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

「小客私房說」桐遊新北五月雪

定位點
想跟小客一起走訪新北市各區知名及新興的賞桐景點嗎?這條遊程不僅可賞花,還結合了登高健行、寺廟參拜、文化展覽等多元特性;上班太累想充電嗎?快做好筆記跟小客一起走訪新北各地的「雪白花毯」盡情打滾!

★私房推薦景點:
【土城】桐花公園、承天禪寺
【三峽】鳶山、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鶯歌】鶯歌陶瓷博物館.

◭【土城】桐花公園、承天禪寺
地址: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90-1號(桐花公園)、新北市土城區承天路96號(承天禪寺)
      
土城桐花公園-小客排桐花
【土城】桐花公園、承天禪寺
【土城】桐花公園、承天禪寺
【土城】桐花公園、承天禪寺
【土城】桐花公園、承天禪寺
【土城】桐花公園、承天禪寺
【土城】桐花公園、承天禪寺
【土城】桐花公園、承天禪寺
想跟大片油桐花舖成的「雪白花毯」合拍季節美照嗎?跟著小客來土城就對了!土城的桐花公園跟承天禪寺目前花況已有七至八成盛開!兩地之間距離僅5分鐘車程,每年可都是遊客爭看「桐花祭」的熱門景點唷!佔地七公頃的「桐花公園」是北部最美、最容易欣賞到的桐花景點,此外還設置可俯瞰土城全景的觀景平台及螢火蟲復育區,每到五月可體驗白天賞近百株桐花樹、晚上看螢火蟲飛舞的自然饗宴;而同樣身為熱門賞桐景點的「承天禪寺」,在全長約3.7公里的步道旁植滿了油桐樹,在桐花綻放時節可看到白雪紛飛與山嵐飄渺的夢幻美景,還有機會拍到開滿山頭的油桐花美照!此外在寺前可居高臨下眺望林口景觀、呼吸新鮮空氣,每逢假日都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前往健行。

小客私房說▲: 土城桐花公園是北部觀賞油桐花的最佳地點之一,花開時樹頭宛如白色雲朵,花落時就能目睹浪漫的五月雪。承天禪寺路口有好拍的布袋和尚石雕,草地上還有幾尊可愛的小沙彌石像,非常討喜。

◭【三峽】鳶山、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地址:新北市三峽區鳶峰路(鳶山)、新北市三峽區龍恩里隆恩街239號(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三峽】鳶山、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三峽】鳶山、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三峽】鳶山、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三峽】鳶山、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三峽】鳶山、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三峽】鳶山、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三峽】鳶山、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三峽】鳶山、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三峽】鳶山、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
哇~你曾見過油桐花開滿一整片山腰的夢幻美景嗎?快跟小客一起到「鳶山」散步當網美!這座山海拔約321公尺,是三峽最醒目的天然地標,其步道還曾被評比為「臺灣十大桐花祕徑」之一,每年桐花季時山腰便會染上一片銀白,非常浪漫吸睛!賞桐路線可由三峽區仁愛路轉鳶峰路上山,抵達山頂的全台最大銅鐘「光復銅鐘」,盤旋迂迴的山徑旁植滿了油桐樹,很適合一邊健行一邊欣賞沿途紛落的桐花美景,不論你想拾花散灑或發揮創意排佈花瓣合影都非常好玩;登頂後也別急著走,白天可居高臨下俯瞰大漢溪、三峽、鶯歌、國道三號、台北101的壯闊景觀,晚上則能欣賞燈火通明的迷人夜景;另外,如果像小客一樣擔心爬高山會腿軟的人,可以轉向到「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欣賞充滿詩意的桐花!在園內的木棧道上漫步,便能見到如雪片般紛飛散灑的白色花瓣,此外還有約千株的新北市市花「茶花」綻放歡迎遊客到來。賞花完別急著離開,園內展出的完整客家文物如婚俗喜慶、昔日家具、日常生活器具、圓樓等客家建築元素,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經典文化展覽唷!

