绿意盎然,和百年古厝相互依偎。
      ▲ 甘乐文创的庭院里有大树庇荫,绿意盎然,和百年古厝相互依偎。

      参与甘乐文创的蓝染DIY,讲师从三峡的蓝染历史开始爬梳,再进入蓝染的原理及技术。透过紮绑的各种技巧决定布匹上的图案差异,设计好各自的花纹後,接下来即是浸入传统大染缸、轻巧地按摩布料,最後拆解紮布用具,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帮助染液氧化,色泽便会逐渐转蓝。
      将紮绑完成的布料浸入染缸,轻柔按压。(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
      ▲ 将紮绑完成的布料浸入染缸,轻柔按压。(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

      蓝衫耐磨耐脏、又可重复染色,从前广受客家族群欢迎。作为三峡客家文化的一环,透过完整的体验,以崭新的视角认识蓝染在三峡留下的独特内涵,不仅只是表面上的生活工艺,更带有客家民族里坚守的朴质,如今许多在地染坊推出课程体验、举办三峡蓝染节,为的就是让这项美好的工艺在三峡一地安身,好好延续下去。
      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帮助染液氧化。(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
      ▲ 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帮助染液氧化。(图片来源:甘乐文创授权提供)

      👉 甘乐文创 蓝染体验DIY 报名须知
      .6人以上开课,须提前三日预约报名
      .课程时间:上午场 10:00(假日限定)/下午场 14:00(平日、假日)
      .实际状况依主办单位为准

      闽洋合璧的特色老街,来场在地美食探店
      蓝染体验後,不妨转去一旁的三峡老街游古蹟、吃美食。彷佛时空旅行,走在三峡老街好似能看见车道上运输煤矿、樟木的景象。这条面河傍山的聚落街市融合了古希腊柱式、古罗马拱门以及巴洛克装饰,绵延的红砖拱廊更是游人必拍的打卡景点。
      三峡老街为一条依地势而建的S型街道,红砖拱廊更是游人必拍的景点。
      ▲ 三峡老街为一条依地势而建的S型街道,红砖拱廊更是游人必拍的景点。

      至於三峡老街的必吃美食可不只有金牛角,独创的金牛角冰淇淋更是不能错过,用以盛装的改良牛角杯口感较酥脆,还有多种冰淇淋口味可选择,秋老虎袭来的日子,人手一支冰淇淋最解热。遵循古法制作的手工豆花、刷上独门蒜味酱汁的米血、以中药和蔬果熬制的卤味也是经典美食之一,只需铜板价,便能一嚐所有美味!
      三峡金牛角最为知名,也因此发展出许多延伸商品,如:金牛角冰淇淋。
      ▲ 三峡金牛角最为知名,也因此发展出许多延伸商品,如:金牛角冰淇淋。

      👉 阅读更多:三峡老街游逛说明书(三峡老街商圈官方网站)

      客家历史、文化、艺术集大成,寓教於乐的场域
      带着饱餐一顿的满足,何不前往距离三峡老街仅十多分钟车程的「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走走?映入眼帘的土楼式圆形建筑,融合了禾埕(客语「晒谷场」之意)、通廊等客家建筑元素打造,外墙的枪眼、位於制高点的望楼,都有防范并抵御外来侵略的意义,具有丰富的景观特色。
      土楼式建筑不仅外观吸睛,还融合了客家建筑元素打造。
      ▲ 土楼式建筑不仅外观吸睛,还融合了客家建筑元素打造。

      步入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以台湾客家族群历史、文化为主轴,常设展的文物展示从服饰、器皿、艺术多元角度切入,含括将客家意象融入艺术作品的陶瓷精品区、传统服饰展示,甚至将蓝染、花布结合芭比娃娃,运用斜襟、盘扣、大裆裤等特点,创造独一无二的客家芭比。此外,还有不定期客籍艺术家特展,展示新北客家族群在流变之下创造出的艺术风貌。

      👉 阅读更多: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当期展览
      若欲了解当期展览,可至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官方网站查询。
      ▲ 若欲了解当期展览,可至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官方网站查询。

      园区的美食餐厅,无论是「咸、香、肥」令人垂涎三尺的经典客家菜,还是蒸糕、麻糬等下午茶小点,都能在此获得满足。若想通盘体验新北三峡客家文化,走访一趟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绝对是身心灵富足的首选!
      上一则
      三峡都会原客河滨游程
      台湾在60至80年代进入快速都市化的时期,伴随高速发展的经济,台湾社会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原住民在这个浪潮下,离开原乡到大都市寻求工作机会,如新北市的猴硐、深澳、三峡等地的煤矿场招募了许多来自花东的原住民;大兴土木的双北都会区,密集劳力的建筑业与制造业也急需大量的劳动人力,台北桥等地成了劳工人力交易中心,撑起双北的现代化天际线。 如同许多的移民故事,不少人来到双北工作後,便定居於北部,带着自身原有的文化背景,成为这座城市的新居民。来到台北大学附近的三峡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园区,探访都会原住民的特色聚落,至新北客家文化园区体验客家文化,骑上单车,沿着大汉溪自行车道骑至树林原住民主题部落公园,逍遥游河滨。位於三莺大桥三峡端的河滩地,是三峡原住民生活文化园区的所在地,以阿美族为主的三莺部落,多数人在数十年前到北部煤矿场担任矿工,後落脚於三峡的河滨地带,基於尊重原住民族人意愿及文化差异性下,以异地安迁、政府出资公共建设、原住民自力造屋的原则,推动「新北市三峡原住民族生活文化园区计画」。园区以集会所为中心,打造聚落艺文广场、运动场所等区域,建筑融入原住民文化图腾,聚落外缘设有大面积的有机农园,是全国首创的都市原住民族特色聚落,於2020年荣获国家卓越建设金质奖。自三峡原住民生活文化园区步行仅约15分钟,即可抵达新北市客家文化园区,入口处标志性的巨型土楼建筑、园区中央的望楼与方楼,体现客家人过往聚落的建筑特点,是新北市的客家文化地标。客家文化园区内展示许多传统客家文物、并设有各项客家主题的展览,以及深受游客喜爱的各类客家DIY体验活动,如蓝染手作、制作花布祈福灯、擂茶体验等活动,亲身体验客家文化的乐趣与魅力。自客家文化园区租YouBike,经三莺二桥进入大汉溪左岸自行车道,在宽阔的河滨地带逍遥骑单车。大汉溪自行车道横跨莺歌、三峡、树林、土城、板桥、新庄、三重等新北市多个行政区,蜿蜒於林口台地与鸢山、天上山系之间。不同於堤防内拥挤的市区,骑乘在没有红绿灯、行人与单车族专属的大汉溪河畔,不时可见到热爱运动的同好,在这开阔的河滩地奔跑,骑单车、溜滑板。行至大汉溪左岸自行车道中的树林原住民主题部落公园,建有原住民图腾彩绘的圆形活动广场,并设有球场、烤肉区、射箭场等多项设施,开阔的场地多次做为新北市原住民联合文化活动的主场地,每逢活动期间,可来此发掘原住民文创、传统美食、农特产品等,更将散居在新北市的原住民族人聚集起来,凝聚都会原住民的情感。
      也许你想看
      返回页面顶端
      小客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