小客私房說▲: 登上三峽鳶山步道頂端,可以欣賞到融合壯闊市景、川流不息國道以及滿山遍野的夢幻桐花盛況,這條步道還曾被評比為「臺灣十大桐花祕徑」之一!
小客私房說▲: 桐花盛開時,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可見到白色花瓣鋪滿的雪白花毯,非常賞心悅目。

◭【鶯歌】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地址:新北市鶯歌區文化路200號
 
【鶯歌】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鶯歌】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鶯歌】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鶯歌】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鶯歌】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看完桐花,就跟小客一起到鶯歌補充文藝氣息吧!這裡以臺灣200年來的燒窯文化著稱。走進全台第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除了可以欣賞建築本身,還能參觀館內展出包含早期民用陶瓷、國內外現代陶藝作品、鶯歌本地製作之陶瓷產品等超過3000件的珍貴收藏品;不光看得精彩,現場還能動手做!包括專業陶藝研習課程、陶藝動手做DIY課程,同時享受學陶與玩陶的雙重樂趣!玩完館內,館區後方還有更多好玩設施,包括綠地與裝置藝術、夏天會開放的兒童戲水池等,超適合親子家庭一起去同樂!

小客私房說▲: 在鶯歌陶瓷博物館戶外設有陶瓷步道、親水設施、陶瓷公共藝術,以及大型「玩沙區」,周圍可以坐著休息,很適合親子家庭看展完後讓孩子盡情放電。

相關照片

上一則
【半日遊】慢友雙溪,老街散策
偷得半日的悠閒,步入舊時光,動手做童玩,在百年石頭屋上撫摸雙溪的紋理半日遊雙溪平林休閒農場︰懷舊體驗與童玩DIY(2.5小時)→車程5分→雙溪老街︰林益和堂、渡船頭、東和戲院遺址(走讀約1.5小時)雙溪源於牡丹溪、平林溪,主流於渡船頭匯流而成雙溪河,早期人們稱之「頂雙溪」。昔日為淡蘭古道物產集散的重要中繼點。優美的百年貂山詩詞,輕輕點綴出雙溪的四季流轉與風光明媚,歷經採礦盛期與時代更迭,目前仍保有舊時農村純樸文化與豐富的自然生態。平林休閒農場順應自然,在得天獨厚的雙溪山腳下,源於對家鄉的眷戀,為地球保留一片淨土的理念下孕育而生,保存天然資源與傳統文化的倫理精神,展現自然與人類和諧共存的成果。農場鄰近雙溪火車站,海拔高度約50~80公尺,適合親子旅遊、露營、登山,邀請你以文化與自然為師,認識環境守護的價值。從恬靜的雙溪火車站出站,站前叫賣的農人、當天現採的蔬菜水果,彷如回到數十年前的農業社會。距離車站5分鐘的車程,雙溪平林休閒農場保留了50年代農村的純樸樣貌,重現早期農人生活的點滴。隨處可見的臺灣水牛塑像,象徵著先民刻苦勤勞、樸實敦厚的水牛精神;俯拾即是的古早童玩,讓人拋開束縛忘卻煩憂,重回小時候的感動;龍骨水車重現,認識早期農民引水灌溉的智慧與辛苦;野薑花開,食在當令,品嘗就地取材烹調的農村古早味。景觀、人文、生態重現臺灣農村風貌,在環境中學習與探索,透過保存下來的珍貴農具,理解當時在地與環境共生的生活方式,土角厝的泥磚與石塊,記錄著生活的脈絡,真切感受土地的溫度,學習尊重自然,並在人與土地的交流間,找到生命的價值。眷戀古味,水牛精神走入農場處處可見水牛的雕塑,水牛在台灣的經濟開拓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奠定台灣經濟起飛的基礎,農場內姿態各異的臺灣水牛,或坐或站,顏色各異,每隻水牛的型態都不同,「我喜歡牛的刻苦與任勞任怨,他最能代表農村精神」農場主人說,早期生活不易,牛隻是農家春耕、夏耘不可或缺的夥伴,農人以一條牛繩和口令,驅使牛隻,在水田裡一步一腳印的前進犁田,或拉動石磨、搬運貨物,腳踏實地,農人與水牛共同在土地上相互依存,水牛精神體現了先民重視環境倫理,順應而行的生活智慧,學習尊重自然萬物,才能生生不息。你可以細心觀察農場的臺灣水牛有什麼特徵,原來臺灣水牛胸前有二條白色山形條紋,其蹄大而平整,行走於水田或沼澤時較不易下陷,因此適合在水田中工作。胼手胝足,源流不息雙溪農人因應山勢種植水稻,櫛比鱗次的水梯田因應而生,但臺灣降雨集中,農業灌溉用水極不穩定,確保水源成為最重要的農事之一。早期農人使用龍骨水車,「憑藉人力與默契,利用雙腳踩踏木製轉軸,帶動一串木製鏈帶葉片,將溝渠或溪流的水源引入高處的農田中,木片之間節節相扣,形狀如人的脊椎骨,故稱為龍骨車」。隨著時代更迭,水車已不復見,因此,農場主人請來專業老師傅重現,讓人瞭解早期水資源取得不易,珍惜水源的重要性。童玩達人 非你莫屬來到古早童玩設施區,早期的生活是就地取材、物盡其用,任何資源都需要好好珍惜,連玩具都是自己動手做,利用竹子、稻草、芒草、鐵罐,就能變化出各式各樣的童玩。農場精心重現復古童玩,遊客可現場直接體驗,重溫臺灣早期的童年趣味。古早童玩除了提供娛樂外,也蘊含著訓練肢體協調、專注力、惜物愛物、珍惜有限資源的寓意。受歡迎的勾鐵環遊戲,手持長柄鐵鉤勾住鐵環,在地上滾著前進,需要有高度注意力,一不小心鐵環與鐵鉤就分離。「你注意到導覽老師手上栩栩如生的蚱蜢了嗎?」現場報名農場草編課程,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農場種植的芒草,順應植物的紋理,觀察蚱蜢的特徵,在老師一步步教學下,左穿右押,活靈活現的蚱蜢就在指尖中完成;或者跟著老師拿一片葉子,與農場的蟬叫聲和鳴,吹出獨一無二的自然交響樂,原來,農場處處都是寶。美好食光 食當季 食在地多雨的雙溪氣候環境適合山藥生長,通常選在年初時播種,9月開始收成,栽種期約7~8個月,每年9月~12月,農場與當地小農職人合作,設計農事體驗的行程,預約拔山藥與地瓜活動,親手下田挖土拔山藥喔!自然耕種的山藥,味道清爽,營養價值極高。農場的野薑花與山藥料理一年四季皆有提供,不容錯過的在地美味,等你嘗鮮。 隱身在雙溪三忠廟後的長安老街有座見證歷史興衰的中藥老舖-林益和堂,顯眼的屋身有紅磚面與白色橫帶作為裝飾,保留閩南街屋的亭仔腳空間,二樓有外凸的小窗台,牆面有花鳥圖案裝飾,為日據時代台灣所流行的西洋建築樣式,兼顧實用與美觀,仔細觀察,樓面有鑲嵌候鳥南遷及象徵富貴的牡丹花瓦磚是少數保存完整的古蹟。早期雙溪礦業發達時,街區有許多礦工居住,林益和堂擔負起礦工與居民健康的重任,提供服務與高品質的藥品,深受肯定。時代變遷下,林益和堂傳承了在地經驗與常民文化的智慧,喚起雙溪遊子對鄉土的認同感,以友善和永續環境的互動,展現在地文化自信,秉持環境倫理的原則,營造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環境。【達人帶路】紅磚面的白色橫帶,是否似曾相識?此建築風個又別稱為「辰野式」,在日本建築現代化的歷程中,辰野金吾運用磚石混構手法的作品最為著名,並因其廣泛的影響力及其後輩的繼承,對臺灣近代建築風貌產生深遠影響。如森山松之助設計的臺南郵便局、總督府專賣局作品,皆可見到紅白相間帶飾被大量運用。【服務資訊】1. 聯絡電話︰02- 2493-13332.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長安街3號3. 服務時間︰週三~週六 09:00-21:00 / 週日 09:00-20:00 / (週一、二公休) 沿著雙溪老街,斑剝的砂岩古牆與老屋紀錄著曾經的興盛,如今人口外移,盛況不再,但戲院遺址、日本紅磚仍在,刻著雙溪的文化紋理,等待遊客細心探訪。信步來到街尾的渡船頭,左側的平林溪與右側的牡丹溪在此匯合,自清代起就是淡蘭古道【清代時期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現今臺北到宜蘭)的主要交通道路】的重要關口,人來人往,大宗貨物與客船全部順雙溪運到出海口舊社,換乘帆船轉運各地,回程再用小型船隻逆行上溯到雙溪。物換星移,「土地是定著的,而人類是遷移的」環境與文化變遷在世代交替下不停上演,站在渡船頭遺址上,記得用相機紀錄下雙溪山城曾經的繁華榮景。【達人帶路】1873年馬偕多次利用淡蘭古道前往噶瑪蘭幫平地居民及山區原住民治病、拔牙,而「頂雙溪」〈今之雙溪〉是當年馬偕的必經之處。雖然經歷各個時代經濟社會發展紋理的相互堆疊覆蓋,140多年前馬偕的行跡多半已不復見,你知道哪裡還留有當年的蛛絲馬跡嗎?來一趟雙溪,感受馬偕博士那「寧願燒盡,不願鏽壞」的信念與勇氣。【服務資訊】1. 地址︰新北市雙溪區泰昌街2. 服務時間︰全年開放如何到雙溪搭乘公車前,建議上大臺北公車資訊系統https://ebus.gov.taipei/ 確認公車班次與時間等資訊。1. 前往到柑腳、泰平地區︰雙溪火車站搭乘780與781公車2. 前往虎豹潭、壽山宮︰雙溪火車站搭乘F815公車
下一則
O起來 2023台灣設計展在新北
2023台灣設計展在新北,於10/6(五)➡️10/22(日)在新北市鶯歌區展出,主場館為新北市美術館、鶯歌國民運動中心、鶯歌陶瓷博物館、同慶市民活動中心、新太源藝術工坊,共計有14個不同主題的展覽。台灣設計展自2003年開始舉辦,是台灣最具規模的設計展之一,運用設計思考,詮釋主辦縣市的生活文化、特色產業,新北以「○」作為城市的核心意象,蘊含著「環」的概念,凸顯新北環狀的城市樣貌。台灣設計展主展區位於陶瓷之都-鶯歌,鶯歌製陶產業已有二百年的歷史,全盛時期有上千家製陶工廠聚集於此,煙囪林立,這座位於林口台地尾稜與大漢溪之間的小城,積累百年的藝術底蘊在近年來吸引了許多對藝術、對生活有想法的人們移居。來到鶯歌永昌街,踏入釉藥的多彩世界、品嘗台灣農產與法式甜點結合的滋味;在鐵道邊的土角厝,探訪由藝術家們構築出的宇宙;至新北市美術館,看見台灣的設計實力。釉藥堂藝術科系畢業的呂景輝、蔡美如夫妻,在鶯歌靜謐的永昌街開設了釉藥堂,「釉藥」是製作陶器在調配顏色時的顏料,釉藥堂共有多達800種釉藥,全台最齊全。釉藥堂樸素門口的後方,是無比精彩的色彩,來自世界各國的礦石以1公斤小包裝陳列於架上,將各類礦石裝入試管,以不同的比例燒製出千變萬化的顏色,如同走進色彩博物館。釉藥堂以釉藥為起點,引領大眾走入陶土的世界,釉藥之外,也販售各式各樣的陶藝工具,一次擁有製作陶瓷的基底。長縱深的街屋,將釉藥堂分隔出不同的區塊,提供泥染等DIY體驗,邀您踏入色彩與陶藝的世界。日和LiHer同樣位於永昌街的日和LiHer,是何晟榤、張馨文與眷村老樟樹的緣分,自地自建的環保建築在老聚落中顯得十分特別,日和的法式甜點與飲品,皆融入台灣的在地食材,隨著季節與節慶變換品項,如三峽碧螺春、蜜蘋果、鳳梨、柚子等台灣人熟悉的好味道。法式點心融入台灣滋味,甜蜜之餘更是親切,日和的甜點的茶碗與咖啡杯也都是自己手工製作,更不定期會在店內舉辦手捏陶的課程,在門前老樟樹的蔭下,度過舒適療癒的午後時光。夥房別有洞天的百年土角厝,屋內屋外彷彿處在兩個不同的宇宙,位於鐵道邊的夥房原是間歇業的陶瓷廠,六位鶯歌藝術家將這裡改造為侘寂意境的空間,俯拾即是的廢料,在藝術家的創作下融入夥房內的空間。聆聽土角厝內的台灣曲調,欣賞由藝術家創作的事物,忽而火車從窗外通過,喚醒大家內心那份對於歸屬感的渴望。一起圍爐,以炭燒煮水奉茶,甘甜暖心,品嘗私房料理,是團聚的滋味。楊慶林、江坤起、歐鐵、黎幼蓮、鍾承恩、黃茂松等藝術家各自在繪畫、金屬、木作、書法、花藝、茶道、料理等領域揮灑,共聚於夥房,激發不同的想像也構築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歡迎大家的造訪,一起聊天、一起創作。​2023台灣設計展主場館-新北市美術館「2023台灣設計展」於10/6至10/22開展,由經濟部工業局與新北市政府共同辦理,台灣設計研究院、新北市政府文化局執行,展覽主題定調為「○起來」(唸:圈起來),藉由設計圈起新北在地的核心意象,呈現群力共築的設計精神。主場館新北市美術館位於大漢溪、鶯歌溪混匯流的新生地,以高低錯落的管狀線條,模擬河岸蘆葦隨風搖曳的意象。台灣設計展共分為「A.主展區」共14個主題展、「B.衛星展區」結合新北捷運環狀線策展共7個展區、「C.品味漫遊-新北哩賀」蒐羅新北多條特色路線的走讀活動、「D.設計響應」共32項跨區域展演、「E.城市再造」匯集11種類型的城市改造點,展現新北市藝文能量與在地特色等核心精神。加入2023台灣設計展在新北官方LINE@,參觀設計展時僅需輸入展區編碼,即可聆聽語音導覽,深度了解展覽內容!👉前往2023台灣設計展在新北官網👉前往2023台灣設計展在新北Line@新北市美術館是主展區A1~A10的展出地點,其中A1《新北山河陣》以巨大的投影引領大家走入新北代表性的地景環境;A2《異他方》呈現新北因多元移民呈現的獨特城市文化;A3《@®©》闡述新北製造業由傳產轉型至高科技產業的革新;A4《透新北》在生活產業裡體驗新北,透見對美好生活的想望。A1《新北山河陣》A2《異他方》A3《@®©》 A4《透新北》A5《福爾摩沙0號》以循環設計打造充滿未來感的空間,如同走入近未來的太空艙內;A6《破力》聚焦於當代新北,探究城市基於地理、歷史人文所生長出的破格精神;A7《Life in circle》展出新北青年的生活切片,並透過AI生成影像,結合社群元素虛構出充滿「個人特色」的新北青年房間。A5《福爾摩沙0號》A7《Life in circle》A8《Food in Circle》、A9《Echooo》、A10《Goods To Go》位於美術館戶外園區,將新北的風土好食、特色物件集於鶯歌;A14《共好 Let's go!》位於美術館旁的鶯歌國民運動中心,展出新北市面對當代城市治理課題的回應。台灣設計展在10/6至10/22展出期間,每晚6點起有新北市美術館光影展演。10/7(六)、10/8(日),連續兩天加碼夜間煙火演出,國慶連假期間,來鶯歌體驗陶藝美學、參觀台灣設計展,欣賞夜晚的光影饗宴!A14《共好 Let's go!》
返回頁面頂端
為提供您更穩定的瀏覽品質與網站體驗,建議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
使用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時,可能導致無法使用各項功能,如您瀏覽網站時發生異常,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
小客帶路